国军司令被俘参加长征,美貌妻子变卖家产千里寻夫,建国后当了副市长! 国军司令跟随红军走完长征,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这却是发生在张振汉身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咱先说说张振汉这人,可不是啥普通国军司令,他是实打实的国民党军中将,还当过第41师师长,早年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过正规军事,打硬仗的本事在国军里出了名。1935年,他奉命率部去湘鄂西苏区“围剿”红军,没成想在湖北咸丰的忠堡战役里,被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团团围住,最后弹尽粮绝当了俘虏,这事儿在当时的国军里还掀起过不小的波澜,国民党当局甚至直接对外宣称他“阵亡”,就是怕丢了面子。 红军没像张振汉预想的那样处置他,反而没动他一根手指头,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住处,让他跟红军将领一起吃饭聊天。贺龙还直接跟他说,只要他愿意,就能留在红军里发挥本事,不用干别的,就给战士们讲讲正规战术。张振汉一开始还犯嘀咕,觉得红军是在试探他,可相处久了,他发现红军战士们不抢老百姓东西,当官的和士兵同吃同住,跟国民党军里当官的克扣军饷、欺压士兵完全不一样,慢慢就放下了戒备,真的拿起黑板给红军上课,甚至在后来的乌江战役、金沙江战役里,还结合自己的作战经验提了不少建议,帮红军减少了不少伤亡。 就在张振汉跟着红军往西南走的时候,远在武汉的妻子邓觉先,还在为他的“生死”犯愁。邓觉先长得清秀,当年跟张振汉结婚时,不少人都夸他俩郎才女貌,她不仅模样好,还特别有主见。听说张振汉“阵亡”的消息,她压根不信,觉得丈夫就算战败也不会轻易牺牲,没几天就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寻夫。为了凑路费,她把家里的洋房、首饰全卖了,凑了几百块大洋,一个人背着包袱就从武汉出发了。 那会儿到处都是国民党的关卡,她一个女同志出门极不方便,怕被认出来是“阵亡师长”的家属,就特意换上粗布衣裳,把头发挽成农妇的样子,一路往西南走。遇到国民党士兵盘问,她就说去寻做工的丈夫,好几次都差点被搜出藏在包袱里的张振汉旧照,吓得手心全是汗。她走了大半年,从武汉到湖南,再到贵州,一路上靠搭老乡的牛车、步行,饿了就啃口干粮,渴了就喝路边的泉水,终于在贵州的一个红军驻地,见到了活着的张振汉,俩人一见面就抱着哭,周围的红军战士看了都忍不住动容。 邓觉先找到丈夫后,没劝他回国民党,反而跟着他一起走长征,一路上帮着红军照顾伤员、缝补衣服,慢慢也认同了红军的做法。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张振汉成了少数走完长征的国军将领,后来他还去了延安,继续给八路军讲军事课,跟不少革命将领成了朋友。 建国后,组织上考虑到张振汉的能力,还有他对革命的贡献,特意安排他回湖南老家工作,后来还当了大庸县(现在的张家界市)的副市长。他在任上没摆过老资格,天天往乡下跑,帮老百姓解决水田灌溉、道路修建的问题,邓觉先也跟着他一起,参与地方妇女工作,俩人的日子过得踏实又充实。 其实回头看张振汉的经历,能发现他的转变不是偶然。国民党当年的腐朽,他在军中早就看在眼里,克扣军饷、欺压百姓的事儿他不愿参与,可也无力改变;而红军的公平、正义,还有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初心,刚好戳中了他心里的“软肋”,这才让他从国军中将变成了红军的“军事教官”。还有邓觉先,她的寻夫不只是夫妻情深,更在于她看清了丈夫选择的正义性,愿意陪着丈夫一起走难走的路,这份勇气在当年可不多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军司令被俘参加长征,美貌妻子变卖家产千里寻夫,建国后当了副市长! 国军司令
谈古论今朝
2025-10-10 22:49: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