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知悔改,中方怒火升级,掀开第4张军事牌,高市真急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将“台湾有事”与集体自卫权挂钩,这种战后首次直白表露武力介入野心的言论,彻底点燃了局势。 面对日方的嚣张挑衅与毫无悔改的态度,中方的反制迅速升级,四张军事牌层层递进,每一次行动都精准传递着坚定立场,也让急于强硬表态的高市早苗陷入了内外交困的窘境。 最先打出的军事牌,是解放军舰艇编队直插日本鹿儿岛以南的大隅海峡。 以055型万吨驱逐舰“鞍山”舰为首的编队带着导弹护卫舰、补给舰和电子侦察船穿行而过,舰载预警机全程开启探测模式,这种“透明化威慑”比单纯穿越更有冲击力。 这一下就戳破了日方长期依赖的“岛链封锁”幻想,向国际社会和日本清晰传递:所谓的地理屏障在现代化海军面前早已失效,中国军队进出西太平洋开展训练完全不受限制,捍卫海空权益的范围不存在“禁区”。 消息传来,日本自卫队紧急调动侦察机跟踪监视,防卫省连夜发布通报,字里行间满是紧张与被动。 紧接着,黄海海域的实弹军演让威慑力再上一个台阶。 海事局划定的演习区域距日本本土仅885公里,15至20艘主力舰艇开启72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射击,夜间射击、电磁对抗等高危科目密集上演,火力投射密度达到实战标准,强度较去年同期飙升12倍。 这场直指对马海峡战略要道的演练,根本不掩饰针对性——对马海峡是日本海上运输的生命线,中方用持续的舰炮轰鸣和导弹试射表明:一旦日方迈出危险一步,其核心航运通道将彻底暴露在火力覆盖之下。 日本媒体密集报道军演动态,有议员在国会紧急质询防卫大臣,直言“这是从未有过的近距离施压”。 当刘公岛东部海域传来炮响,这场反制便有了穿越百年的厚重分量。 130多年前,北洋水师在此全军覆没,成为中华民族的“剜心之痛”;如今解放军在这里实弹演练,驻岛官兵那句“有我在,刘公岛屈辱不会再现”的誓言,就是最有力的表态。 这声炮响不只是军事训练,更是向日本发出的历史警示:忘记侵略历史、妄图重走老路的念头,必将遭遇最坚决的回击。 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彰显了中方行动的正义性——在曾受侵略的土地上备战,正是对和平秩序的捍卫。此举引发日本国内舆论震荡,不少历史学家公开批评高市早苗“在否定战后国际秩序”,普通民众的不安情绪也开始蔓延。 最让日方焦虑的是第四张牌:渤海海峡长达14天的军事任务。大连海事局划定的禁航区域锁住了连接黄渤海的咽喉要道,从11月23日到12月7日,这里禁止任何船只驶入。 渤海海峡是中国京津地区的海上屏障,也是航母等大型舰船的重要航道,这场长时间封控演练,既展示了中方对近海关键海域的绝对管控能力,更形成了“黄海施压、渤海守关”的战略合围态势。 此时的高市早苗彻底慌了,她一边在G20峰会上假意宣称“未关闭对话大门”,一边紧急派特使寻求沟通,却迟迟不敢收回挑衅言论。 而日本首相官邸前已聚集起数百名抗议民众,高喊“停止煽动战争”,连社民党党首都直言她在“把日本往战争方向推”。 四张军事牌层层递进,从突破岛链到近海威慑,从历史警示到全域管控,既展现了中国军队的硬实力,更传递着“捍卫核心利益绝不退让”的坚定立场。高市早苗的急火攻心,恰恰证明任何逆和平潮流的挑衅,最终只会引火烧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