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请客吃饭,听说来的是周总理,许:快安排车,我要离开

热情的小狐狸 2024-05-22 21:23:51

传说里程咬金式名将

共和国将帅谙里,最传奇的莫过于许世友将军,不但经历传奇,还是民间传说里传奇故事最多的一名新中国将军。

他个性鲜明、功勋卓著,以善打恶仗、勇悍、无畏生死而声名远扬。他经常亲临一线督战,而且不同于别的将军,他像是从演义里走出的程咬金式人物,脾气急躁,勇中带着莾,经倚粗买粗,却粗中有着细。

“给我冲,不冲我毙了你!打不下来别回来见我!”别的将帅这样说,往往就一时气话,而许世友说得出来,就真是敢这样做。在万源保卫战中,他就亲手枪毙了不听命令的团长。

对越自卫反击时,许世友负责西线指挥。他更是下了杀气腾腾的十杀令。

畏缩不前者,杀!

临阵怯逃者,杀!

延误战机者,杀!

投敌叛变者,杀!

泄露军情者,杀!

违反战场纪律者,杀!

战俘不遵规定者,杀!  

战俘伤残严重者,杀!

平民阻碍军队者,杀!

用刀子杀!

由于看起来,有的仗他打得太简单化,牺牲过大。而且本人就7次参加敢死队,有5次还是亲手执大刀,冲在一线肉搏的大刀敢死队队,这就容易让人误会,以为他是肌肉长满脑子的匹夫,只会呈匹夫之勇,猛冲猛打。

其实不然,党史的评价中,对他的盖棺定论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干才。

他心思缜密、机智灵活展现了非同一般高超的治军艺术,既善于发扬军事民主来群策群力去解决作战时遇到的难题,也善于抓住和创造机会,提升士气;战前准备严谨,他非常重视了解敌情和地形,除了侦察情况外还整宿地仔细看地图准确地记在心里,被人称为“活地图”;战略思维突出,往往能从“全军一盘棋”去考虑战场战略;战术技艺非凡。

将军文化程度并不高,脾气也不好,一个上来经常爆粗口骂人,但骂完就算,不过心,对事不对人,不搞特权也不搞报事后报复那一套,整个人就特别的接地气,跟邻居没啥坏心眼的爆脾老头差不了多少。

1962年许司令到北京参加军委扩大会议,在招待所时,他让临时替班的保卫干事去买咖啡糖,因为不熟悉他的生活习惯,买回来的是不能冲泡的糖块。许世友脱口而出“笨瓜,你滚吧。”,没想到干事也是个倔种,马上跟上级汇报说,首长让滚,谁都劝不了,立马走了。等许世友开完会回来,问谁让干事回的南京,听到回说是自己叫人滚的。他哼了一声,这事就翻篇了。

在他打仗打出了名气之后,在民间流传演绎的故事多不胜数,广为流传,有的甚至还编得很离谱。比如说他找完一仗就得拿一脸盆地瓜烧酒就两个猪肘子;比如说随身带枪,枪上膛,从不关保险,不管是谁找他,进屋前得先喊报告,不然就是一枪,有一回他老婆有急事进门,不记得了喊报告,一伸头,子弹就正中脑门等等。

这些除了跟他的本身就很有传奇色彩外,跟他的脾气性格也不无关系。

许世友最为传奇的两点莫过于他的“武”与“酒”。

空前绝后的传奇“武林盟主”

许世友出生于湖南省麻城县许家洼,贫苦农家子,父母寄予厚望起名许仕友,希望他将来能封侯拜相出人头地。

当地习武成风,因家贫少时给武术师傅当杂役,8岁时随武师入少林寺。后武僧师傅为他求武之心打动,终于正式授艺。所以许世友将军是有过硬的真功夫在手上,飞檐走壁完全话下,近七十时下部队检查工作,三个战士一起搬不动的大石头,他一个人双手合抱,扎起马步,一发力就拔出来了。

