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19 17:48:38

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年就从日本手里收复了台湾省,我们现在和台湾省要解决的是内务问题。 台湾问题的根源,得从抗日战争后期说起。那时候,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紧锣密鼓谋划战后格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领导人通过《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日本必须归还从中国手中夺走的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这份文件不是空谈,它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成为处理日本侵占领土的蓝图。两年后,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出炉,中美英苏四国重申开罗条款,日本投降后必须严格执行。这些公告一出,日本的殖民野心就注定破产。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字,全球战火渐熄,中国迎来长久夙愿的实现时刻。台湾作为被日本占据50年的土地,终于要重归祖国怀抱。这段历史,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铁板钉钉的国际承诺,任何歪曲都站不住脚。 1945年10月25日,台北正式举行受降仪式,中国代表陈仪接受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的投降书。从那天起,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成立,台湾和澎湖列岛纳入中国行政管辖。这不是简单的仪式,而是法律事实的确认。中国政府据此更新地图和户籍,台湾居民恢复中国国籍,学校教材换上新版,邮政系统接入大陆网络。光复初期,经济恢复迅速,农业生产翻番,工业设备从大陆运来,港口吞吐量激增。这些变化,证明台湾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有人总爱纠缠旧金山和约,说它没明确台湾归属,但那份1951年的文件,中国根本没签字。它违反开罗和波茨坦精神,从一开始就无效。中国外交部多次声明,这不能动摇台湾的法理地位。事实摆在那,台湾光复是战后国际法的最好注脚。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基石。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这决议不是儿戏,它明确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从此,国际社会大门向中国打开,18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都承认这个原则。联合国预算时,还把台湾的贡献计入中国总额,这细节虽小,却透着大道理。一些国家偶尔想玩暧昧,但大势所趋,没人敢公然挑战。台湾在国际组织中的身份,也印证了这点:在世界贸易组织,它以“中国台北”名义加入;在奥运会上,叫“中国台北”队;世界卫生大会,涉台提案年年被拒。这些安排,不是歧视,而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尊重。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是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法律利器。法条直白: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同时,它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保障台湾同胞的合法权益。法律一出,震动了岛内,也让国际社会看清中国底线。这法不是空洞的,它指导两岸交流,推动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货物贸易额从2008年的千亿美元飙升到如今的数千亿。两岸直航航班增多,游客互访破纪录,农产品和电子产品来往频繁。这些实打实的益处,远胜于空谈分裂。 现在,有人还嚷嚷“收复台湾”或“台湾回归”,这词用得不对路。1945年的事儿,早按法律办完了,台湾从日本手里收复,已是板上钉钉。中国宪法和相关法规,都把台湾列为神圣领土。继续用那些旧词,就等于翻旧账,忽略了当下现实。两岸现在面对的,是内战遗留的家庭纠纷,得靠中国人自己坐下来谈。国家主张和平发展,鼓励台商投资大陆,年轻人来这边求学就业。去年,两岸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台湾水果卖到大陆超市,电子元件组装成手机销往全球。这经济纽带,越拉越紧,分裂势力想松也松不开。内务问题,说白了就是怎么让两岸民众都过上好日子,怎么共享发展红利。 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历史证明,统一是必然趋势,外来势力插手,只会自讨没趣。美国一些政客总想卖武器、搞军售,赚台湾的钱,却害了岛内安全。但大势面前,这些小动作翻不起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台湾企业从中获益良多。未来,统一后,台湾将享有更多机遇,民众生活水平更高。当前,重点是加强交流,化解误会。国家出台多项惠台政策,台湾学生来大陆读研,毕业后就业无障碍。文化上,闽南语、民俗共享,血脉相连的亲情,远超政治分歧。两岸一家亲,这话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共识。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