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拥有960万国土,应该感谢他,没有他可能连800万领土都没有 在喀什噶尔的老茶馆里,维吾尔族老人常指着墙上的老地图说:你看这道线,当年要是往左偏一点,咱们喝茶就得用洋文点单了。 地图上那道曲折的边境线,藏着一段关于 166 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拉锯战 —— 而拉绳的人,是个拖着棺材走进沙漠的湖南老头。 1885 年深秋,兰州城外的左公柳" 落了第一片黄叶。 守树的老兵收到一封来自迪化的信,是新疆巡抚刘锦棠写的屯田收了三万石粮,学堂里招了各族娃娃,您说的守土先养民,我们做到了。 老兵摸着树干上湘勇李三的刻痕,想起十年前,这棵树刚栽下时,主人正站在棺材旁对士兵说:活要见疆土,死要埋沙窝。 时间往回缠到 1874 年,北京的军机处像个菜市场。 李鸿章把新疆地图推到一边:每年花七百万两养着这片戈壁,不如买两艘铁甲舰。 话音刚落,陕甘总督的奏折就递了进来,62 岁的左宗棠在折子里画了三个圈:乌鲁木齐有煤,和田有玉,伊犁有粮,这不是荒地,是聚宝盆! 他甚至算过一笔账:丢了新疆,陕甘军费得翻倍,不出十年,国库就得被掏空。 争论最烈时,左宗棠让人从长沙老家运了口棺材到兰州。 工匠说这木料能抗百年风沙,他笑:用不上百年,一年够打胜仗就行。 当时他手里的牌实在太差:国库只拨了 500 万两军费,够买三个月粮草。 士兵大多是刚打完陕甘叛乱的湘军,盔甲上还带着弹孔。 阿古柏的军队却拿着英国的后膛枪,沙俄的哥萨克骑兵还在伊犁河谷遛马。 1876 年开春,肃州的誓师大会开得简单。 8 万清军列成三队,最前队的骆驼驮着那口黑棺。 64 岁的左宗棠披甲坐马上,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咱们这趟去,不是抢地盘,是把祖宗埋骨的地方,从别人手里赎回来。 他给部队定了两条规矩:不抢老乡一粒粮,不拆清真寺一块砖 —— 后来在古牧地,士兵宁肯饿肚子,也没动当地百姓的馕坑。 第一仗打古牧地,阿古柏的守军在城外挖了丈深的壕沟。 清军夜里凿冰取水,白天用土筐填沟,六天没合眼。 炸开城墙那天,湘军将领刘锦棠喊:"别忘了左公说的缓进急战! 士兵踩着硝烟冲进去时,才发现敌军的英国步枪还没上膛 —— 他们以为清军会像前几次那样,打几天就退。 拿下乌鲁木齐后,左宗棠没让军队南进。 他让人在玛纳斯开了二十里荒地,士兵轮着种地、练兵。 有军官急得骂娘,他指着地图说:南疆多沙漠,没粮草就是孤军。 等秋收了,咱们带着自己种的粮去打!" 次年开春,积雪刚化到脚踝,清军就踩着冰水翻天山,达坂城的守军还在烤火,就被断了水源,四天后举了白旗。 阿古柏在托克逊的宫殿里收到战报时,正用英国银盘吃葡萄。 他不信清军能翻过山,直到炮声震碎了窗玻璃 —— 那是兰州制造局仿造的德国螺丝炮,工匠们为了运炮,在戈壁上凿了三十里石路。 慌乱中,他让人给沙俄领事馆送密信,却被告知:你的哲德沙尔国,我们不认了。 绝望里,这个侵占新疆十二年的军阀,吞下了毒药。 1878 年元旦,和阗的百姓举着灯笼迎清军。 而伊犁城外,沙俄的兵营还亮着灯。 左宗棠让人把棺材抬到哈密,自己扎营在城外:他们不还伊犁,我就扎到明年开春。 当时曾纪泽正在圣彼得堡谈判,俄国人嘲讽:你们的军队连步枪都凑不齐。 他掏出电报:"左公的炮已经架在伊犁河边了。 1881 年的《中俄伊犁条约》签完,左宗棠摸着地图上霍尔果斯河的线叹:丢了块巴掌大的地,但保住了整只胳膊。 这年他 69 岁,咳得直不起腰,却还在奏折里写:"得设个省,像内地一样派官、收税、办学堂。 三年后,新疆省的牌子挂在迪化城头时,刘锦棠剪了辫子上的红缨:从此不是边地,是故土。 如今在伊犁的将军府里,还摆着当年的铜炮。 炮身上刻着 光绪三年造,炮口对着哈萨克斯坦的方向。 守馆的老人说:这炮没开过火,但比开过火的还管用 —— 它让外人知道,中国人护起地盘来,不怕拼命。 就像同时代的冯子材,70 岁举大刀守镇南关。 刘铭传在台湾修铁路,说防务不是砌墙,是让土地长出根。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944年6月,一名苏联士兵参加了卡累利阿战役,不幸被MP40冲锋枪击中。不过非
【9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