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普利寺塔,北宋仿木密檐砖塔,原址原貌耸立千年之久

智敏分享 2024-01-08 15:51:57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各位聊聊咱们河北邢台临城的一座历经风雨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古物——普利寺塔。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我们中国有许多经历过多次地震考验都没被撼动的古老建筑物,其中之一就是这个位于临城的普利寺塔。历史悠久,而且也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哦!接下来,让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这个普利寺塔其实别名叫千佛塔或者万佛塔,它还叫做临城县的舍利塔。这座塔修建于北宋的皇佑三年(1051年),之后到了明朝的嘉靖二十四年和万历四年分别进行了维修。现在距离那时已经过去了九百多年的时间啦,但是它依然风采依旧,是迄今为止在邢台市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的第二古老的塔楼。

普利寺塔的整体外观跟山西应县那个有名的木塔颇有几分神似,走近一瞧,就能发现它还是充满了宋朝时期的砖塔的那种独特的魅力。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座塔能承受住那么多的风雨洗礼并且保存至今呢?其实答案就在内壁的四周,那里原本是用砖雕刻出的四十个佛像。塔里面还有一口井,据说里面还藏着一位叫志云异僧的佛牙舍利。因为这口井还被人们称为舍利塔。

再来说说这座塔的位置,塔位于城北的一座高地上,靠山形地势而建,海拔10米,宽南北28米,东西宽23米。塔身高33米,有九层八角檐,有大型的飞檐斗拱,最上面则是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塔刹。每层塔角上都有所属的玲珑铁钟,南风吹来,吹得塔中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这种景象被称为“普利晚钟”,是临城的八大名胜之一。

过去的普利寺可是个热闹的去处,北宋的时候,赵佶皇帝北上巡视的时候,走过临城,看到这儿的美景,心情大好,就让宰相蔡京题写了“爽亭”两个字作为纪念,现在的普利寺虽然已经废弃,只剩下了普利寺塔,但是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接下来再说回这座塔楼本身,塔身共有九层八角檐,每层的檐下都有砖制的斗拱,塔身呈正方形,用砖来砌成。塔身主体的外部饰有974个小的佛像,塔底层还刻有974个佛像。二层塔身的正南方打开门,可以直接通向塔内部,外面每一面墙面稍微向里陷进去一点做了弧形设计。这种设计在保持美观的同时,也增大了塔主体的稳定度。

总的来说,普利寺塔不仅保留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更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创意。尽管过去的九百多年间发生过多次地震,但包括那次特别严重的0.68级和0.72级地震都没有对这座塔造成太大的影响,现在的人来到这里依然可以欣赏到这座见证了时间流逝的宝贵遗产。

除了历史文化内涵,普利寺塔所在的环境也是相当优美的。普利寺的位置选得很好,背靠山,面临河流,地势优越,是一块风水宝地。古时候,普利寺与水南寺村遥相对望,可见当时它在华北地区的影响力之大。如果小伙伴们有机会来看看临城,不妨来普利寺塔感受一下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耐力吧!

0 阅读:26

智敏分享

简介: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