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头出海战斗,为何美国的亚马逊瑟瑟发抖?

观察与思考 2024-02-14 17:57:29

两个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商战,搞得亚马逊这个世界最大电商公司瑟瑟发抖。什么情况?这两个中国企业都是巨头,一个是希音(Shein),一个是海外版的拼多多(Temu),两个公司互相起诉对方。

希音告拼多多,在海外的互联网上,把很多希音的下载链接,偷偷换成自己的。明明是希音的图标点进去就变成了拼多多的下载界面,只有在官方商店才能下载到希音的App。这种货不对板,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在国内也是经常见,但很少发生在大品牌中。我们知道在国内不少企业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不过这个官司是在美国打的。

另外,海外版的拼多多也在告希音。告的是,你胁迫我的供货商,把我的供货商骗出来,现场拿手机登录我们的账号,查看我们后台数据,还要强行跟人家合作,不准再跟我PDD合作。但因为供货商基本都在中国,这里的来龙去脉很难在美国的法庭说清楚。

而他们两家的商战是赚足了流量,虽然在互相的竞争,看似还有点恶意,但这就好像当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那种充满了竞争和敌意的广告一样,很精彩,大家很爱看,吸引了不少的眼球。

而为什么亚马逊瑟瑟发抖?亚马逊可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是解决了美国大量的就业岗位的企业。如果它的流量下来了,对美国的经济影响有多大,而且有一项重要的数据,已经让亚马逊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经亚马逊测算:一个美国用户,打开电商平台App购物,在亚马逊平均停留的时间,在 10 分钟到 11 分钟之间。而希音(Shein)和Temu是多少?Temu接近 19 分钟,希音也差不多这个时长,有些时候还更多,因为它主打时尚商品,选择的时间更长一点。

这两个中国品牌虽然在打架,但是它们都占据了美国人大量的网上购物的时间。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亚马逊逐步衰落是不用说的了。亚马逊向来最重视的就是良好的服务,而Temu 处理问题更加简单粗暴,有投诉就退款,不用退货,东西自己留着。然后去跟商家反馈,如果你做的不好,投诉率到了xx之后商品会直接下架。

亚马逊很想问,怎么完全不考虑供货商,不顾及商家的感受呢?Temu表示说,我这的供货商实在多了,而且你要知道,我们这的商家的也不光都在中国,还有不少分布在东南亚地区,货物供应非常充足,为的就是让你们竞争。而我只要维护好消费者,消费者只要在我这停留时间够长,消费者数量只要足够多,商家自己就会做出改变的,不断去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所以苛刻是对上游方,对待客户、消费者们绝对是予取予求,退款还不用退货,让你挑不出毛病。而亚马逊引以为傲的,这么多年来精致的服务体系,反而在简单粗暴的打法面前相形见绌,特别是全球需求萎靡的过程中更加明显。这就是中国巨头在海外看似相互竞争,实则这种激烈的竞争把原本的玩家赶出牌桌的局面。

现在全世界的各个巨头都在观望着龙虎斗的时候,亚马逊也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觉得再这么打下去它就先完了。所以亚马逊准备作出调整,而中国两大巨头在海外的这种强烈的竞争还在继续,未来有可能 海外版抖音(TikTok) 也会卷进来。几年之后你再看,原本高傲的这些西方的电商平台,有几个够咱们中国电商巨头打的?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3 阅读:0

观察与思考

简介: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