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万加盟费,三年回本!海底捞是在“割韭菜”,还是自毁前途?

一梦谈情 2024-03-17 13:39:41

文/蘑菇谈科技

海底捞“变了”。

在各大品牌都忙着加盟这条路线扩大市场份额、将加盟费都收进腰包的背景下,海底捞并没有加入。然而,已经不再有明显营收增长的海底捞,在通过了一系列的手段还是无济于事的时候,海底捞开始变了——重磅宣布了成立了加盟事业部,将进一步制定加盟的相关合作和细节。

不可否认,作为“火锅一哥”的海底捞,走上加盟这一条道路势必会在火锅市场上,掀起一阵风浪。

但这个浪到底是会打在海底捞自己身上,还是餐饮市场上其他企业的头上?毕竟,截止目前为止海底捞开放了加盟渠道这个消息出现之后,各界对海底捞有非常多的质疑。从“割韭菜”到“自毁前途”各有说法,那么海底捞的未来何去何从?

1、海底捞为何要开启加盟?

从2008年开始,海底捞在香港上市之后,就迎来了快速扩张时期。

而到了2020年,海底捞新开的门店就高达544家。次年也是如此,海底捞一口气开了421家。但在这种疯狂的扩张背后,海底捞出现了亏损,高达42亿元。

CEO张勇曾认错,不该大幅度的扩张,这样的战略是错误的。于是后来,海底捞的扩张步伐放缓,例如说2023年上半年,仅11家新增门店。

但就算是如此,海底捞还是没有走向加盟的道路。他们觉得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品牌的信誉,一旦走上了加盟的道路就很容易“翻车”。

现如今海底捞在门店上还是暂时稳住了火锅一哥的位置,并且在2023年全年的营收超过了414亿,净利润在44亿以上。已经有明显好转迹象的他们在这个时刻下却开设了加盟渠道,这可能跟“下沉市场”的战略有关系。

在2023年的时候,海底捞曾表示,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市场广阔,有加大投资的可行性。换而言之,海底捞准备换赛道了,在一二线城市竞争压力过大的时候,他们打算在三四线城市中寻求突破口,加快品牌的扩张。不过吃过亏的张勇,不太可能继续以“独自过河”的操作来重金押注,所以加盟就成为了最直接的选择。

恰逢这个时候,海底捞的营收又回暖,给予市场的反馈较好,是一个合适开设加盟渠道的时机。

2、千万的加盟费是否是“割韭菜”?

丝毫不夸张的说,海底捞的加盟费是餐饮行业的天花板。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他们的资金门槛最低在1000万元以下,最高在5000万以上(且为直接可投入的资金,不包含贷款)。也就是说,想要加盟海底捞,最起码就要准备1000万的资金。

1000万的资金不是小数目,根据天风证券、浦银国际的推算数据,海底捞的净利润率在10%左右,单店半年的平均销售额为1300万元,也就是全年的盈利才260万元。要想在三四线城市投入1000万的资金,至少要三年。而这还是在稳定因素的情况下,如果遭遇了一些另外的风波,三年都恐怕回不了本。

当然,这还只是其中之一的门槛,在另外一条当中还有一点:“三年内最低开2家店”。换而言之,运气好的话,你刚赚到手的1000万回本资金又要贴进海底捞的腰包。

这也是为什么海底捞开始加盟,却直接遭遇“割韭菜”的质疑。

而细数一下海底捞下沉市场优劣势,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丝苗头。

优势方面,海底捞原本就有较好的口碑,且在三四线城市没有多激烈的竞争,属于稀缺资源,如果能拿下海底捞的加盟,从官方入手在供应链、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入手,那么海底捞加盟前景可观。

在劣势方面,海底捞出名的是味道吗?食材吗?

不可否认,这确实都可圈可点,但餐饮行业加盟中,长期饱受诟病的就是食材供应链的问题,海底捞在这一点还面临很大的挑战。

更何况,真正让海底捞能稳坐火锅一哥位置的是他们的服务。而恰恰是这一点,是最不好管控的,由于各地的市场情况并不相同,哪怕是官方入场培训,以他们原本的员工和店长的利益都绑定在一起,也难以在各个市场稳步的拓展。

也正是因此,才会有不少的用户对海底捞加盟的事件有那么多的质疑。毕竟,海底捞在服务上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复制,上千万的加盟费是不是有些离谱了?

3、海底捞或在“自毁前途”

尽管海底捞的官方已经明确地表示,会对加盟商进行多项标准的选择,包括品牌以及品牌价值观等方面,都实施统一的复制,让加盟海底捞的厂商都变成真正的“海底捞”。

但如果在三四线城市上也开始了疯狂的加盟扩张,越来越多的门店让他们自顾不暇的时候,这些加盟店是否能够保障海底捞原来的口碑?如果不能,那么海底捞现在开通加盟渠道,或是在“自毁前途”,让他们长期以来的服务败走在加盟渠道上。

但这些都是未来的挑战,现在海底捞面临的是,这样高门槛的加盟方式,到底能吸引到多少的用户?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欢迎对此进行留言评论、点赞和分享!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0 阅读:4

一梦谈情

简介:带你体会世间冷暖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