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门铃安装位置不当引发邻里侵权纠纷,两级法院协同执行拆除

扬眼 2024-05-22 21:16:39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视门铃等智能家居产品逐渐普及起来,选购可视门铃等产品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门户的距离过近,安装位置不合理等因素,可视门铃常会记录、储存其他业主的进出等活动信息,从而引发邻里矛盾。5月20日晚,南京市玄武法院在 “小标的 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中,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同执行了一起因安装可视门铃引起的邻里侵权纠纷案件。

申请执行人丁女士和被执行人黄女士是斜对门的邻居,丁女士家住504室,黄女士家住505室,同时604室也是黄女士的房产。丁女士和黄女士平日里相安无事,关系还算和睦。2022年的时候,因604室洗衣机管道老化发生漏水,两家开始产生矛盾。黄女士还在604室喂养了一些猫和狗,猫狗经常在夜间跑动,声音较大,影响了丁女士一家的休息。为此,丁女士经常在深夜敲黄女士家的门,要求其处理,并多次报警,寻求警方帮助。

然而随着矛盾的升级,可视门铃成“监控器”。2022年,黄女士在505室门口安装了一台具有自动录像、视频储存功能的可视门铃,该可视门铃可以拍摄到丁女士家的入户门及5楼整个过道。黄女士通过可视门铃截取了丁女士深夜敲门及家人进出的视频微信发送丁女士,附文对丁女士进行挑衅、谩骂,黄女士还扬言将门铃拍摄的丁女士的所有视频发布到朋友圈和业主群。黄女士认为,由于丁女士经常在半夜敲门,其家人有次深夜还在她家门口来回踱步,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考虑才安装了可视门铃。

丁女士则认为黄女士安装可视门铃可以时刻监控到其本人及家人的进出,并且黄女士还辱骂自己,已经侵犯了她的隐私权、名誉权。为此,丁女士将黄女士诉至玄武法院。经审理,玄武法院判令黄女士限期拆除可视门铃,并向丁女士书面道歉。

判决生效后,黄女士并未按照判决要求拆除可视门铃,向丁女士道歉。为此,丁女士向法院申请执行。为了妥善处理该邻里纠纷,消弭矛盾,两级法院于2024年5月20日晚以协同执行的方式,共同至案涉小区对该案进行执行。黄女士看到法院干警后,情绪十分激动,大吵大闹,不愿意配合执行。为了稳定当事人情绪,市法院执行局实施处处长许明从丁女士和黄女士两家产生矛盾的原因入手,结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摆事实、讲道理,释法说理,慢慢地黄女士的情绪也缓和了许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调解,黄女士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配合拆除案涉可视门铃。丁女士也主动让步,同意黄女士拆除可视门铃后,将该门铃安装到拍摄不到其入户门的位置。后在双方当事人的确认下,执行干警将案涉可视门铃移动了安装位置。2024年5月22日,丁女士和黄女士再次来到法院,黄女士就之前的侵权行为向丁女士诚恳道歉,并表示一定在夜间约束好自己养的猫狗,丁女士接受了黄女士的道歉,并表示自己也有不当的地方,至此邻里双方均打开心结,再次握手言和,本案执行完毕。

当前,安装使用可视门铃等智能家居产品的家庭越来越多,如何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做到不妨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呢?安装可视门铃等有视频录制、储存功能的智能家居产品时,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权益,选择合理的安装方式和位置进行安装,并通过调整位置、安装挡板等方式调整录制视频的范围。尽量将录制视野控制在自家门口,避免录到他人的行为及活动。或者合理设置录像功能,在自家门口有异响等的情况下才启动录像功能,以减少对他人的不利影响。如果安装可视门铃不可避免地会侵犯到邻居的隐私,要主动加强和邻居沟通,争取邻居的同意,不要隐瞒或者强行安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杨国胜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4-05-22 22:40

    支持法院判决![点赞]本来就是,商业住宅业主都是门对门居住,你私自安装所谓可视门铃、带摄像头智能锁会涉及对门住户隐私权,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