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叫你提意见,你别真提意见,要提也别提真意见

浪迹沙海的鱼 2024-05-13 16:59:24

制内,等级戒律森严,规矩众多,说话既要靠看场合,观时机,还要讲技巧。在领导要你提意见时,你可别别真提意见,即便要提,也别提真意见。

上个礼拜,单位迎来了一场看似平常的调研。上级的领导,带着对基层减负情况的关切,按部就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一切本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在座谈会的尾声,原本平稳的局势出现了波澜。

座谈会结束之际,带队调研的领导提了一句“现在把时间留给大家,看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这本是领导客套性的话语,单位那位新提拔的陈股长,或许是出于真心,或许是一时的冲动,或许是太过年轻,竟然提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意见。

他坦言道:基层干部的本职工作繁重,缺乏时间去了解教育整顿的相关内容,希望单位能够组织脱产学习。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学习的渴望,对减负的期盼。然而,他或许没有意识到,这简单的一句话,竟会引发一场“风暴”。

当这位年轻干部的肺腑之言传入局长和年长班子成员的耳中,他们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调研领导虽表面上点头记录,一副虚心接纳的姿态,但背后却暗流涌动。

次日,局长将陈股长召至办公室,一顿严厉的训斥让原本平静的局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原来,调研领导将陈股长的意见上报给了更高层领导。结果,高层领导对此大为不满,指责单位教育整顿推进不力,基层减负仅停留在表面。因此,局长受到了高层领导的严厉批评,而陈股长也自然难逃局长的责骂。

在体制内,但凡参加过民主生活会的人都知道,提出意见往往伴随着风险。轻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重则可能遭受打压和孤立。只有像陈股长这样的年轻干部,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体制内,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候,解决不了问题,就会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场看似简单的调研,却暴露出体制内的一些弊端和无奈。

提意见,原本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对工作的负责和关心。然而,在体制内,提意见却成了一种“风险游戏”。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火烧身,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

所以,体制内的人,在提意见之前,往往要三思而后行。他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意见本身的合理性,更是背后的风险和代价。这种无奈和谨慎,让人不禁感叹:体制内提意见真的不容易!

0 阅读:1

浪迹沙海的鱼

简介:发现职场趣事,分享有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