别人拿港、台拍的武打片给他看。

别人看到双眼冒光,恨不能化身片中大侠,他却看到连连摇头“全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要是遇到我,一脚就把他踢死了。连武戏也不如,武戏至少还讲究个基本功。”

但如果是真有点身手的演员,他的评价又不一样了。

他评价李小龙是“有股子狠劲。”

马龙“别看尽是杂耍,还是有点功夫的。”

倒是李连杰得到了“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武术表演赛很热门,一个地方刚办完,另一个地方又办,电视上经常有转播,但许将军观看完,往往很不满,他认为当代武术的路走歪了,完全成了花架子表演,根本没有攻防意识和手段,甚至还曾请人捎话给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王猛,让他抓一抓这个问题。

他16岁回家探亲时,因失手打死恶少,不得不离家四处流浪,后到军阀吴佩孚手下部队混饭吃时,受够当时“当官”的欺压,他愤而将仕字的人字边去掉,改为士友,士兵之友。

在根据地时,他曾与毛泽东有一次谈及这段经历,毛泽东说不如改为“世友”更好,世界人民的朋友。他欣然接受。

这才有了日后打红了胶东半边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

也正是因为有着正宗少林的出身,手上还有一手过硬的真功夫,在战争年月里,还曾亲自执刀上阵白刃搏杀。这些都让他的传说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他一生十分推崇武术,终年习武。

他晚年,最惋惜的一件事是,当年红卫兵弄丢他一本手抄的少林拳谱,这本书跟着许世友走南闯北,历经战火一直带在身边。他当时发话保卫处,一定要找到书,但因为那段时间来过他家的人,来自全国多地省市,人数近千,过后又散去全国各地,终是没有了结果。书丢了十几年后,许司令还时常会感叹可惜。

他抓部队训练从来都是一抓枪法二推武术,经常组织部队舞刀弄棒。他认为这样既能增加杀敌技能也能加强体质,红军时期,他带的部队更都配备大刀长矛,在战场上显过神威,就连那时代的歌里都有“拿起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这样的歌词。

作为榜样力量,他带动得手下部队也习武成风,比如许世友响应中央指挥员下连当兵的要求,下连当了三个月的兵,当时周围的士兵受他影响,时不时动手来上几路,因为“老许”教了“板凳功”,食堂里缺胳膊少腿没几张好的板凳总是让司务长埋怨连连。

关于许司令的武功,传说可更是多如牛毛,三步上墙都是不算个啥,什么舞起刀来滴水不入,全不是个事。

许世友生前曾是中国武术协会的名誉主度。这个跟金大师笔下世界的武林盟主大致上也是差不离的一回事。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80岁的许世友为他的一生传奇划上了句号。中国武术界从此失去了一名空前绝后的武林盟主。

酒国里的司令-“酒神将军”

许世友的传奇里另一亮点是“酒”,他以英雄海量,嗜酒如命而闻名。

跟许多开国元勋一样,他也曾有很重的烟瘾,烟,他说戒就戒,1953年以后他就再也没抽过一根烟。但酒,却终生不离,直到最后,一瓶茅台,一个白玻小酒杯,陪着将军长眠。

对于烟酒将军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他说“中国人才抽400多年的烟,就检验出它有百害无一利,一旦习惯上了瘾,尼古丁饥饿就迫使你点上一支,既不能提神,也不能解困,口干舌燥,满嘴烟臭。可酒,中国人不知喝了几千年还是上万年。这久经考验的实践证明:多喝有害,少喝有利,至少是多利少害。”

可是他的“多“和”少“的标准还真不好说,因为他说”我只有喝多过,没有喝醉过。“

别人敬酒,从不推辞,说干就干个底朝天,一滴不留,一顿饭干个七八碗,面不改色,常有之事。被人称为“酒神将军”

