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知青罗盛华,偷摘了傣族老乡家的木瓜,被抓了个正着。罗盛华拿出2

非凡历史 2025-11-19 13:37:38

1972 年,知青罗盛华,偷摘了傣族老乡家的木瓜,被抓了个正着。罗盛华拿出 2 元钱要赔,不料傣族大爹却说:“我不要你的钱,要么做我的女婿,要么我去找你们连长。” 罗盛华吓坏了,头都不敢抬。 罗盛华当时脸白得像纸,手里那两块钱攥得皱巴巴的,手心全是汗。他想解释,话到嘴边又卡住 —— 总不能说知青点最近粮食紧,每天出工干重活,晚上总饿得睡不着,路过这片木瓜地时,看着黄澄澄的果子实在忍不住吧?这话听着像找借口,更丢人。他知道找连长的后果,知青点纪律严,偷东西要是捅上去,不仅得写检讨、在全连大会上挨批,以后评先进、想返城的机会都得泡汤,他可不想给远在城里的爸妈丢人。 傣族大爹看着他缩着脖子的样子,没再逼他,只是转身朝屋里喊了一声:“玉罕,把刚摘的木瓜拿两个出来。” 很快,一个穿着傣族筒裙的姑娘端着竹筐走出来,辫子上还别着朵小黄花,看年纪跟罗盛华差不多。姑娘把竹筐递过来,声音轻轻的:“爹说你可能饿了,这两个木瓜你拿着,下次想吃跟我们说就行,别偷偷摘了。” 罗盛华愣了愣,没敢接。大爹又开口:“拿着吧,不是让你白拿。你要是不想当女婿,也不想我找连长,就帮我家干半个月活 —— 最近田里忙,我这老骨头有点扛不住。” 罗盛华赶紧点头,连声道谢,接过木瓜时,手指都在抖。 接下来半个月,罗盛华每天收工后就往大爹家跑。挑水、劈柴、帮着给稻田除草,啥活都干。玉罕也常跟他一起忙活,教他认傣家的草药,说哪种能治蚊虫咬,哪种煮水喝能解热;还教他说傣语,比如 “谢谢” 是 “多哩谢”,“吃饭” 是 “金好”。罗盛华发现玉罕不仅勤快,心还细,他上次不小心被镰刀划了手,玉罕第二天就给他带了自己绣的帕子,让他包伤口。 有天傍晚,突然下起大雨,后山的山洪冲下来,把村里好几户的田埂冲垮了,大爹家的田也没能幸免。罗盛华正在知青点吃饭,听见老乡喊 “田埂塌了”,扔下碗就往田里跑。到了地方,看见大爹和玉罕正冒着雨堵缺口,泥水都没过脚踝了。罗盛华没犹豫,脱了鞋就跳进田里,跟着一起搬石头、填泥土。雨下得大,他眼睛都睁不开,脚下被石头划破了也没察觉,直到玉罕拉着他说 “你脚流血了”,他才发现裤腿都染红了。 玉罕把他拉到田埂上,蹲下来给他清理伤口,眼眶红红的:“你咋这么拼命?田埂塌了还能再修,你伤着了咋整?” 罗盛华看着她沾着泥点的脸,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说:“没事,快把缺口堵上,不然稻子该被冲跑了。” 那天忙到后半夜,田埂总算补好了。村里的老乡都夸罗盛华实在,说这知青靠谱。大爹拍着他的肩膀,笑了:“小伙子,我没看错你。” 过了没几天,知青点传来消息,有一批返城名额下来了,罗盛华的名字在里面。战友们都替他高兴,说他终于能回家见爸妈了。罗盛华拿着返城通知书,却没那么开心 —— 他想起这半个月跟大爹、玉罕相处的日子,想起老乡们的热情,心里竟有点舍不得。 他拿着通知书去找大爹和玉罕。玉罕看着通知书,笑着说:“太好了,你能回家了,叔叔阿姨肯定盼着你呢。” 可罗盛华看出来,她笑的时候,眼睛里没光。大爹也说:“回去好,城里条件好,你爸妈也放心。” 罗盛华沉默了半天,突然把通知书攥在手里,说:“大爹,玉罕,我不回去了。” 两人都愣住了。罗盛华接着说:“我想留在这儿,帮村里干点事。你们不嫌弃的话,我…… 我想当你的女婿。” 玉罕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手绞着衣角。大爹愣了几秒,突然哈哈大笑,拍着罗盛华的背:“好!好小子!我就等你这句话呢!” 后来,罗盛华真的留在了傣寨,跟玉罕成了亲。他还在村里办了个扫盲班,教老乡们认字、学文化;又跟知青点的战友商量,把城里的优良稻种引到村里,教大家科学种田。没几年,村里的收成翻了倍,老乡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有人问罗盛华,当初为啥放弃返城。他总是笑着说:“我当年偷了个木瓜,却换来这么好的家,值了。” 而玉罕每次听见,都会笑着递给他一个刚摘的木瓜,说:“以后想吃多少有多少,不用偷了。”

0 阅读:1
非凡历史

非凡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