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曹德旺写信给太太陈凤英说:“我喜欢上另一个女人,要跟你离婚,然后跟她结婚”,原以为太太会痛哭流涕,但陈凤英却不哭不闹,三言两语就让曹德旺老老实实地回家,并把房子、数百亿的财产交给太太......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0年的一个春日,曹德旺坐在办公室的皮质转椅上,手中的钢笔在信纸上久久徘徊。 窗外是繁忙的工业园区,而他的内心却比任何机器都要纷乱。 最终,他落下笔尖,写了一封改变许多人命运的信。 这封信的收件人是他的妻子陈凤英。 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书信承载着最沉重的情感。 曹德旺在信中坦诚地写道,自己遇到了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子,想要重新开始一段感情。 他知道这封信会伤害结发多年的妻子,但内心的冲动让他无法保持沉默。 信寄出后,曹德旺整日心神不宁。 他想起与陈凤英相识的那年,那是1968年,他刚从外地闯荡失败回乡。 那时的福建山村贫穷落后,22岁的他一无所有,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而陈凤英却看中了他的潜力和真诚。 婚礼很简单,只有几个亲戚参加,新房是土坯房,但陈凤英毫无怨言。 创业初期,曹德旺尝试种植白木耳。 每天清晨四点,夫妻俩就一起到种植棚里忙碌。 陈凤英总是第一个起床,生火做饭,准备好简单的早饭,然后陪着他一起劳作。 记得有一次暴雨夜,他们辛苦种植的白木耳因为大棚漏水几乎全部损失。 陈凤英没有一句埋怨,反而打着手电筒,陪他抢救到天亮,第二天又默默借钱帮他重新开始。 随着事业越做越大,福耀玻璃逐渐成为行业翘楚。 曹德旺经常需要出差,有时一去就是几个月。 陈凤英就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要打理菜园、喂养家禽。 她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曹德旺没有后顾之忧。 但长期的分离,也让两人的感情渐渐出现了隔阂,有时一个月都通不上一封信。 直到那封信的到来,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由于陈凤英不识字,她找来了小姑子帮忙读信。 当听到丈夫想要离婚时,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但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 沉默良久后,她缓缓说道: "帮我回封信吧,就说我同意离婚,但请他把房子和孩子留给我。告诉他,这些年来,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个家。" 这封回信让曹德旺震惊不已。 他原以为妻子会哭闹、会责备,却没想到是如此平静的回应。 那一刻,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创业最艰难时,妻子默默支持;生病时,妻子彻夜守候;成功时,妻子却始终保持低调,从不张扬。 他想起有一次公司资金链断裂,陈凤英悄悄变卖了娘家给的金镯子,将钱塞到他手里时只说了一句: "先救急。" 曹德旺突然意识到,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长久的陪伴与付出。 他立即动身回家,见到妻子时,这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企业家,第一次在妻子面前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他看着妻子粗糙的双手,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忽然明白这些年来自己忽略了什么。 从此以后,曹德旺将全部财产转到妻子名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悔悟。 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 "那封信让我明白,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的,而是已经拥有的。凤英用她的宽容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爱。" 如今,曹德旺夫妇已经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 每当有人问起婚姻保鲜的秘诀,曹德旺总是说: "要学会珍惜眼前人。" 而陈凤英则会微笑着补充: "婚姻就像做企业,需要用心经营。有时候,退一步比进一步更需要智慧。" 这个故事在商界传为佳话,让人们看到成功企业家的另一面。 它不仅是一个关于婚姻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责任、成长与真爱的故事。 在福建老家的客厅里,至今还挂着夫妻俩的合影,照片上的陈凤英笑容温婉,曹德旺的眼神里满是温柔。 主要信源:(中国国情——曹德旺《心若菩提》:我和妻子从年轻到白发都黏在一起,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
我一个朋友跟老公离婚了,老公净身出户,财产全给了她和女儿。一开始还觉得老公不爱她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