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后,人口警报“拉响”了?经济学家提出方案获得赞同

冬冬侃娱乐 2022-12-05 23:53:36

谁能想到,进入2022年后,低生育率、低结婚率竟然同时来临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四十届“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中科社科院财经院综合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冯煦明首次提出,我国存在着“人口世代断崖”的问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如果以10年为一个单位的话,“90后”人口总数比“80后”减少了1172万人,“00后”人口总数比“90后”又减少了4736万人,“10后”人口总数相比“00后”再次减少24万。也就是说,从90后开始,我国人口已经持续下滑了三个世代。

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当前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2016年-2019年出生人口总数分别为1883万人、1765万人、1523万人、1465万人。换言之,过去4年时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锐减683万人。更应该注意的是,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即使二孩开放,产生的效果也仅仅只让当年出生人口数量有所增加,随后几年依旧处于下跌状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仅靠放开生育并不能解决完全人口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民政部近年来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结婚率从2013年起开始下滑,2019年降至6.6‰的历史新低。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2017年我国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23.6岁上升至26.5岁,平均初育年龄从24.3岁上升至27.3岁。初婚、初育年龄的推迟,代表着如今年轻人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生育的时间越来越迟、结婚的人数也越来越少。

不幸的是,进入2021年后,低生育率、低结婚率的问题依旧没有改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的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自然增长率为1.45‰,创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些地区出生人口数量仍在延续下滑态势,多地出生人口降幅超一成,比如贵阳、安徽池州、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河南部分城市、安徽部分城市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与此同时,2020年的结婚登记人数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后连续七年下降,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近17年中的新低。民政部官网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共计588.6万对,比去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人数小幅下降,按照这样的趋势来看,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仍然会继续下降,仅降幅有所收窄。

催生无果后,人口数量“预警”?

上述两大现状,实际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人口问题。不少专家学者预测,我国将提前进入人口“负增长”周期。比如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陆杰华表示:“2020年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如果今年出生人口低于1000万人的话,那就有可能进入负增长”。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其《中国人口形势报告2021: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的报告中也提到,我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2050年左右开始将急剧萎缩,2100年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19%降至7%。

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正处于“二孩催生无果后,人口数量预警”的艰难阶段。正因如此,2021年5月31日,高层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但上文也已经强调过,仅靠放开生育难以解决当前面临的严峻人口问题,对于当前社会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不想生的情况需要“对症下药”,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过高的房价问题。对于当前年轻人来说,买房已经成为首要难题,随着观念的转变,如今房子几乎已经成为结婚的“门槛”,但买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今一线城市平均房价已经超过6.5万元,意味着买一套房需要准备150万元的首付以及2万元的月供,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承担。二线城市平均房价也达到了2万元以上,事实上就连许多三四线的城市房价都超过了万元。正因如此,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丁克族”、“不婚族”、“月光族”出现。

对于已经买房结婚的人来说,同样也需要面临房贷压力,夫妻往往结婚后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将孕育下一代的事情一拖再拖。与此同时,如果想要多个子女的话,住房面积肯定会进一步增加,面临的经济压力也会成倍增长,因此许多年轻人夫妻只计划要一个孩子,不敢多生。

其次是带娃成本过高。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父母越来越看重子女的教育问题,希望孩子从小到大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子女的教育成本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四大项教育开支合计总成本大约在75.8万元到199.1万元之间。除了教育以外,带娃成本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根据《2020年母婴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每个月的育儿费用分别占家庭总开支的44%、30%。

专家提出2022年“新方案”,父母赞同

对于上述两大问题,国家显然也已经注意到了,不难发现进入2021年后,调控力度再次加强,更是从金融层面上对于炒房投机行为进行打击,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房价已经降至万元以下,回到两年前的水平,随着楼市进一步的调控下,未来房价也会加速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对于教育问题也开始着手整治,7月24日,“双减”政策发布,11月15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明确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抓好落实,从严把关,进一步压减和规范学科类培训,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给出意见,比如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对生孩子的住院费用实行全部报销制度,将学前教育早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延长生育休假。人口学家梁建章也建议,对于二孩家庭进行半价买房的优惠,或者对于三孩家庭直接奖励100万元,可以是所得税、社保减免、住房补贴等多种形式。

在上文提到的任泽平发布的报告中,则是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

该方案提出后,得到了父母们的一致赞同。原因很简单,任泽平提出的5个建议,分别从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托育服务供给、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加大教育医疗投入等5个方面问题,更有针对性解决了当前父母们遇到的问题,也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所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财经前瞻
1 阅读:13

冬冬侃娱乐

简介:冬冬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