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古人是如何用热水造冰的?是困扰物理学家的大难题

萌萌知识馆 2023-05-15 16:21:02

在古代的炎热夏季,没有如今的冰块、冰棍和空调,人们怎样消解高温环境的困扰呢?

不要小看古代智慧,原来古人早已想到了用水制冰的法子。由于技术限制,他们不能像今天这般轻易地通过制冰机获得冰块,但他们依然能用巧妙的方式获得清凉。

他们首先选用最纯净的水源,然后将水放在类似于锅的器具中,再放入一个绝缘良好的盛装设备,待水开始升温时会观察到水出现沸腾的现象。接下来是关键步骤,他们把释放热量的器具迅速取掉,立即换上事先准备好的干燥而寒冷的容器, 把“热”水倒进去,加快散热,水温就会逐渐降低,直至结成冰块。

为了保存这些冰块,人们还建造了专门的冰窖,把冰块储存在那里,等到夏季气温升高时,冰块就被取出来让大家享受消暑清凉。人们甚至将冰块制成各种冰饮和小吃,让夏天也能够享受到这股子清凉的气息。

尽管缺乏现代技术,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非常强大,他们能够克服各种困难,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古代的生活也充满色彩与惊喜。

古人真的能够造出“冰块”吗?

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像现在一样轻松地生产出大量的冰块或拥有恒温保存这些冰块的设备。然而,如同上文所说,在高温难耐的夏季,人们依然能够通过智慧和创造力制造出冰块。

一些史料记载,古人采用的方法是将纯净的水倒入器皿中,然后再放入一个绝缘良好的盛装设备。当水开始升温时,会观察到水出现沸腾的现象。接下来是关键步骤,他们把释放热量的器皿迅速取掉,立即换上事先准备好的干燥而寒冷的容器, 把“热”水倒进去,加快散热,水温就会逐渐降低,直至结成冰块。

为了保存这些冰块,人们建造了专门的冰窖。冰窖深入地底,体积庞大,要求挖掘和开采都非常困难。只有少数官员和富有的商人才有能力建造自己的冰窖并存储冰块。对于一般家庭而言,他们没有这样的实力,只好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降温问题。

例如,他们使用竹篮将食物放入,并浸泡在水井中。由于井底的水温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食物就能达到冰镇的效果。这种方法被称为“井下凉”。

古人制造冰的技术被称为“夏制冰”,是对夏季高温环境的一种创造性应对方式。这种智慧和创造力同样体现在古代各个领域的发展中。

什么是夏造冰?

在古代,由于没有像现代这样的冷藏技术,人们在夏季如何保存食品成为了一个难题。于是,就出现了上文已经和大家介绍的,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夏造冰”的方法。

据古书中所记载,夏造冰的原理是将纯净的沸水放入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然后把容器放进水井里面。当容器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水就会发生变化,形成冰块。这种基于物理原理的制冰方式被古人称为“夏造冰”。

关于夏造冰的可行性,有人持不同意见。因为按照物理学原理,气压降低会导致水的冰点升高,但夏造冰是通过水的沸点变化来实现制冰的。然而,这并不能否定古人有制冰技术的事实。科学家们也在进行实验,试图证明夏造冰的可行性。

除了夏造冰外,古人还通过其他方式来降温保鲜,如使用井下凉来为食品降温。这些智慧和创造力展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夏造冰实验原理

李志超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他对古代人类制造冰的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他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假设:古代人们可以使用气体膨胀来降温,从而实现热水制冰的目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李志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首先,他拿出一只玻璃容器,里面放入少量的水,并用橡皮塞将出气口密封,然后包裹在保温材料中,并在旁边放上温度计。通过观测温度计的变化,他证明了在密闭的情况下,沸水可以被有效地冷却。

接着,李志超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实验。他将沸水倒入容器中,并将容器和沸水一起置于高温环境中,然后进行封口包装。在这种情况下,沸水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会充斥整个容器,将空气排出体外。

李志超发现,夏季是最适合进行热水制冰的时间。由于井水的温度非常低,只要容器进入井水中就会迅速降温,容器里的水也会开始凝结。只要掌握好温度的变化,成功制造出冰丝并不成问题,只需要将容器的温度保持在零下几度即可。

李志超的实验结果震惊了科学界,他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被载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中,成为了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录。

淮南万毕术:夏造冰技术

古代制冰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夏造冰技术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通过上文,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快速蒸发水中的热量,形成吸热的效果,从而让水温降低到冰点以下,最终实现制冰的目标。

夏造冰技术在古代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装有沸水的杯子置于容器中,然后将容器密封起来,并将其放入水井中浸泡数日,待取出时,杯中的水已经凝结成了冰。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掌握好三个条件:首先,容器要足够大;其次,湿度要低于25%;最后,密闭容器内部的空气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才能成功制造出冰。

夏天是制冰的最佳时期,因为夏季里使用的都是热水,热水的温度下降可以通过快速蒸发来达到吸热制冰的效果,此外,夏季的气温也比较适合容器和热水杯子保持一致的温度,可以制作出大型冰块。若想制造更多的冰块,可选择更大的容器,并采取措施降低容器外的相对湿度。

这种人工造冰的技术虽然成功率不高,但在古代却被广泛应用,以满足人们消暑解渴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的制冰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不仅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制造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冰块,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

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

古代人类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多次尝试和实践,创造出了夏造冰技术。这项技术虽然古老,却具有着令人惊叹的智慧和精准度。

现如现如今,科学家们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实验室中可以轻松地制造冰块,证明了夏造冰技术的可行性。但我们不能否认,古代人们在没有任何现代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勤奋,掌握了制冰的技术,真是令人佩服!

