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付式消费立法,不止给消费者撑腰

冯海宁 2024-03-27 18:08:23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呼吁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相关立法,强化经营者的举证责任,落实对违法经营者的信用约束和惩戒措施。

近些年来,预付式消费相关问题频频引发关注。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此前也发布过预付式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在今年315到来之前,中消协发布上述报告,“全景式”披露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既让公众全面了解预付式消费状况,也建议有关方面立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针对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受损,该报告披露我国在法律、行政、司法、社会等方面,已经在发挥保护作用。比如法律保护方面,已形成以消法为基础,《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等组成的法律体系。这为行政、司法机关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依据。

但遗憾的是,多重保护之下,仍然存在“办卡容易退费难”等六大问题。全面梳理并报告这些问题,既是提醒消费者尽量规避,也是警示体育健身、美容美发等高发领域加强自律,更是呼吁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立法的事实依据,即建议有关方面以六大问题为导向,去完善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立法规范预付式消费,是约束商家侵权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然而,正如报告所指出的,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立法存在粗放、零散、差异化等问题。那么,无论修改消法或制定专项立法,还是制定专门的预付式消费行政法规,就很紧迫很必要。期待中消协呼吁及时得到有关方面积极回应。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中消协呼吁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立法主要目的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但实际意义不止于此。对相关行业而言,部分企业侵权行为已经损害了行业形象,有必要通过立法治理“害群之马”,并为其他企业经营行为提供权威指南和“红线”,对重塑行业整体形象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增长角度来说,立法规范预付式消费有助于做大经济“蛋糕”。统计显示,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这里面就包括预付式消费。坦率说,由于预付式消费存在侵权乱象,抑制了消费增长。一旦立法规范预付式消费,保护消费者权益,预付式消费将迸发出更大活力。

另外,有利于降低相关的行政、司法、社会成本。原因是,之前预付式消费纠纷挤占了不少公共资源,而立法规范之后,预付式消费纠纷减少,相关公共成本会跟着下降。所以,立法规范预付式消费有“一举多得”之效。希望以中消协此次报告为契机,有关方面能完善立法、健全监管、强化监督。

0 阅读:4

冯海宁

简介: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