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了,但是急着开车接女儿看病,这还罚不罚?”河南,相关部门人员在某路口开展酒驾查处工作。李某酒后驾驶车辆,正好来到这个路口,工作人员准备进行酒精测试。李某直接承认,自己确实喝酒了,但是学校发来通知,女儿突发疾病,自己赶过去送孩子去医院。李某抱着侥幸心理,想要开车救女,这类情况,到底罚不罚呢? 大河看法10月31日报道了这则新闻。据报道称,李某的行为确实违法,但是考虑到女儿生病,工作人员先给李某安排了辅警给他送去学校。办完事之后,再回来接受处罚。 最近,李某在家跟朋友喝酒,喝完酒之后,学校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老师称,李某的女儿突发疾病,希望家长尽快赶过来,给孩子送去医院治疗。 李某当时心急如焚,毕竟自己刚刚喝完酒,这可怎么去学校呢。如果打车,又实在不方便,所以就本着侥幸心理,李某发动了车子。 当时李某带着自己妻子,二人匆匆忙忙出发前往学校。一路上李某祈祷,可别碰到查酒驾的啊。不过,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前面还真的有查酒驾的工作人员。 李某慢慢开着车辆靠近,还没等工作人员开口,李某就主动承认过错:“对不起,您不用给我进行酒精检测了,我承认,我喝酒了。” 经过一番解释,工作人员也了解到李某的难处。但是现在确实违法,这可该怎么处理呢? 当值人员想到一个人性执法的方式:先安排辅警,帮忙给李某夫妻二人送到学校,在把女儿那边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再回队里来解决问题。 就这样,先由辅警帮忙驾驶着李某的车辆,给他俩送到了学校。在安全抵达学校之后,李某夫妻俩又赶紧将孩子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经过一个晚上的治疗,孩子的病情也得到了缓解。 将孩子这边的事情处理妥善之后,李某的妻子暂时留在医院里陪伴孩子,李某则立刻回到队里,接受处罚。经过酒精测试,李某的检测结果显示为52mg/100ml,确实已经达到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法定标准。 虽然是因为开车送亲人去医院,这是非常紧急的行为,但是法律可以网开一面吗?根据规定,民警依法对李某的行为作出了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处罚,并且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驾驶证扣除12分。 法律就是法律,犯法了就要依法接受处罚。这样的处理也给广大的网友敲响警钟,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以触碰法律的底线。如果亲人遇到突发情况,而自己也正好饮酒,则可以拨打其他有驾驶证亲人的电话寻求代驾,或者呼叫救护车或者出租车。 而本次事件的处理,也体现了人性化处罚的执法理念:一方面安排辅警帮忙开车,顺利接上李某的女儿去医院接受治疗;一方面又明确法规立场,违规了就要接受处罚。 1.类似李某的行为,酒后驾驶车辆,但是为了接女儿去看病,情况比较紧急,这样的情况还罚不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属于违法行为,需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酒后驾驶车辆,会面临的处罚为:暂扣驾驶证6个月,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驾驶证计分12分。 酒后驾驶车辆是违法行为,这是硬性规定,虽然车主会有其他的紧急理由,但是法律对于酒驾的处罚是刚性的,李某还是需要依法面临处罚。 2.虽然饮酒之后驾驶车辆,但是为了接送亲人去医院治疗,是否可以人性执法呢? 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如果酒后驾驶车辆,是为了送亲人去医院治疗,符合紧急避免要件,属于“亲属生命健康紧迫事件”,可能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另外,酒后驾驶车辆虽然需要面临处罚,但是相关部门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协助,确保紧急事务可以优先得到妥善处理。 本案就是这样处理,因为李某着急接送女儿去医院治疗,因此民警人性执法,先安排辅警护送当事人前往了目的地,确保李某的女儿可以得到妥善的治疗。这样的做法体现了执法温度,彰显人性执法的原则。 法律与人情,根据事实情况来及时做出调整,采取人性化措施,往往会更加暖人心。事发突然,李某的心情,相信大家也能够理解,但是寻找更加合理的处理方式,应该会更好些,大家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