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中“被压抑的女性”

漫语君 2022-07-30 22:25:28

简单聊聊《独行月球》中“被压抑的女性”。

《独行月球》当中言说并且塑造女性形象的态度显然并非最恶劣的,但的确是非常典型也相当微妙的,以至于它很容易被全片的宏大叙事、悲情英雄、戏剧情节和喜剧桥段所湮没。然而,《独行月球》中的独孤月和马蓝星两位男女主角在叙事体量、角色关系和性格特质方面的“高下立判”,使得二者很难在观众接受层面等量齐观。

其一,独孤月舍身救地球的悲壮行为,实际上始于一次赤裸裸的意淫。独孤月放弃工程师甘当修理工、孤身一人舍生取义的原初驱动力,只是因为在电动扶梯上多看了马蓝星一眼,便由此为她心醉神迷,乃至最终甘愿舍弃生命。而处于被凝视的“客体”位置的马蓝星,则不由自主地在看似流畅的叙事进程中“放弃”了话语权,成为被欲望的对象。

其二,作为凝视者的独孤月,缘何能够在影片中完美占据道德上的合法性?一方面是由于沈腾作为演员的人格魅力与强大观众缘,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马丽并不符合观众内心普遍想象的“被欲望的对象”之形象。假设马丽的银幕形象由以性感著称的女性来饰演,必然会有观众质疑沈腾的情感动机不纯。然而,反观片中独孤月对马蓝星的情感,已然被悄然美化成了宛如中学生的简单与纯粹,因意淫而产生的占有之欲望被强制掩盖了。

其三,独孤月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与马蓝星形象的扁平僵化形成鲜明对比。看到最后,我们会为独孤月的壮烈牺牲唏嘘感怀,马蓝星却仅是一个冷血冷面、不近人情的模糊的形象,直到最后才“幡然悔悟”,在朦胧泪光中,对独孤月的无限羞赧与歉疚油然而生。崇高的男性与负罪的女人,恰恰反映了自黑色电影以来有意无意的厌女“传统”。

另:片中纤毫毕现、尽显国产电影特效成就的金刚袋鼠形象,也很遗憾由于拟人化的极端暴力而丧失了动物本身的可亲可爱感。

0 阅读:50

漫语君

简介:你想要的声色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