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品老爷智计成全寡妇与私塾先生

民间事见秽 2024-04-12 12:44:37

清朝同治年间,樟树程坊村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名叫黄良楷。黄良楷中了举人,到山东当官,乡里人都叫他“品老爷”。

老古话说:“莫进四川赚钱,莫到山东当官”。当时山东土匪多,没两下功夫难站得住脚。品老爷走马上任第一天,地方上一些地头蛇都来贺喜,实际上都是土匪的眼线,借贺喜来摸黄良楷的底细。品老爷听到外面在吵吵闹闹,就从衙府内走出来,站在一块大麻石上。刚站定,地头蛇就涌上来,扳手的扳手,扯脚的扯脚,想扛翻品老爷,哪里晓得品老爷动都不动。品老爷轻轻地用袖子一掸,几个地头蛇跌出丈多远,品老爷脚一用劲,就听得麻石喇喇叫,立时就裂成几块。地头蛇们一看,个个吓得都爬在地上磕头。

品老爷晓得这地方难对付。夜晚,就叮嘱手下人把衙门关紧,又命人在天井里倒两箩豆子,两厢埋伏几个拿勾链枪的衙役,自己也操把大刀藏在天井旁边。到了半夜,天井上真的来了几个蒙面盗。其中一个先跳下来,滑在豆子上就跌倒了,品老爷一刀就解决了他。接着又连跳下几个蒙面盗,都被豆子滑倒,一个个做了刀下鬼。最后跳下来的一个蒙面盗就了不得,他一落到溜溜动的豆子上就站稳了。品老爷也吃了一惊,不敢大意,定了定神,就操起刀来。那蒙面盗轻快地接过两招后,突然一摔手,品老爷眼明手快,用刀一挡,就听得“当、当”两声,两个明钱落地。品老爷晓得碰上了对头,大喝一声,“快:勾翻强盗”

埋伏在两厢的衙役涌出,伸出勾链枪,三下两下就把蒙面盗勾倒了,然后把这家伙捆了个结实。品老爷命人点燃灯,立时审问刺客。一看刺客身高马大,满脸横肉,他直眨眼睛,口里哇哇叫,才晓得是个哑巴。品老爷命人给哑巴松了绑,筛了碗酒给哑巴喝。哑巴佩服品老爷的武功,又见他以礼相待,就归顺了品老爷,替他做保镖。从此以后,地方上的土匪强盗,再也不敢挨品老爷的边了。

品老爷刚上任,就遇上一件棘手的案子。当地一个姓金的寡妇,跟一个私塾先生相好。金寡妇的本家叔子就想借这件事来侵吞金寡妇的家产。一天,金寡妇和先生在一起时,被本家叔子当场捉住,把两人捆作一堆,用被子遮着,送到品老爷府衙告状。金寡妇的娘家听到这消息,也来人申辩。

品老爷一升堂,本家叔子告寡妇通奸,伤风败俗;寡妇娘家又告本家叔子设计陷害,谋占家产。品老爷一听,觉得这位本家叔子刁钻古怪,对寡妇有几分同情,又听说相好的是一位私塾先生。他一向喜欢读书人,就有心周全他们。品老爷心生一计,就推说还要仔细查问,明天再开审,暂时把被告收监。晚上,品老爷叫衙役请来一个尼姑,让她换出先生。

第二天,品老爷升堂,把有干系的人传齐,抬出被告,当堂揭开被子,大家一看是寡妇和尼姑捆在一起,都傻了眼。于是品老爷提笔写了判词:“寡妇尼姑同居,有何之罪?错把尼姑作奸,岂不胡来?念尔鲁莽粗疏,且不问罪。两家相安回府,再毋纠缠。”

判词一下,金寡妇千恩万谢,本家叔子见没有把柄,也晓得品老爷的厉害,不敢再闹,只好扫兴回家。

品老爷任期满了,也看破红尘,就带着哑巴辞官还乡。走到樟树,看到一家当铺里有人闹事,两人就挤进去看,原来是一个瘸子在耍赖。

瘸子提出要老板给他一担钱,不然就打店。说完,就一纵身坐到了柜台上,架起脚来不走,把个老板急得冒冷汗。品老爷看不顺眼,用肘抖了一下哑巴,哑巴会意,走进柜台抓了一把铜钱,对瘸子扬扬手,口里“哇哇”叫,意思叫他拿这把铜钱快走。瘸子心想,凭我的功夫,一把铜钱就想哄走我,哼!没那样便宜。瘸子昂着头,不理哑巴。哑巴一看气,握着铜钱双掌一合,用力一搓,把一把铜钱搓得稀烂。瘸子一看,吓软了脚,但还撑硬劲不下来。品老爷随即拈过五个铜钱,往板壁上一摔,五个铜钱嵌出一朵梅花来。瘸子吓慌了神,晓得碰上了石硬冤家,“噗”地一下从柜台上跌下来,连滚带爬地溜走了。

1 阅读:298

民间事见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