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交出一季度成绩单,谁更欢喜谁更愁?|大鱼财经

新黄河 2024-05-18 16:01:01

5月16日晚,随着百度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BAT三家互联网巨头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已陆续公布完毕。新黄河·大鱼财经对比截至5月16日收盘三家市值发现,腾讯控股的市值最高,达到了4886.43亿美元,阿里巴巴的市值为2109.95亿美元,而百度的市值最低,仅394.80亿美元。

在线营销、电商、增值服务业务仍然是BAT的基本盘。三家公司的最新增长点,都提到了AI技术,分别应用在不同领域。在降本增效上,腾讯和阿里巴巴员工人数都有所减少,百度的研发费用同比下滑。

百度营收掉队,阿里市场反馈不佳

5月14日至16日,阿里巴巴、腾讯集团和百度三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

规模方面,腾讯控股的营收是1595亿元,同比增长6%,预估1588.1亿元;阿里巴巴营收2218.7亿元,同比增长7%,预估2197.9亿元;百度营收315亿元,同比微增1%,预估314.3亿元。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百度的净利润分别是502.7亿元、244.2亿元和70.11亿元。从增速来看,腾讯控股净利润同比增长30%,百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2%,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腾讯控股净利润超过预期70亿元,此前,市场预估为430亿元,远超市场预期。只有阿里巴巴调整后净利润244.2亿元,同比下滑11%。

从随后的股价变动来看,市场给予腾讯和百度财报积极反馈。5月16日,港股腾讯控股股价上涨近4%,百度(BIDU.US)美股盘前一度涨超4.5%。

但阿里巴巴财报公布后,美股盘前下跌,开盘后继续下跌超8%。港股在财报发布次日休市,5月16日低开,当日股价盘中跌幅超4%。对于阿里巴巴财报的业绩表现,市场分析认为,财报数据颇为亮眼,但此前市场对淘天业务扩张恢复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预期,因此财报发布后,美股盘中反映较为平淡,叠加次日港股休市影响,整体二级市场表现相对冷静。

传统业务支撑BAT营收

新黄河·大鱼财经记者盘点BAT一季度各项数据发现,增值服务业务、电商和在线营销三个传统业务仍分别为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三家公司贡献了营收大头。

分业务来看,今年一季度腾讯增值服务业务营收为786亿元,占营收的49%,占总营收的半壁江山,但是该板块营收增速同比降低1%,是唯一一个负增长的板块。增值服务业务中,游戏业务实现营收481亿元,同比微降0.4%,营收占比30%。其中本土市场游戏同比下滑2%,主要是头部游戏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收入减少所致。

经过几个季度的调整,阿里巴巴核心业务淘天集团逐步恢复健康增长。在本季度,集团实现了GMV同比双位数增长,“这些业绩表明集团战略正在产生效果,阿里正重回增长轨道。”业绩说明会上,阿里巴巴管理层表示。

2024年一季度淘宝天猫业绩表现全面超越市场预期。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受购买用户数和交易频次强劲增长带动,淘天集团实现营收932.16亿元,同比增长4%,客户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5%。其中,淘宝天猫商品交易总额、订单数均取得同比两位数增长,88VIP会员数量突破3500万人,同样保持双位数增长。

百度的核心在线营销收入保持稳定,为170亿元,同比增长3%。在业绩会上,百度高管表示,宏观经济疲软导致了广告业务的疲软。广告商主要来自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对宏观环境高度敏感。第一季度,房地产和特许经营等垂直领域的广告商情绪仍然疲软。进入第二季度,没有看到广告商情绪的改善,预计在线营销收入增长将疲软。尽管面临挑战,但预计在线营销仍将是百度的主要业务。此外,百度一季度财报显示,爱奇艺收入为79亿元,同比减少5%。

新增长动力何在?

