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军营出席海军陆战队建军250周年活动期间,其安保车队的一辆车被军演炮弹碎片击中,万幸没有人员受伤,但是车辆受损。 要是炮弹晚爆炸几秒,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而这看似偶然的意外,其实藏着美国内部管理早已千疮百孔的真相,尤其是军事领域的问题,在长期海外援助和政府关门的双重夹击下,早已暴露无遗。 先说说长期海外援助带来的拖累,这些年美国一门心思当“世界警察”,对海外的军事援助慷慨得很,光给乌克兰的援助就超过45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国防预算的5%。 这笔钱看着是支援盟友,实则悄悄掏空了自家的军事底子,毕竟国防预算就那么多,外部分出去多了,国内的装备维护、人员训练经费自然就得缩水。 这些援助出去的武器大多是美军的库存或即将退役的装备,可就算是库存,大量输送也让国内的装备更新和维护陷入困境。 就像2025年8月那场堪称“灾难日”的连环军事事故,台湾九鹏基地发射的美制“爱国者-2”导弹升空4秒就自爆,这已经是两年内的第二次,原因就是导弹弹体老化,火药性能下降,就算修修补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更尴尬的是,韩国军队之前发射同型号导弹也发生过同样的爆炸,说明这不是个例,而是美军老装备普遍存在的隐患。 万斯遭遇的炮弹提前爆炸,很难说不是装备维护不到位埋下的祸根,毕竟连导弹都能无故自爆,炮弹的引信或发射系统出点问题也不足为奇。 再看政府关门带来的冲击,这段时间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停摆”了18天,这种政治内斗引发的停摆对军队的打击堪称致命。 根据白宫的测算,政府关门每多持续一周,美国GDP就会损失150亿美元,而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130万名美军士兵,他们被迫在“必要岗位”上继续工作,却拿不到应有的薪水。 五角大楼甚至不得不挪用原本用于研发、测试和评估的80亿美元资金,用来给军人发工资,这就意味着原本该用于装备检修、技术升级的钱被截流,军事训练和维护自然要打折扣。 海军都被逼得在官网上贴出“生存指南”,建议士兵申请失业救济金、办理贷款预支工资,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的士兵,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和装备维护中? 军事领域的混乱还延伸到了安保系统,万斯车队遇袭的同时,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国际机场也遭遇了安保惊魂,特勤局在他专机着陆区发现了可疑狩猎架,只能交给FBI紧急调查。 这已经不是美国政要安保第一次掉链子了,2024年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遭枪击,事后调查报告显示特勤局存在一系列不可接受的失误,不仅拒绝增加安保人员和资产,还指派缺乏经验的现场负责人,与当地执法部门沟通也严重不足。 更讽刺的是,事后涉事的6名特工只受到10到42天的停职处罚,这种轻描淡写的追责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 安保系统的漏洞和军事管理的混乱其实根源相通,都是资源被挤占、管理流程形同虚设的结果,当政府把精力放在政治内斗和海外扩张上,国内的安全防线自然会出现缺口。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内部的社会矛盾已经彻底爆发,10月18日当天,全美50个州爆发了超过700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示威。 抗议者举着“不要国王”的标语,要求限制特朗普的权力,调整移民和关税政策,而特朗普不仅没有妥协,反而放话考虑使用武力镇压,还试图向芝加哥等民主党主导的地区部署国民警卫队,这种强硬态度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其实早在6月,洛杉矶就因为移民搜捕行动引发冲突,特朗普绕过加州州长直接派遣2000名国民警卫队进驻,导致抗议者与军警爆发激烈对峙,警方不得不动用催泪瓦斯和非致命子弹驱散人群。 政府把大量精力用来应对国内抗议,自然无暇顾及军事训练和装备维护的细节,毕竟一边要忙着“镇压”民众,一边要兼顾海外援助,有限的资源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军事事故和安保漏洞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其实串联起了美国内部管理的系统性危机,海外援助的无底洞掏空了军事根基,政府关门的政治闹剧让军队后勤保障瘫痪,社会抗议的持续发酵分散了政府精力,最终导致从装备维护到安保防控都出现了严重漏洞。 万斯遭遇的炮弹碎片袭击,更像是一个精准的预警信号,它告诉外界这个看似强大的超级大国,内部早已因为各种内耗变得脆弱不堪。 美军曾经引以为傲的军事体系,如今在持续的海外扩张和内部混乱中逐渐失衡,就像2025年8月那架坠入海中的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它的坠毁不是偶然,而是美军装备高强度使用却缺乏维护的必然结果。 同样,炮弹提前爆炸也不是运气不好,而是美国长期忽视内部管理,盲目追求外部影响力所付出的代价。 当一个国家把更多资源用来干涉他国内政,却连自家军演的炮弹都管不好,连副总统的安保都保障不了,其内部管理的混乱程度可想而知,而这种混乱带来的风险,恐怕还会在未来不断显现。
美国真的很富裕吗?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