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就追这样的“星”】匠心织梦——小记湖南云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纺纱质操员曾思玉

尚一网 2024-04-25 14:40:25

□常德日报记者 粟钰 丁时慧

湖南云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纺纱车间内,机器轰鸣,在众多忙碌的身影中,一位女工尤为引人注目。

她身穿蓝色的工作服,头发被盘进帽子里,只有几缕发丝垂在额前。她的双手修长而有力,手指在机器和纺织线之间来回穿梭,如同在弹奏一首优美的乐曲。

她就是湖南云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纺纱质操员曾思玉,一个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光芒的女工。

曾思玉在车间操作机器

自2003年加入公司以来,曾思玉先后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和年度标兵,获省总工会授予的“芙蓉百岗明星”称号,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前不久,曾思玉又上榜全国五一劳动奖拟表彰对象名单。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也是她对质量的坚守和追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把好质量关是我们每个工人的责任。”曾思玉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她深知,每一根纱线都承载着企业的荣誉和客户的信任,因此,她始终用心去感受每一根纱线的质地,认真做好每一个生产环节。

曾思玉向徒弟讲解操作经验

曾思玉回忆起自己刚刚踏入这个行业时的情景,那时的她对纺纱一无所知,面对复杂的设备和繁琐的操作流程,她感到无所适从。但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勤学苦练。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向老师傅请教操作技巧,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经验。

面对纺织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曾思玉以担当精神推动创新操作,助力产品质量升级。在包芯纱的生产中,其高断头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量远低于常规品种。曾思玉查阅操作技术书籍,顶着高温炎热,加班加点反复试验。通过不懈努力,她终于钻研出了新的操作法,使断头率大幅降低,纱疵比之前减少了10%,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曾思玉与车间员工一起探讨纺纱技术

面对挑战,曾思玉总是充满信心:“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和尝试,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细纱车间里,一些机台因故障多、产量低、质量不稳定,被同事们戏称为“老虎台”。曾思玉迎难而上,主动承担起这些机台的挡车工作。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她不仅成功降低了这些机台的故障率,还大幅提升了产量和质量,使这些机台成为了车间里的高效机台。

在提升个人技能的同时,曾思玉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车间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在细纱车间,大部分员工都亲切地叫她“曾师傅”。员工周纯霞说:“曾师傅带徒弟,耐心耐烦,细致又认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曾思玉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进步,才能推动整个车间的发展。因此,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新员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她带过50多个徒弟,其中12人在公司操运会中获得优异成绩,18人成长为车间骨干。

展望未来,曾思玉表示:“我会继续坚持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追求产品的极致质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