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北京服务”吸引更多跨国企业来京来华展业

鑫财才 2024-04-05 19:08:32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轨道交通成为市民出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4号线、大兴线、14号线、16号线、17号线……京港地铁目前在北京运营的地铁线已达5条,总里程约200公里。其中已开通运营里程190.4公里,占到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的23%——每天服务约200万人次的乘客出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京港两地合作的典范。这是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形象,优良营商环境,展示北京独特魅力和投资潜力,增强各方在京发展信心,吸引更多跨国企业落户北京、来华展业的一个镜头。

高水平对外开放,外商对北京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首都形象就是中国形象,北京近年来先行先试,不断践行和深化对外开放政策。来北京的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异军突起”,而新一代科技革命,也催生了贸易新业态,比如,数字经济及跨境电商的发展,逐渐或者说已经成为助推北京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北京也加紧推进数字贸易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大数据交易所三项建设,这意味着将不断实现数字龙头企业及相关优秀人才的加快汇聚,从而形成跨境电商国际竞争的领先优势。

除了宏观面的利好因素,“微观面”的实际成果显著。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追明说,让地铁站点更加合理地融入周边商业、商务和公共服务功能之中,港铁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理念也逐渐在京落地。比如,北京正在推进站城融合发展、轨道交通微中心建设等,京港地铁与港铁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并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提供TOD支持。“我们对北京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刘追明表示,今后将继续拓展在京业务,借鉴港铁经验并结合北京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并支持北京的发展,为交通行业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北京市连续多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北京市提出,将“北京服务”打造成为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品牌形象,以“北京标准”“北京效率”“北京诚信”为支撑,强化全社会服务意识,提升各领域服务能力。

赛诺菲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创新医药健康企业,早在1982年就进入中国。如今已有12处多元模式的办公场所、3家生产基地、4大研发基地和1座数字创新中心。扎根中国40余年,赛诺菲已为中国市场引入50余种创新药物和疫苗,从预防到治疗,包括疫苗、生物制剂、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类别。赛诺菲大中华区副总裁朱海鸾表示,

中国已成为赛诺菲的全球第二大市场,重要性越发凸显

2022年,赛诺菲抓住北京“两区”建设的机遇,投资近5亿元启动北京生产基地胰岛素扩产项目。去年6月,赛诺菲在北京生产基地隆重举办赛益宁地产化项目启动仪式,正式落地糖尿病领域创新复方制剂赛益宁的本土生产。目前,北京生产基地已成为赛诺菲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胰岛素注射液生产基地,其创新成果惠及中国乃至全球市场。

北京的营商环境政策在全国已经走在了前列

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创新能力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北京作为中国高端人才最为密集、科学研究机构最为集中、技术交易市场最为成熟的超大规模城市,支撑了国际一流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新质”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在此落地。

1999年,在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背景下,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应运而生,成为北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现有顾问单位36家,秘书处设在北京市贸促会。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五届,共吸引全球500强跨国企业及知名机构141位最高层人士先后担任顾问,围绕北京经济开放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积极建言献策。国际顾问会是北京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国际跨国企业深入了解北京、务实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讲好北京故事、擦亮北京名片的重要平台。

0 阅读:0

鑫财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