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被子女们需要,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幸福,也是慰藉

钱定谈职场 2024-04-05 00:13:06

01

大年初一,携妻儿回了一趟孩子的外婆家。

当我们推开家门,孩子82岁的外婆听到了有人开门的响声,便从里屋屁颠屁颠地小跑了过来,一看见是我们到来,很是诧异!

“外婆!新年好,新年快乐!”儿子大大方方地向他的外婆示以节日祝福的问候。

“新年好!新年大家一起快乐!”外婆边回答边走向她的外孙,旋而,又一把就抓住她那上大学好久就没回外婆家的外孙的手,脸上顿时溢满了慈祥的笑容。

外婆一边端详着她的外孙,一边嚷嚷着道:“来了怎么就不事先打个电话?我们也好做准备准备!”

“乖乖,一个学期不见,我的外孙又长高了!”“唉,让姥姥看看,怎么比上学期又瘦了些呢?是不是学校的伙食营养跟不上?……”

孩子的外婆简直无视我们两个大人的存在,只顾着与她的外孙唠叨,握着外孙的手久久不肯放下!

直到这一刻,让我终于见识、相信了怎么才叫隔辈亲!

因工作关系,我们一家人回外婆家逗留的时间总是很短暂。

第二天,吃罢晚饭,我们一家人又踏上了归途。返程时,孩子的外婆千叮咛万嘱咐地让我们有闲假时一定要带孩子常回来看看,兄弟姐妹们快快乐乐地相聚在一起叙叙旧。在得到我们的肯定答复后,外婆满脸的皱纹就像花儿一样绽开!

坐上车要回程时,我发现外婆在与她的外孙在拉拉扯扯,两个人在互相推让着怎么东西……

妻子见状,便问起儿子:“东东(儿子的乳名、化名)!你在跟外婆掰扯什么呀?还不快上车?”

“外婆执意要送我钱,她在家没什么收益,我不想要,外婆她不肯!”儿子弱弱地说道。

“妈!东东长大了,不兴压岁钱了!他上学的费用你不用担心,我们已有了准备,你老就留着自己用吧!”

外婆见我说话,急了:“你们是你们的,我这是给我外孙的,你们不要管!”

善解人意的妻听了我们两人的对话,随手就挟了一下我的肥腰:“东东!外婆给钱,你就先拿着吧!等你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再孝敬外婆吧!”

当看到儿子腆腼地接过钱,小心翼翼地装进口袋,外婆终于露出灿烂的笑容:“就是,等我外孙工作挣钱了,到那时再孝敬外婆不迟!”

车子开走了很久,从后视镜里,我依然发现外婆还站在寒风里目送着我们……

车子驶上高速公路后,沉默一会没说话的妻子,突然慢悠悠地说道:“刚才,就在东东推辞外婆送给的压岁钱时,我发现外婆脸上很是着急,又十分失落、落寞…所以,我这才叫东东收钱。直到东东接过了外婆的钱,装进口袋之后,她这才显得特别高兴!”

……

其实,每次回去外婆家或者父母家,归途时,我的后备车廂里总是“满载而归”:一些时令蔬菜、农家的土特产……总装得满满当当的。老人们看见我们拉走这么多东西时,从不觉得惋惜,仿佛很是慰藉,心里溢满自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在对待父母在物质方面的回报这一块都做得不错。我们现在的很多子女,大部分都很孝顺,都在想尽办法为老人们置办好一切,让他们衣食无忧,能够颐养天年。但是,子女除了常常陪伴老人,略解老人寂寞之苦外,我们也许还忽略了老人的精神感受,也许他们更需要的是生命的存在感和被需要感。如果我们年轻人无意之中“剥夺”了他们的这个权利,无视他们的感受,那他们定会感到非常落寞、失落,陷入深深的自责。

因此,作为儿女,要让老人开心,安心,就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满足他们的“被需要感”!

02

三年前,罗叔叔退休了。

由于母亲过世得早,为了让辛劳一辈子的父亲能安度一个晚年,儿子和儿媳就不让罗叔叔带自己的小孙子,而是另外雇佣了一个专职保姆帮着带。

起初,罗叔叔还能和一帮退休的老头老太一起到小区的凉亭下打打牌、娱乐娱乐,饭后散散步什么的,让人感觉他的退休过得悠哉悠哉的,很是幸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然而,久而久之,细心的儿媳发现,尽管他们对罗叔叔很孝顺,照顾得也很周到细致,还久不久地回去看望老人的日常起居生活。可老人却似乎不怎么开心,总是整天唉声叹气……

一次,保姆家里出了事故,需要回去料理几天,临时找不到有人带孩子,儿媳就把孙子让罗叔叔带,晚上下班后再送回他们自己带。

出乎意料的是,在带孙子的这段时间里,罗叔叔好像又回到了上班时的状态,整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活起居井井有条,孙子粘他爷爷也超乎儿媳的想象,每天晚上临睡前都嚷嚷着要与他爷爷视频一番才肯上床睡觉……

后来,两个年轻人一合计,果断地辞退了保姆,让罗叔叔搬来一起住,照料孙子的重任,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罗叔叔的肩上。

虽然带孙子也很辛苦,但一看到爷孙俩人的快乐生活,儿媳和儿子终于放下了心里的戒备,大胆放心地让他们两个“活宝”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久违的笑容,又重回了罗叔叔的脸上,那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令人心生羡慕!

两个年轻人没有了后顾之忧,工作上更是买力。由于脑子灵活,处事得体,能力出众,双双很快就被提拔到了单位的中层领导,一家人其乐融融。

03

人到了晚年,总会觉得自己会成为儿女的负担。随着年龄的渐老,父母的身体状况也一天不如一天,精神也没有以前的好了,记性和理解力也大不如从前,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鞭长莫及,完全帮不上儿女,久而久之,老人便会进而处于一种压抑的心理状态,最后陷入深深的自责、焦躁、纠结、抑郁之中……

在我们常规的思维方式里,我们总觉得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应该得到儿女的反哺和关爱。殊不知,父母也需要、也愿意付出他们力所能及的爱,他们在享受被子女的需要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体会到无私奉献的爱所带来的满足的快乐!

因为在父母他们的眼里,为孩子的付出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孩子多大,在父母眼里,他们永远是自己的孩子!

我们总认为,自己长大后努力挣钱,给父母买最好的东西,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孝顺。其实,父母需要的从来就不是钱,而是一种“被需要感”!

身为父母,无论儿女当多大的官,挣多大的钱,住多大的房,他们仍希望成为儿女的依靠!在他们的一生中,父母习惯了被自己的孩子“需要”,习惯了为子女着想,能一如既往地为儿女操劳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

作为儿女,我们要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要用心维护他们的“被需要感”,让父母觉得他们依然被我们需要,要理解父母唠叨里面蕴含的一颗爱心与被重视!

正因为父母的唠叨,才让我们感觉到父母的身体还是健康的,思维还清晰,还有爱的能力,还渴望被关注!

工作遇到难题、生活遇到困惑,不要总是一味地“百度”,要多打电话问问父母,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继续爱你的权利,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心理慰藉!

总之,没事也要给父母制造点“麻烦”,多找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然后请求他们帮助,或者是提个意见建议,要让他们感到总被需要的幸福!

结语:一个人到了晚年,要想获得美好的晚景生活,除了要能够被需要而活得有自尊之外,还必须有一个可以排遣寂寞、充实精神的寄托, 一个心里有阳光的老人,晚年才会活得惬意自在!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创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您支持作者的观点,欢迎关注、留言、点赞,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0 阅读:0

钱定谈职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