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实现的苏联“超级直升机”,功能齐全的卡莫夫V-50

丹书战史 2024-05-23 22:18:17

在上世纪60年代,专业的武装直升机概念正在发展,而涡轮轴这种大马力且紧凑的发动机投入实用,为未来先进直升机奠定了动力基础,再加上旋翼、飞控等技术的进步,专业的武装直升机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在60年代后期,苏联卡莫夫设计局提出了V-50这个很超前的直升机计划,计划把它打造成一种适用于海、陆军的模块化多功能直升机。

当时卡莫夫设计局还在为海军研制紧凑型的舰载直升机,它采用共轴对转旋翼结构,不过另一条线上的V-50则采用了串联双旋翼结构,似乎是为了保证直升机的飞行速度、负载能力。它的模块化设计主要在直升机的机载设备和武器配置上,通过更换这些单元就能变更直升机的任务能力,或者对直升机进行升级。

V-50拥有长而窄的机体,这种设计是为了降低飞行阻力,在机体后部两侧各安装一台TVZ-117涡轮轴发动机作为动力,这也是后来米-24武装直升机早期型号采用的动力型号。V-50的2台发动机动力合并,经过变速箱后共同驱动旋翼,主旋翼与常规纵列双旋翼一样采用前低后高的阶梯式分布,每副旋翼都采用3叶螺旋桨,不过前旋翼的位置比较靠后。根据初步计算,V-50的最大航速可达400千米/小时,不过以现今的眼光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运行中将大打折扣。

V-50与后来的米-24一样设置了运兵舱,它可以一次性最多运输8名伞兵,也有可能是10名,伞兵通过机体侧面的舱门出入。机头部分采用了阶梯式舱室,正/副飞行员并排坐在高位的驾驶舱内,机鼻内是武器操作员,他们可能都获得防弹玻璃和装甲板的保护。

在武器方面,V-50在机头两侧安装了一副短翼,它可以提供一定升力,同时是武器外挂点的安装位置。陆军武装版本将在机翼下最少挂载4枚空射版AT-2反坦克导弹,另外也会挂载航弹、火箭弹发射巢、机枪/机炮吊舱等武器,在机鼻下方还会安装一座炮塔。海军版的武器有很大不同,因为它面临的作战环境和目标不同,短翼下将挂载小型反舰导弹,可能也会有深水炸弹、鱼雷等武器,而机鼻下的炮塔会被替换为对海搜索雷达,因此海军版可以执行巡逻、反舰任务,还能有限的承担预警任务,它不错的负载能力也可能取消运兵舱,安装机载雷达成为真正的预警直升机。

V-50直升机的前期进展很顺利,已经发展到模型风洞测试的阶段,但是苏军认为它的设计太过超前,海军和陆军都没有选择它,陆军随后选择了相对保守的米-24武装直升机,而海军则选择了卡-25共轴对转直升机(卡-25的研发时间比V-50稍早),这两款直升机相当于把V-50的功能进行了拆分。即便V-50能够量产并达到设计预期,可它尺寸偏大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纵列双旋翼对传动部件强度要求高,同时需要更宽敞的起降环境,如果陆地上还能接受的话,那作为舰载机就不那么容易被接受了。

18 阅读:11516
评论列表

丹书战史

简介:观三千年战史,品海内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