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节能减排向绿而行

都市时报 2024-05-17 08:40:21

当下,走在昆明街头,挂着绿色车牌的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新能源汽车具备能耗低、噪声小、提速快等特点,已然成为消费者眼中的“白月光”。一组数据也可以佐证:昆明市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占比已由2020年的0.01%迅速升至2023年的22.39%。3年时间,数量“井喷”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昆明节能减碳的重要力量。

今年的5月13日至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5月15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绿色,这个频繁出现的主题词,也是“绿美春城”的追求。在昆明,绿色低碳建设的显著成效和生动实践,在宣传周里得到充分的展示。

同样用一组数据来佐证:近年来,昆明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成效显著。工业方面,2户企业成功创建为国家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4户企业成为省级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交通运输方面,昆明实现了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地铁到站、公交到家,地铁、公交、共享自行车无缝接驳,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出行城市,市民绿色出行的比例达到76.4%,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达82.42%。绿色建筑方面,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100%,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为99.03%。清洁能源方面,2023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2022年的84%升至86.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9.8%以上,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

如此卓越的数据,离不开所有昆明市民的共同参与。而参与度最高的“绿色项目”,无疑就是交通运输了。《数字出行助力碳中和》研究报告显示: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在交通全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达80%。这表明,绿色出行对节能减碳的意义重大。可喜的是,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正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遍布昆明街头的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只要生活在地球上,就没有谁是旁观者、局外人。节能减排、向绿而行,贵在人人参与,重在身体力行。每一个人都应把绿色低碳理念,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自觉,让节能成为我们的生活的“必选项”。例如,少用一张纸巾、少用一次性筷子,切实做到每一餐都“光盘”,节约用电用水,尽量绿色出行,把“我要节约”“绿色生活”的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每一个人的点滴行动,都能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绿美春城贡献一份力。

历史可鉴,哪种技术更先进、更环保、更经济、更绿色,使用更方便,哪种技术就会受到追捧。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了预期,4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6%。当然也有对新能源汽车表现出不感冒的声音,反映出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并非一蹴而就。在节能减排、绿色替代过程中,电动汽车要充分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价格高企、充电设施不足、低温下电池衰减严重等,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提升性能。此外,新能源汽车也不只有电动汽车一种可选项,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技术路线。

来源:都市时报

作者:李莉

编辑:冯颜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