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热度高,康复医学科医生来支招→

上海黄浦 2024-05-23 11:40:36

日前,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比赛在黄浦滨江成功举办,比赛吸引众多高手齐聚申城,争夺精彩纷呈。市民在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参与度也空前高涨,但是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轮车、霹雳舞这些项目极具风险,容易造成多种运动损伤,如擦伤、拉伤、扭挫伤、脱臼、骨折等。

对于想尝试这些项目的市民,九院黄浦分院康复医学科负责人顾晓丁医生专门给出了一些实用小贴士:

做好热身

热身是准备活动的核心,包括有氧热身运动、动态拉伸、基础肌肉活动以及关节活动等,通过热身可以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激活肌肉,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减少受伤风险。

饮食准备

运动前2小时不要进食,运动前不要喝大量的水,建议小口饮用少量生理盐水。

装备配置

检查运动装备是否齐全、合适,包括运动服装、鞋子、护具等。确保装备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和舒适度,避免运动过程中因装备问题而受伤。

心理调适

运动前一天晚上应尽早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运动前避免过于激动或紧张,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更好地投入运动。

如果运动时不慎损伤,正确的紧急处理对于减轻伤害程度、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止血与清洁伤口

对于出血的伤口,首先应立即进行止血。可以采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按压伤口,尽量保持压力稳定,避免用力过大加重伤口。止血后,应对伤口进行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周围的污垢和血迹,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冰敷与冷敷处理

在受伤后的初期,应对伤处进行冰敷或冷敷处理。冰敷可以缩小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同时降低疼痛感。可使用冰袋或冷冻的湿毛巾进行冰敷,每次持续15一20分钟,每隔2一3小时重复一次。注意避免冰敷时间过长,以免冻伤皮肤。

抬高患肢促循环

对于下肢受伤的情况,应将患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使用枕头或折叠的毛巾垫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水平。抬高患肢时应确保舒适,避免过度拉伸或压迫伤处。

固定伤肢防移位

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的运动损伤,应立即进行固定处理,以防止伤肢进一步移位。可以使用绷带、纱布等物品进行简单的固定,保持伤肢的稳定。固定时应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疼痛缓解与观察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如疼痛难忍,可适量服用非处方药进行疼痛缓解。但需注意,药物并非万能,且存在副作用和禁忌症,务必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使用。同时,要密切观察伤处的病情变化,如疼痛加重、肿胀扩大、出现异常感觉等,应及时就医。

避免热敷与按摩

在受伤初期,切忌使用热敷或按摩等方法处理伤处。热敷可能加重出血和肿胀,而按摩则可能加重组织损伤和疼痛。应等待伤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热敷或按摩等康复措施。

及时就医不拖延

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只是初步措施,真正的康复需要专业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因此,在紧急处理完毕后,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伤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顾晓丁介绍,康复医学科在处理运动损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物理治疗作为运动损伤治疗方法之一,在急、慢性运动损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理疗具有非药物(或药物剂量极小)、无创的治疗特点,因此,理疗治疗运动损伤的优越性十分明显。利用理疗手段可以解决急性运动损伤中的许多问题。

例如:紫外线疗法可以治疗皮肤擦伤;冰疗可以及时消肿和止血;磁疗可以消除关节肿胀、积液;解决急性炎症的物理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均可缓解急性运动损伤导致的疼痛问题。理疗手段同样可以解决慢性运动损伤中的许多问题。如超声波疗法治疗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慢性运动损伤并预防软组织粘连;石蜡疗法促进瘢痕软化;间动电流疗法、干扰电流疗法、调制中频电流疗法均可引起运动神经及肌肉兴奋,并缓解疼痛。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张姗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