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500亿,有一种天大的坏,叫“为你好”

一脉之乘呀 2024-01-15 16:16:09

这两天,央视的年度反腐大片挺出圈的。

就拿辽宁过去的几个公安厅长来说,2002年到2022年的20年里,三位厅长都进去了。

分别贪了5.41亿, 1.35亿, 5.55亿,总额超 12亿。

其中有个厅长接受某次行贿的规格是:

4000万现金、22个纸箱、汽车被压得上不了小区车库的坡。

行贿的目的是:矿老板需要厅长出售,加强对其采矿力度的“保护”。

至于那个中间那个贪1.35亿的选手,不是因为心不够黑,而是因为——只干了两年。

想想这两年也够了,日均进账近20万,缅北头子恐怕都要跪下学习。

至于为什么总体总在司法部门,原因不用多说,《人民的民义》里都有。

说白了,就是有实权,且不受约束嘛。

但今天,我想讲讲另一个案例——他虽然也不咋贪,但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生态破坏,却比贪钱更严重。

其暴露的问题,也是在当下,更应被引起重视的。

在《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中,纪录片披露了原贵州常务副省长李再勇的升官套路:

他在主政六盘水市的3年多里,盲目举债搞旅游项目,使得当地债台高筑,新增债务达1500亿余元。

为什么要借钱搞开发?

目的就是要当副省级的干部。

李再勇在镜头前坦白:

“希望搞一些大手笔、大动作”。

“如果当时我借的这笔钱要由我来还,我肯定不会去借,但是由政府来还我就去借了,反正过几年一换(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边继任者谁来接谁承担责任。”

这两句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

如果说美国人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那么李再勇就是花老百姓的钱,以压制后继者仕途空间手段,来圆自己升迁梦。

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主政六盘水期间,那是相当有“作为”啊:

推动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

打造刺梨产业100万亩。

打造近万米的“亚洲第一索道”。

你说他没干事吗?他比李达康还能干。

但是这些项目给当地带来的是什么?

新增债务达1500亿余元,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

30多亿的旅游项目砸下去,换来的是游客稀少,举步维艰,同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600万余元。

117万亩刺梨,仅仅是“为了好看,希望领导车子上都看到,到处都是产业”。

而实际成效则是多年颗粒无收,如今已有四成农户自发砍掉刺梨改种别的作物。

为了弄到钱搞项目,李再勇还学起了许家印,以地方名义成立了6家融资平台公司,一块土地同时多次抵押,借新债还旧债,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挪用群众安置款……

这样的案例,其实全国都有。

《焦点访谈》就曝光过甘肃的一项“掏空家底的面子工程”。

一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掏出9亿来建公园,同时将背上高达21亿的运营费用。

建好之后,公园也不对群众开放。

而当年拍板建公园的领导,已经升了……

有一种天大的坏,叫“为你好”。

你眼看自己身边的楼越来越高,公园越来越大,但生活呢?

生活就是花光了明天的钱,来圆个别人虚无缥缈的梦。

而一旦这个套路得到表扬,那么模仿者就会蔚然成风。

中国有2844个县城,每个都这样借钱,会怎样?

那么,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

还是因为资源的分配权高度集中在个人的手里,是计划的。

没有市场去纠错。

自许小年和吴敬琏经济流派没落后,以林毅夫为首的经济学家主张:

有一个超然的政府,能够及时地获得所有的正确信息,然后夏天送冰、冬天烧煤、上能规划经济、下能指导企业生产。

无所不包。

这样资源就能科学合理地使用。

但实践证明,正是这种“为增长而增长”的发展理念,出现了许多无效生产、劣质生产。

而这种理念又特别利于地方官的升迁,所以备受追崇。

事实胜于雄辩,这种“过度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对资源的配置造成了重大的浪费和灾害。

包括房地产泡沫的严重危机。

改革开放的成就提供的正确经验是:该放手时,则放手。

“对你最好的爱,就是手放开。”

计划高于市场,已经是被无数事实充分证明错误的理论。

为什么今天还有这样的漏洞,供那些投机钻营之人当作垫脚石呢?

这才是当下最值得深思的。

2 阅读:9

一脉之乘呀

简介:一脉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