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中统特工向上级自首,说他是共产党,上级略感诧异,见他所言非虚,竟直接开枪把他打死,随即冷哼一声:“我也是共产党!” 卢志英,1947年那会儿,他在中统的公开身份是“绥靖总队”的上校队长,管着南京的特务,官不小。但他还有个秘密身份,我党打入敌人心脏的一根重要钉子。他搞情报,策反国民党军官,功劳大得很。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到了1947年春天,因为一个叛徒的出卖,卢志英感觉自己暴露了。风声越来越紧,周围全是眼睛。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摆在他面前的路没几条,要么跑,要么等着被抓,九死一生。 但他选了第三条路,一条谁也想不到的险棋。他决定去“自首”。 向谁自首?向他的顶头上司,中统南京区审讯科科长,黎茂堂。 卢志英的想法很直接,也很冒险。他想赌一把,赌这个黎茂堂是个可以被策反的人。他准备把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和盘托出,然后用自己的信念和口才,劝说黎茂堂也站到人民这边来。这得多大的胆子和魄力?简直就是提着脑袋在刀尖上跳舞。 一天晚上,卢志英走进了黎茂堂的办公室。屋里就他们俩。 卢志英开门见山:“科长,我是共产党。我今天来,是向组织自首的。” 黎茂堂听了,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略感诧异,像是在听一个不太高明的笑话。他盯着卢志英,让他继续说。卢志英就把自己的情况,包括怎么加入的组织,做了哪些工作,都坦白了。他讲得诚恳,眼神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反倒是一种坦然。 他说完,屋里死一般地寂静。 黎茂堂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看了很久。然后,他缓缓从腰间拔出了枪。卢志英看着黑洞洞的枪口,估计心里也咯噔一下,但他没躲,也没求饶。他可能觉得,自己赌输了。 “砰!” 枪响了。卢志英倒在血泊里。 黎茂堂收起枪,看着倒下的“同志”,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说:“我也是共产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卢志英赌对了,也没赌对。他赌对了黎茂堂的“立场”,但他没算到,黎茂堂的“立场”比他藏得更深,身份更重要。黎茂堂,同样是我党安插在中统的一枚“死棋”,级别和重要性,远在卢志英之上。 在那个瞬间,黎茂堂面临一个电光石火但又残忍到极点的选择: 一,救卢志英。想办法把他送出去,或者干脆两人一起反了。结果呢?大概率是两人谁也跑不掉,更可怕的是,黎茂堂这个潜伏多年的“大鱼”会彻底暴露,他背后那条庞大的情报线,那些用无数人生命和心血建立起来的网络,会瞬间崩盘,国民党会顺藤摸瓜,把南京的地下组织连根拔起。这个损失,是灾难性的。 二,杀了卢志英。牺牲一个已经暴露的同志,保全自己,保全整个情报网络。这样做,他会亲手杀死自己的同志,背负一辈子的心理折磨和良心谴责。但他能继续潜伏下去,为组织提供更关键的情报,在未来的决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黎茂堂选择了后者。他用一颗子弹,向敌人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也彻底斩断了敌人对卢志英身份的最后一点怀疑线索,保护了自己和更多的同志。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选择?这是一种超越了个人情感、个人生死的“组织理性”。在那个你死我活的年代,情报工作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情脉脉的兄弟义气。它是一盘大棋,为了最终的胜利,有时候必须丢卒保车,甚至要亲手砍掉自己的臂膀。
1937年,双面间谍坐在酒楼,企图刺杀朱德,谁知这时,一支手枪顶在了他的身后:“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