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铁秤砣”秒变精准外卖,乌军天价导弹拦截反成赔本买卖

凡之谈世界 2025-10-19 12:08:29

俄罗斯宣布了 10月17日,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16日报道,俄罗斯空天军在对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军事目标的空袭中首次使用了一种新型增程滑翔炸弹。这种炸弹在被载具投出后飞行了逾140公里。 这炸弹可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新家伙,其实是把苏联时期仓库里落灰的老炸弹改了改 —— 焊上折叠翼,再塞进卫星导航模块,一下就把过去笨重的 “铁秤砣” 变成了能精准打击的狠角色。误差能缩到 5 米以内,说是 “精准外卖” 都不夸张。 乌克兰空军那边已经愁坏了,发言人都苦笑,这炸弹飞得比他们 S-300 导弹的射程还远,以前是追着俄军飞机打,现在得反过来追着炸弹跑,根本来不及反应。 俄军的载机压根不用靠近乌军的防空圈,在一百多公里外就把炸弹扔出去,转身就能安全撤离,乌军的防空系统成了摆设。 更关键的是这东西性价比高得离谱。有泄露的俄国防部文件说,这种炸弹里的 FAB-1500M54 一个月能造一百多枚,成本只有 “口径” 巡航导弹的八分之一,产能却是后者的五倍。打起来根本不心疼,完全能实现 “量大管饱” 的打击效果,对着乌军的军事目标反复轰炸。 乌军也不是坐以待毙,美国刚送过来的 PAC-3 MSE 把 “爱国者” 的射程拉到了 120 公里,德国的 IRIS-T SLM 也在尼古拉耶夫州架起了防线。 上个月最后一周,乌军说拦下来 27 枚滑翔炸弹,但这笔账算下来太亏 —— 每发拦截导弹的价格,差不多能在莫斯科市中心买两套房,用 200 万美元的导弹去拦 15 万美元的炸弹,纯属赔本买卖。 可不拦又不行,后方的电厂、桥梁只要被砸中,经济就得跟着失血。没办法,乌军只能换个思路,专门盯着投弹的苏 - 34 战机打。只要把战机逼得往后撤,炸弹的射程自然就跟着缩短,这招还真把俄空天军逼成了 “防区外游击战”,投弹前得先盘算好战机的安全距离。 现在战场的战术配合也变得有意思了。俄军给这滑翔炸弹配了 “柳叶刀” 巡飞弹当 “小弟”,打法跟打台球似的:先扔滑翔炸弹砸掉乌军的防空雷达,撕开一个口子,再让 “柳叶刀” 顺着缺口钻进去补刀。 但乌军也学精了,把雷达开机时间压缩到 90 秒以内,打完就立刻搬家,跟 “快闪店” 似的,根本抓不住。 这就造成了个有意思的局面:10 月份乌军统计,俄军远程打击的次数比上个月多了 35%,可命中率反而掉了 15%。 俄军炸弹多,却常常扑空,后来干脆把 “柳叶刀” 当侦察机用,先飞过去确认目标在哪,再呼叫后方扔滑翔炸弹。一来一回,战场节奏被拖成了 “慢动作拳击”,两边都在互相试探。 真正的变数还在天上。北约的首批 6 架 F-16 预计很快就要到乌克兰了,还带着 300 公里射程的 ATACMS 导弹。 乌军飞行员在罗马尼亚刚上完 “速成班”,模拟器上飞够 80 小时就毕业,被调侃成 “可乐罐” 飞行员,看着热闹,到底能不能顶用还不好说。 但数字不会骗人,F-16 挂上 AIM-120D 导弹,能在 150 公里外盯上苏 - 34;ATACMS 更狠,能直接打克里米亚的丹考伊弹药库。 要是俄空天军被迫退到更远的机场,那这种滑翔炸弹的 “射程红利” 就得少一大块,之前的优势等于被削了一半。 现在第聂伯河两岸的局面挺诡异的,俄军每天扔炸弹跟打卡似的,乌军每天修工事像搬砖,两边都在抢一个 “时间窗口”。俄军想在 F-16 到之前,把乌克兰的防线砸垮、把后勤打断;乌军则想咬牙撑到 F-16 就位,靠新装备翻盘。 前线士兵看得最明白,现在比的不是谁的武器更先进,而是谁能先把自家仓库里的 “老伙计” 升级完。战争算是进入了 “改装季”,苏联的老炸弹、西方的二手导弹,只要改得快、用得巧,就能占上风。 俄军这步棋走得挺精明,不跟西方拼新武器研发的速度,而是把存量家底盘活,用低成本、高产能的改装炸弹打消耗战。乌军虽然有西方援助,但架不住拦截成本太高,后勤压力越来越大。 两边就这么耗着,谁先把手里的 “旧货” 升级完,谁先补上新装备,下一个阶段的主动权就归谁。 至于和平,那得等其中一方先撑不住 —— 要么是炸弹和导弹打光了,要么是新装备迟迟补不上来。 现在这滑翔炸弹的出现,不过是把这场消耗战的节奏又往前推了推,接下来就看谁能扛得更久。 参考资料:红星新闻《证实!俄新武器“首次对乌实战”》

0 阅读:218

猜你喜欢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