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提问:“谁来解释下‘寒风不识相,无故扰飞雪’?”角落里传来一句:“雪是

非凡历史 2025-11-18 19:37:33

语文老师提问:“谁来解释下‘寒风不识相,无故扰飞雪’?” 角落里传来一句:“雪是好雪,就是风不正经。” 全班先是静了半秒,接着爆发出笑声,连讲台上握着课本的王老师都把嘴角憋得发颤。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到最后一排的李小北,那小子正把头埋在胳膊里装睡,耳朵尖却红得发亮。王老师没发火,只是敲了敲黑板:“笑完了就听着,这句诗讲的是寒风打乱飞雪的意境,李小北说的‘风不正经’,倒也抓着了核心 —— 风的蛮横。” 下课后李小北刚想溜,就被王老师堵在了门口。他以为要挨训,头埋得更低,却听见老师说:“放学跟我去办公室,给你看本东西。” 李小北捏着衣角点头,心里直犯嘀咕,这老古董平时连上课说话都要罚抄课文,今天怎么反常了。 办公室里,王老师从抽屉里翻出本泛黄的诗集,翻开其中一页递给他。李小北凑过去看,上面用铅笔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春风太黏人,总偷桃花香。” 字迹下面还有个小小的签名,跟他作业本上的 “李小北” 差着十万八千里,却透着股眼熟。“这是我年轻时教的一个学生写的,” 王老师呷了口茶,“跟你一样,总爱用大白话解读诗句,当时我也骂他不务正业,后来才知道,好诗本来就该接地气。” 李小北攥着诗集的手指泛白,他认得这笔迹 —— 是他爸生前的笔记。他爸走得早,妈只说过爸爸以前也跟王老师上过学,却从没提过写诗的事。 没过多久,学校要办诗歌朗诵比赛,班长张倩倩选了首长篇古诗,背得滚瓜烂熟,天天在班里排练,看李小北的眼神总带着点不屑:“有些人上课瞎起哄还行,真要上台,怕是连句完整的诗都背不下来。” 李小北没理她,每天放学都往王老师办公室跑,把自己写的那些 “大白话诗” 念给老师听。 比赛那天,张倩倩第一个上台,穿着漂亮的连衣裙,字正腔圆地背完古诗,台下掌声雷动。轮到李小北时,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站在台上半天没说话。张倩倩在台下嗤笑:“我就说他不行。” 突然,李小北抬起头,声音不大却很清楚:“我给大家念首我写的《雪和风》。” 他没用华丽的词藻,就像平时说话一样:“雪飘下来的时候,想盖着屋顶睡一觉,风偏要扯它的衣角,把它吹到路人的脖子里,吹到卖烤红薯的炉子上,雪骂风不正经,风却说,我是怕你冻着,帮你活动活动。” 台下先是安静,接着有人笑出了声,可笑着笑着,就没人笑了。李小北接着念,念的是他爸写过的那句 “春风太黏人”,念的是他看见的卖早点的阿姨、扫街的大爷,念的是校门口那棵老槐树每年都会落的槐花。 评委打分的时候,张倩倩的脸涨得通红,她没想到那些大白话能让评委频频点头。结果出来,李小北拿了一等奖,王老师站在台下,眼角亮晶晶的。 颁奖时李小北接过证书,王老师突然说:“还有个东西给你。” 他递过来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本更旧的诗集,扉页上贴着张老照片,年轻的王老师身边站着个跟李小北一模一样的少年,手里攥着支铅笔。“你爸当年拿这首诗得了全市一等奖,” 王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说,好诗不用装,讲真话就行。” 李小北抱着盒子往外走,门口的阳光正好,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妈说爸爸总爱在雪天煮红薯,说风再大,屋里的香味也跑不了。这时张倩倩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算你厉害,下次我跟你一起写。” 李小北刚要接,就听见王老师在后面喊:“李小北,你爸当年欠我的诗集还没给我,你得替他写!” 他回头笑,阳光落在诗集的封面上,那行 “春风太黏人” 的字迹,好像在发光。

0 阅读:5
非凡历史

非凡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