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破解禁飞区,1000元解除限高,包教包会!”上海某电商平台商家薛某的广告语,曾让无数无人机“飞手”心动。可他们不知道,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在为一场危险的犯罪游戏买单——直到警方的手铐“咔嗒”一声扣上薛某的手腕,这场持续数月的“黑飞”狂欢才彻底暴露在阳光下。 表面“维修调试”,实则“黑飞”产业链 2025年9月初,上海闵行网警在网络巡查时发现,某交易平台上一家打着“无人机维修调试”旗号的店铺,实际在兜售“代破解”服务。商家宣称,只需花500元到1500元,就能通过境外非法软件“一键”篡改无人机数据,轻松突破禁飞区、解除限高设置。更离谱的是,该软件采用“一机一码”激活机制,买家购买激活码后,商家还会远程指导安装调试,全程“保姆式服务”。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薛某曾是无人机维修工,一次偶然机会被客户问及“能否破解禁飞区”,他便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境外非法软件,干起了“职业刷机人”的勾当。从9月到案发,短短一个月内,他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推广信息,完成27次破解,非法获利2万余元。9月29日,警方在薛某的住处查获多台作案电脑、手机,以及记录着交易流水的账本——每一笔转账背后,都是一次对公共安全的威胁。 “黑飞”不是自由,是拿命赌的犯罪 “我只是想飞得更高、更远,怎么就成了犯罪?”这是许多“飞手”被抓后的第一反应。可他们不知道,无人机“黑飞”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沉重。 2025年4月,上海浦东机场就曾因无人机“黑飞”导致航班紧急避让,造成大面积延误;2025年7月,杭州某景区无人机失控坠落,砸伤游客。这些事故的背后,几乎都有“破解禁飞区”的影子。而薛某提供的“代破解”服务,相当于给这些危险行为开了“绿灯”——他每卖出一个激活码,就可能让一架无人机闯入军事禁区、机场净空区,甚至人口密集区。 更讽刺的是,这些“飞手”自以为的“自由飞行”,实则是用他人安全换来的。法律早已划清红线:《刑法》规定,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无人机“黑飞”扰乱空中交通管制秩序,同样涉嫌违法。薛某的27次破解,2万余元非法获利,换来的是刑事拘留的代价——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法律利剑出鞘,空域安全不容儿戏 “此类为无人机‘黑飞’提供条件的‘代破解’服务,均属违法犯罪行为!”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三队队长符斌的警告,掷地有声。目前,薛某因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已被刑拘,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而警方同步开展的“净网行动”,正在全网筛查类似“代破解”服务,誓要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 但打击“黑飞”仅靠警方远远不够。根据规定,所有无人机必须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实名登记,飞行前需通过“随申办市民云”报备计划。可现实中,多少“飞手”嫌麻烦不登记?多少商家打着“维修”旗号暗度陈仓?这些漏洞,都需要每个人用行动填补——毕竟,空域安全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而是所有人头顶的那片天。 最后想问问你:为了飞得更高,你愿意赌上安全吗? 薛某的案例,给所有无人机爱好者敲响了警钟:所谓的“破解自由”,本质是对规则的蔑视、对公共安全的漠视。那些花500元买“自由”的人,最终可能付出远超2万元的代价;而那些为“黑飞”提供便利的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你身边有人尝试过“破解无人机”吗?你觉得该如何杜绝这类行为?来评论区聊聊吧——你的每一次发声,都是在为头顶的那片蓝天多添一份保障! 来源:头条热搜
“500元破解禁飞区,1000元解除限高,包教包会!”上海某电商平台商家薛某的广
自由芒果
2025-10-23 11:35: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