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小孩骑行时不慎剐蹭路边的迈巴赫,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在原地等候车主主动

厚广说法 2025-10-29 23:08:11

广东广州,小孩骑行时不慎剐蹭路边的迈巴赫,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在原地等候车主主动承认错误,坦诚自己是未成年人,没有能力支付维修费。   (来源:法律进行时)   车主查看车况后,看着男孩紧张又诚恳的模样,没有生气追责,反而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解决方案——让男孩帮忙跑腿买几瓶苏打水,以此抵消赔偿。   男孩立刻答应,很快完成了跑腿任务,车主不仅没收物品钱,还把找零塞回他手里,轻声叮嘱:钱可以慢慢挣,但做错事不能逃,你今天的担当比什么都重要。   事后男孩家长得知情况,专程带着孩子登门道歉,并提交了一份手写检讨书,车主笑着收下,再次强调"敢作敢当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如何来这场看似普通的剐蹭纠纷:   1: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男孩剐蹭车辆的行为已构成民事侵权,本应由其家长承担维修费用。但男孩"原地等待并主动认错"的行为,虽不改变侵权事实,却体现了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这也成为车主选择宽容处理的重要原因。   2:值得注意的是,若男孩当时选择逃离现场,后果将截然不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明确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将面临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驾驶证还会被记12分。即便剐蹭发生在非道路区域(如小区内),若为逃避责任逃离,也可能被认定为逃逸行为,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男孩的选择不仅规避了法律风险,更用真诚赢得了车主的谅解。   3:而车主提出的"跑腿抵消赔偿"方案,在法律层面属于合法的"债务豁免协议"。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只要双方自愿达成一致,且约定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该协议便具有法律效力。这种处理方式既体现了车主对自身权利的自由处分,又通过"劳务代偿"的形式,给男孩上了一堂生动的责任教育课,避免了单纯免除赔偿可能导致的责任意识淡化,实现了法律规定与人文关怀的完美平衡。   正如车主所说,比金钱赔偿更重要的,是面对错误时的勇气与担当——这既是社会道德的追求,也是法律精神的应有之义。   对此,你怎么看? 秋日生活打卡季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厚广说法

厚广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