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和李敏虽同父异母,但在最困难时期,李敏给予了妹妹很大帮助

烛下青史 2024-05-21 22:31:34

李讷是主席唯一一个一直带在身边的孩子,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她始终与主席亲密无间,有着温馨幸福的生活。然而一段婚姻之后,李讷的生活变成了一地鸡毛。再当一场又一场风波袭来,她几乎要支撑不住了。每当李讷回忆起那段黑暗的日子,心里都是满满的酸涩。而唯有一人给她带来了安慰,就是她的大姐李敏。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李讷和李敏间的故事。

毛主席:要好好和姐姐相处

与李讷不同,李敏很小就被送去苏联跟着母亲贺子珍生活,爸爸这个词甚至对她来说是有些陌生的。李敏1936年出生,因为革命形势动荡,她曾被寄养在老乡家里。后来好不容易回到父母身边,贺子珍又要去苏联。然而贺子珍在苏联的生活不如意,还夭折了一子,主席为了让她重新振作起来,把年仅5岁的李敏送去了苏联。

一开始,贺子珍与李敏的日子还算好过。可没几年,苏联爆发了卫国战争。李敏和贺子珍被迫分开,李敏被送去了国际儿童院,贺子珍则因想留下女儿与苏联工作人员爆发冲突被关进了疯人院。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病痛、饥饿与孤独是李敏生活的主旋律。直到王稼祥来到苏联从中调解,李敏才回到了母亲身边。

1947年,母女俩回国,可命运的选择题又摆到了他们面前——主席已经有了新的家庭,李敏是跟爸爸还是妈妈?贺子珍辗转反侧,最终还是决定为了女儿的前途要送她去主席身边。

1949年5月,李敏要回北京了。主席为此特意和小女儿李讷嘱咐:“你姐姐要回来了,她在外面受了不少苦,你要好好和姐姐相处,并好好照顾她。”对李讷来说,姐姐的回来还是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他们可以一起上下学,一起做游戏,一起做很多很多的事儿,可他们也会因为一件玩具的归属而吵架。

这时的主席就成了姐妹俩调和矛盾的关键,他会耐心倾听完整件事,再劝解、教育他们。在主席的关心下,这对姐妹越来越亲密,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失败的婚姻

李讷的童年与少年时代有主席的疼爱,但到了青年时代却是一地鸡毛。20世纪70年代初,为响应上山下乡、贫下中农再教育,主席将李讷送到井冈山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锻炼。

在那里她遇到了一见钟情的人,农民出身的党员干部小徐。坠入爱河的他们迅速萌生了要结婚的想法,李讷特意写信向主席报告了此事。主席是个开明的人,接到报告后很快就同意了这桩婚事,还特意派人送去了新婚礼物。

然而,过去的经历和学识差距实在太大了,李讷与小徐间很快产生了矛盾。李讷的母亲本身就对这桩婚事有很大的不满,见二人如此更是加大了干涉力度——两人的婚姻到头了。这段失败的婚姻让李讷有些心灰意冷,可更悲剧的事情还在后面——李讷怀孕了,她成了一个单亲母亲。

1973年,李讷带着两岁的儿子回到北京。组织照顾她给她安排了工作,但由于李讷身体不好无法到岗工作,只能拿着少得可怜的生活补助度日。

一年、两年、三年……孩子越来越大,花费也越来越多。母子二人的日子不好过,时常揭不开锅。可那时主席重病缠身,母亲江青更是因为政治问题无力顾及她,李讷根本无法向双亲求助。但李讷生活上的困境有一人默默关注到了,那就是她的姐姐李敏。李敏那时家里也不富裕,但她还是朝妹妹伸出了援手。

李敏时常去探望李讷,给李讷母子带些吃食或日用品。李敏怕直接给钱会让妹妹难堪,还会偷偷在临走前往妹妹的枕头、书包等地方塞钱。李讷后来回忆起姐姐,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她说:“如果不是姐姐的帮衬,我不知道该怎么渡过那段难关。”在姐姐的帮助和支持下,李讷的生活逐渐回到了正轨。

李银桥是主席的卫士,也是在中南海里陪伴李讷、李敏两姐妹成长的长辈。后来形势稳定了,李银桥向李讷介绍了王景清——昆明军区某军分区参谋长。1985年,在李银桥夫妇的撮合下,李讷与王景清走到了一起。这回李讷有了一个可靠的伴侣,又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参考文献:

[1]丁晓平.《真情毛泽东》系列之十 毛泽东和李讷[J].党史文苑,2013(19):4-10.

0 阅读:14

烛下青史

简介:用心创作,专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