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特朗普又搞讹诈!宣称我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10-16 22:54:27

[太阳]特朗普又搞讹诈!宣称我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 (参考资料:2025-10-15 观察者网——中国不买美豆,特朗普又搞讹诈) 这事儿得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的一番言论说起,当地时间10月14日,他公开指责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甚至放出风声,要考虑切断和中国在食用油等领域的贸易。 听起来像是一场对等的报复,对吧?你停掉我的大豆,我就禁了你的食用油,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这出看似针锋相对的戏码,恰恰暴露了一方对双边贸易结构深层次的误解。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庞大的农产品贸易和一种特殊的工业原料之间,到底藏着怎样不对等的博弈。 特朗普想拿来当筹码的“食用油”,压根就不是我们餐桌上的东西,它真正的名字叫废食用油,或者说“地沟油”(UCO),是美国进口用来制造生物燃料的工业原料。 看看这笔账,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大约127万吨UCO,摇身一变成了中国这种废油的最大买家,吃下了总出口量的43%,要知道,就在2020年,这个数字还不到9万吨,这依赖性,增长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再看看特朗普想“报复”回去的大豆市场有多大,同样是2024年,中国买了美国将近128亿美元的大豆,换算过来是2700万吨,占据了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还多。 现在问题来了,用一个百万吨级的工业副产品,去要挟一个价值上百亿美元、体量千万吨级的核心农产品市场,这杠杆使得动吗?这显然是一种天真的误判,严重高估了自己手里的牌。 更要命的是,所谓的“中国暂停采购美豆”根本不是一个未来的威胁,而是一个已经完成的现实,供应链的切换,早就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有组数据特别直观,在中国一个关键码头,今年头九个月,来自美国的粮食运输船靠岸艘次,从72艘直接腰斩到了32艘,而从7月份开始,这个数字更是变成了冰冷的“0”。 美国船不来了,码头空了吗?并没有,自5月以来,每个月都有超过40艘来自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的粮食船稳定靠港,船上运的货,90%都是大豆,市场空缺被迅速、无缝地填补了。 这说明什么?这根本不是对特朗普威胁的被动反应,而是中国供应链多元化战略早已布局并高效执行的结果,当威胁发出时,人家早已换了赛道,这更像是一场对既成事实的无力呐喊,而不是有效的施压。 在这场高层博弈中,真正感到切肤之痛的,是夹在中间的普通人,美国豆农正值收获旺季,却面临着一场“生存之战”,他们清醒地知道,想在一夜之间找到能替代中国的下家,根本不可能。 他们一边焦急地在越南、菲律宾等地寻找机会,一边眼睁睁看着美媒发出警告:美国农民可能面临长期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这种风险,源于对美方贸易承诺可靠性的根本动摇。 反观另一边,中国官方的态度高度一致且坚定,无论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15日记者会上的表态,还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回应,核心信息都很明确:贸易战里没有赢家,一边威胁一边要谈,门儿都没有,想解决问题,可以,但必须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 这场围绕大豆和“地沟油”的摩擦,清晰地展现了博弈的非对称性:一方是战略认知上的错位,另一方是供应链调整上的高效。 最终,这种误判伤害的不仅是摇摇欲坠的双边关系,更是那些被本国政治口号绑上战车的普通从业者,这不仅仅是贸易战,更是一堂关于战略深度和市场现实的公开课。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