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60年冬天,钱瑛到甘肃考察,谁料司机中途迷路,突然发现前面沟里有烟轻轻飘出,就开着车往有烟的地方走,到了地方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夹边沟劳教场,还救下差点被饿死的600人。 (参考资料:2021-03-22 贵港纪检——贵港党史故事|荷城好媳妇——新中国首任监察部长钱瑛) 提起钱瑛,很多人脑海里立马蹦出“打虎女英雄”这个称号,作为新中国首任监察部长,她的威名可不是虚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她的那股子权力,那种让人敬畏的气场,究竟是从哪来的?绝不单单是因为那个部长的职位,支撑着她的,是牺牲、是锋芒、是刻进骨子里的原则,这三样东西,共同构成了她权力的三重映像。 要理解钱瑛的强硬,得先看看她为自己的信仰付出了什么,这是一种彻底的奉献,也成了她日后行使权力时最硬的底气。 1928年,她与丈夫谭寿林在上海结婚,这位大她7岁的北大学生,也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革命者,可新婚燕尔没多久,1929年初她就远赴苏联学习,在那里,她生下了一个早产体弱的女儿。 一边是繁重的学业,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怎么办?她把女儿送进了保育院,1931年学成回国时,国内形势严峻,她做了一个母亲最痛苦的决定:把女儿独自留在异国他乡,这一别,竟是永诀,二十多年后,她才得知女儿早已夭折。 这种将母性、家庭完全献祭给理想的经历,淬炼出的意志该有多么坚硬,当一个人连自己最珍视的情感都能割舍,日后在面对任何挑战时,自然就有了超越常人的决心。 她的权力,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空头衔,而是能随时随地砸向不公的惊雷。 1957年4月,钱瑛回到家乡湖北咸宁调研,在马桥区,一个叫魏万堂的副书记正耀武扬威,非要砸掉“荣恩堂”这家百年老店的招牌,嘴里还振振有词,说这是“割旧社会尾巴”。 钱瑛当场就站出来,把他那套歪理驳得体无完肤,魏万堂还撕毁群众的来信,嚣张得很,钱瑛直接亮明身份,捡起信交给县委书记,要求彻查此人,后来魏万常因敲诈勒索等问题被开除了公职。 还有一次更惊险,1960年冬天,她在甘肃张掖的沙漠边缘,司机在雪地里迷了路,竟意外撞见了夹边沟劳改农场,那场景简直是人间地狱,沟边到处都是饿死的尸体。 农场管理员刘振玉还敢上前阻拦,钱瑛气得直接用拐杖打过去,随行警卫更是拔枪示警,她当机立断,下令调来所有能动的公交车,把仅存的五六百名幸存者,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接了出来。 这就是钱瑛的风格,她的权力总是在第一线,在最需要正义的地方发出怒吼。 钱瑛的权力既能向上挥剑,斩落炙手可热的封疆大吏;也能向下立盾,挡住亲情的干扰,边界清晰得像一道铁壁。 安徽的省委书记曾希圣,当时是何等人物,他大搞“浮夸风”,划了三万多名“右派”,害得安徽饿殍遍地,无数家庭破碎,像仗义执言的副省长张凯帆,不仅自己和家人惨遭迫害,还株连了家乡两万多名干部。 面对这种级别的对手,钱瑛没有怕,她顶着压力派人去查,最终在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上,支持安徽的干部们揭开盖子,会后,她更是亲自带队到安徽,为包括张凯帆、李世农在内的一万多名干部平反,这是一场在制度框架内的硬仗。 权力对上不软,对内同样不徇私情,有一次,亲戚小芳找上门来,为她那个贪污稻谷的表哥求情,钱瑛当场拒绝,清清楚楚地告诉她:“这就是贪污”,还搬出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老理儿,给她上了一堂法治课,也点明了自己监察部长的职责。 钱瑛的形象是立体的,巨大的个人牺牲给了她道德的力量,在一线的雷霆手段展现了她的锋芒,而在高层博弈和人情世故中的坚守,则划定了她权力的边界。 她之所以是传奇,不只因为打掉了多少“老虎”,更因为她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中,始终像个纯粹的革命者,怀揣着对法纪的敬畏和对人民的悲悯,这,才是她权力的真正来源。
甘肃发现超40吨金矿几个金矿的知识:1、中国金矿储量挺高的,总储量超过1.5万吨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