和传统业务相比,投资者更关注三家公司最新的利润增长点。

视频号成为此次腾讯财报中的一大亮点。在社交网络服务方面,在用户稳定使用聊天和朋友圈的同时,公众号和视频号的算法推荐系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小程序和各样服务。今年一季度,用户在小程序上花费的总时间同比增长了20%以上,视频号用户使用时间同比增长了80%,视频号的使用时间是朋友圈的两倍多。

由于视频浏览量和点击率的提高,视频号方面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小程序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这两者拉动了在线广告业务增长。

今年一季度,腾讯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5%提升至53%,单季度的毛利和毛利率均创近12个季度以来的新高。腾讯分析称,毛利增长是由于高毛利率收入来源的快速增长,包括微信视频号及搜一搜广告收入、小游戏平台服务费、理财服务收入及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腾讯一直在投资新的领域,包括AI、游戏、微信电商和SaaS产品等,这些都是未来的增长动力。

腾讯继续挖掘微信视频号、小程序潜力的时候,阿里巴巴正在加速海外相关业务。从财报来看,国际商业和菜鸟两大板块增速最快。

电商跨境出海的大背景下,阿里国际数字商业收入同比增长45%,旗下零售平台整体订单同比增长20%。

3月,阿里撤回了菜鸟的IPO申请,希望加强与电商业务协同,阿里将继续支持菜鸟扩大全球物流网络。阿里在财报中提到,此举让菜鸟与速卖通更密切合作,加强其综合端到端跨境物流能力。菜鸟第四季度增速达到30%,主要由支持速卖通的跨境物流履约服务收入所带动。阿里CEO吴泳铭表示,阿里将在跨境电商上投入更多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AI驱动之下,阿里云核心公共云产品收入双位数增长、AI相关收入三位数增长。

人工智能云和智能驾驶将为百度带来更大的机会。

根据电话会内容,百度智能云一季度营收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2%,并持续实现Non-GAAP盈利。生成式AI的收入占比达到6.9%,且这一比例还在逐步扩大。

4月,文心大模型API日调用量已达2亿次,去年12月时,该数据为5000万次;文心大模型日均处理Tokens文本也已达2490亿,推理成本降至原来的1%。同时,文心大模型推出3款轻量级模型和2款特定场景模型,在云上也形成了“模型家族+两大开发工具”的组合。百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随着中国生成式AI的新时代展开,百度正在使文心系列模型日趋实惠及高效。未来这应为百度带来更大的机会。

智能驾驶方面,一季度百度自动叫车服务萝卜快跑供应的自动驾驶订单约82.6万单,同比增长25%。截至2024年4月19日,萝卜快跑累计为公众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超过600万单。

减员、控费,三家公司同步降本增效

观察三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人员变动等情况,不难发现,互联网巨头仍在降本增效。

截至2024年3月31日,腾讯的员工总数为10.47万人,较去年同期的10.62万人减少了1434人。与今年年初的10.54万人相比,腾讯在三个月内减少了员工630人。

最新财报中,阿里巴巴的员工总数为20.48万人,与去年同期的23.5万人相比,全年共减少了30325人。而与今年年初的21.92万人相比,阿里巴巴在最近三个月内员工减少了14369人,平均每天减少约160人。

百度没有披露最新的员工人数,但其人员成本或许正在压减。财报显示,研发费用为54亿元,同比下降1%,主要原因是人事相关费用和其他研发支出减少,部分被支持Gen-AI研发投入的服务器折旧费用和服务器托管费的增加所抵消。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4亿元,占本季度总收入的17%,而去年同期为18%。

除了降本增效,投资者还尤为关注回购力度。关于回购和股价,在电话会议中腾讯管理层说,在回购方面,正如上次宣布的那样,承诺回购至少1000亿港元的股票。今年一季度,腾讯以约148亿港元的总代价回购约5104万股股份。

同期,阿里巴巴根据股份回购计划,在美国和香港市场以总额48亿美元回购总计5.24亿股普通股。

相比之下,百度的回购数额令投资者感到失望。2024年第一季度,百度回购金额仅为2.29亿美元。

记者:杜林 记者:刘瑾阳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李莉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