受他影响,他的部下大多也是酒国称雄。抗美援朝时,他带的第九兵团的几位领导个个海量难逢敌手,被人戏称为“酒兵团”。

与许将军共饮,鲜少有不沉醉的,一个是因为将军盛情难却,二个是因为将军劝酒有话术。

一怕老婆,二怕死。一但喝了第一杯。三跟着就来,明明会喝,弄虚作假,罚三杯。

将军嗜酒不滥酒。在红军初年早早就立下了“三不喝“规定:

战前布阵不喝,战斗中不喝,战斗进行中不喝,打败仗不喝。

从来没因酒而误过一件事。反而情在酒中,借酒解决了不少郁结。

因为批判张国焘而牵连,性情刚烈的许世友受不了委屈跟一帮同受无故牵连老战友打定主意离家出走投奔四川刘子才却继续打游击。王建安回去思来想去觉得不对“举报”了他,使许世友等人身陷囹圄,因此许世友跟拍桌翻了脸,后来也是亲自摆下接风酒释前嫌,同心作战。

对那十年打而不倒执行和落实上头命令伤害了一些老伙计,他既委屈又内疚,他摆酒请客,在酒桌上他说“你们被打倒了,我是打而未倒,在台上干了几年。打倒的肯定受迫害,没倒的肯定犯错误。”“现在有意见赶快提,当面提,再不提我快要进棺材了。”

在生命倒计时进行时,因为癌症,医生加大了几倍用量的止痛剂或麻醉剂都无法使昏迷中的许世友痛苦表现减少,无奈的家属想着他一生好酒,试着滴了二三滴茅台入口,没想到人立即安静了下来。没想到比什么止痛剂都管用。

许司令最怕的人

许司令有两个最怕的人,一个是毛泽东主席,另一个就是周恩来总理。

传说里,1952年的一天,许世友将军到部队视察,跟一帮老战友重逢,难免要大开酒宴,宴不宴的不重要,重点在于要好好喝上几杯。

正要正式开始,突然消息传来,周总理要来视察。

场面一度尴尬,许世友甚至都要安排车马上走人。

没想管理科长露出恶劣笑容说是个玩笑,全场这才松了一口气。

事情真假不必去考,毕竟许将军身上的传说太多了。但怕周总理是可见一斑。

他对毛泽东的感情自是不用言表,众所周知。

但他对周总理情感,却是类似于对兄长的敬畏。因敬而畏而非真正的害怕。

他最为广传的传说之一就是周总理酒劝许世友的故事。

据说因为许世友总是三天两头找人喝酒,也总是劝酒把人灌醉,所以一天他来北京开会时,周总理邀请他当晚一起小酌几杯,结果酒国从未逢过敌手的许司令被周总理灌得再也喝不下了。随后总理便语重心长地劝说“喝酒应当是一件高兴的事,朋友间要有度,小酌怡情,喝多却伤身还伤感情!平日喝酒要注意量啊,许将军?”从此,许世友的喝酒便收敛了许多,再也不会大醉。

而事实上有记者利用工作之便先拜访过总理身边的秘书长、卫士长、副卫士长及卫士等人。他们在总理身边跟随了40年。却没有一个听闻过这个故事。这只不过又是众多传中的一个故事,仅此而矣。

他们都反映,周总理如果要让许司令改一下酒风,根本用不上费那么老大劲陪上半天的酒(周总理很忙的好么。),再来一通说教。只要打一声招呼,说上一声就行,许世友司令是绝不会违背总理。

参考资料:

程四化 宋志娇.走进真实的许世友将军[J]祖国2018第22期

宋春丹.我的父亲许世友[J]中国新闻周刊2018.05.07

陈廷一.侠骨柔情许世友[J]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

陈廷一.众人评说许世友[J]党史博览1995第1期

李文卿.近看许世友[J]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04

金冶 胡居成 胡兆才.“酒神将军“许世友[J]协商论坛2000第5期

秦九凤.周恩来与酒[DB]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11.18

隋书卿.军事干才许世友[DB]党史学习教育

文龙.英雄本色-许世友上将与武术[J]精武2004(000)001

许世友同志生平[J]新华社1985.10.31

15 阅读:8977
评论列表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