在古代条件下,要想制冰并非易事。无论从理论还是工具上,都远远落后于现在。古代人们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密闭操作,并且需要不断地调整温度和湿度等多个因素,才能获得所需的制冰效果。这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极高的物理和化学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高超的手艺和耐心,以应对意外情况发生时的处理。

因此,古代人类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值得我们深思。他们可以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创造出如此精准和高效的人工制冰技术,这不仅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更体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技艺的价值。

11 阅读:6731
评论列表
  • 朋友 49
    2023-05-20 17:08

    复制粘贴用得贼6[鼓掌]

  • 2023-05-21 23:12

    老汉家的牛该下崽了,难产,方圆五十公里的兽医请了一遍,没一个能接生的,最后老汉家烧香请神仙,神仙看了看母牛摇了摇头,一点办法也没有,正巧此时小编路过老汉家,见老汉家里围满了人,问明原因当即表示自己有办法,老汉大喜随请他帮忙,只见他趴在牛逼上用力一吹,牛逼立刻大了许多,只见小牛的头和前蹄出来了,他当即抓住牛蹄用力一扯,小牛平安生出,神仙捋着胡子赞叹道,小编不光牛逼吹的大,扯犊子也是一把好手啊!

    搬砖的 回复: 互殴不和解就要定我寻杏滋柿
    搬砖是我的业余爱好,说相声才是主业[呲牙笑]
    互殴不和解就要定我寻杏滋柿 回复:
    搬砖的不去搬砖,改行说相声了。
  • 张豪 30
    2023-05-22 04:13

    傻不傻?古代最常用的是冬季采冰,夏季使用。先不说你这种方法可不可行,你有没有考虑过古人的财力物力能不能支持这种行为?有钱人直接修冰窖。穷人上山砍两捆柴都要卖钱,喝水都舍不得烧,你让他拿去制冰?

  • 肉肉 16
    2023-05-22 22:24

    练寒冰真气第一层即可,日进斗金不是梦

    十万人和马 回复:
    黑风指也可以的
  • 2023-05-21 20:56

    秀智商吗

    暖风知唔意 回复:
    我觉得粘贴复制使用挺好的。可能小编就两根手指。只会粘贴复制。
  • 2023-05-25 00:47

    有天然气逸出的卤水深井确实可以造冰, 比如自贡地区的盐井所处地质构造,天然气释压不断吸收热量,而卤水冰点较低。

    一叶知秋 回复:
    天然冻库,不要电
  • 2023-05-23 15:10

    简直是反智扯淡 密封容器盛水丢到水井里就能冷却成冰! 学过中学热传导的都不会信这么无知得东西!

  • 2023-05-23 18:10

    用硝石制冰难道是假的?

    悟空 回复:
    你不但初中语文不及格,连初中物理也不及格吧?
    密密 回复: 悟空
    硝酸铵[得瑟]
  • 2023-05-21 21:14

    我竟然看我完了,我是不是很彪[捂眼睛]

  • 2023-05-24 16:53

    关键是现在有人成功过没有?只讲理论,实际上成功过没有?

    并没有什么用 回复:
    没复制成功,任何理论都不要信。
    fjiahe 回复:
    肯定可以,你没看说水温要零下几度[呲牙笑]
  • 2023-05-25 19:17

    复制粘贴了三次

  • 2023-05-31 08:12

    应该都是冬天的冰放冰窖吧

  • tb 4
    2023-05-31 16:03

    让我想到了达文西

  • 2023-06-01 17:49

    李志超发现,夏季是最适合进行热水制冰的时间。由于井水的温度非常低。嗯嗯,比冻季还低?[大笑]

  • 2023-06-05 21:49

    我怀着学习探究的态度认真看完了这文章,心里不停在想,如果我回去找物理老师研究并提出想做实验,他会不会把我打进医院去吹两个月空调……

  • 2023-05-29 19:24

    初中物理都没学会吧?

  • 2023-05-31 11:31

    你他么是第一个将一段话说三遍的小编,真会凑字数![笑着哭]

  • 2023-06-03 11:37

    2000年前,现在2023年,也才过了20多年

  • 2023-05-21 22:51

    废话很多

  • 2023-05-23 22:52

    越来越阿三了

  • 2023-05-26 17:00

    真棒,把水煮沸,就能得到冰,作者真行

  • 2023-06-02 11:31

    建议小编好好学习一下热力学定律

  • 2023-06-04 00:21

    你有毛病吧?一句话在这儿叨叨三遍说三遍了啊!

  • 2023-06-04 17:19

    冰丝和冰块差多了。如果现在已经没有中国人能复制这一项技术,由于技术持有人已经不在了,那这些技术就不应该被当成“中国人发明的技术”。

  • 2023-05-27 21:22

    我想知道古代干燥而寒冷可以保持零下的容器是什么

    力叔 回复:
    冬天取冰,棉被包裹,藏于地窖,夏天用之,乾隆的冰镇西瓜就是这么做的,唐李白诗中说,喊卖冰,估计也差不多
    穷癌是病难治愈 回复: 力叔
    冬天取冰,夏天造冰[得瑟]
  • 2023-05-29 18:21

    古井生冰

  • 2023-05-30 19:24

    想了下原理,是可行的,但是这种冰能不能储存?

  • 2023-06-03 15:22

    如果真的能行的话,何必用沸水?直接将密闭容器中的空气抽出一些不是更省事吗?其次,假如井水温度是4度,那容器中的冰必然大于等于4度,一旦将容器打开,冰是不是很快就融化成水了?与其这么折腾,不如直接使用井水降温。

萌萌知识馆

简介:关注我一起涨知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