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有载人登月实力,为何要推到2030年?其实这是对美国的阳谋

郭嘉聊健康 2024-05-23 08:15:04

光辉岁月 ,登月梦想,人类从未停止对太空探求的欲望。

“这只是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1日夜晚,尼尔·阿姆斯特朗的脚步踏上了月球的寂静土地,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抵达了地外天体,实现了一个永垂不朽的壮举。

彼时,美国人凯旋欢腾,这一刻也深深烙印在全人类的集体记忆中。

然而,就在这个宏大的征程刚刚启航之时,却也不知不觉地遭遇了一段艰难的停滞期。

自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无论是美国自己还是全世界其他国家,都始终未能再次派遣宇航员重返月球。

直到今天,嫦娥工程的号角声再次唤醒了这段沉睡已久的宏愿。

可见我国早已登月的实力,既如此,为何要推到2030年呢?

一、中国登月的实力

登月攻坚战,我们准备就绪,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拉开了探月工程"嫦娥"的序幕。

整个工程被划分为三大阶段: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设月球基地。

经过近20年的砥砺前行,我国已全面完成了首阶段的各项任务。

嫦娥五号"更是将1731克月球土壤样本成功带回地球,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采样并返回的壮举。

很显然,中国已经掌握了实现载人登月的核心技术。

按照现有的发展步伐,我们本可以在更早的时间安排宇航员踏上这个梦寐已久的舞台。

但是,我们的航天工作者并没有操之过急。他们深知,载人登月可不是简单的登上去走个过场就行了。

相反,这项系统工程无比庞大,涉及层面纷繁复杂,需要技术、资源、资金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登陆、巡视、采样、科研"以及"安全返回"的种种艰巨挑战。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在月球上落地生根,为未来建设基地和开发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我国在2023年5月明确提出,计划于2030年实现首次载人登月。

这个时间节点,不仅是权衡现实条件做出的理性选择,更蕴含着一份追求卓越、精准高效的远见谋划。

只有掌控核心技术,并在设备和机制上都做足准备,我们才能在这个曾经令人几度"望月兴叹"的领域开疆拓土,扬帆远航。

可以说,载人登月的通路已为我们打开,我们已处在跃马扬鞭的最佳时期。

重器长征,力挽狂澜,要真正实现载人登月,其中最大的瓶颈就在于火箭的运载能力了。

一次载人登月任务,需要将150吨以上的人员和装备送入太空,这一运载量已远远超出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的极限。

长征五号虽曾一炮打响探月的先声,但其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仅8.2吨,远不够登月使用。

因此,拥有一种足以托起重量级航天器的"新力量",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注意:本文超过3000字,将展示一则广告。

如何快速解锁文章:

广告总时长为5秒。观看完毕后,请直接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广告。

观看广告时,请避免点击广告内的任何链接或按钮。只需简单等待几秒后关闭,即可返回文章阅读。

谢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中国航天研究生产应声而动,着手研制出更加强大的长征十号重型运载火箭。

这种运载量高达130余吨的航天重器,将分两次架次将登月器和载人飞船送入月球轨道。

登月器一旦与航天员完成对接,便可直接着陆月球,让中国的宇航员终于迈出那历史性的一小步。

而在漫长的执行任务和体力透支之后,宇航员也能乘坐返回舱平安返回地球,与亲朋好友团聚。

由此,中国将彻底跻身“环绕、着陆、采集、返回”的四大登月核心技术国之列。

除了承载重任,长征十号更将进一步彰显出我国航天力量的强大实力。

有了这一重型战马,不仅能保驾护航中国人完成载人登月的宏愿,未来还能助力更多航天器驰骋遥远的深空领域,扩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版图。

满载期冀,月舟梦开启,谈及登月计划中的硬件设备,两款新锐产品就引人注目。

一款是月球登陆器揽月,另一款则是载人飞船梦舟。

"揽月"的部分先期型号将与长征十号配合,先行出征,成为中国人在月球着陆的坚实基石,而未来,它还将担负起为基地建设运送物资的重任。

至于梦舟,则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移动家园。

其具备登月、空间站运输双重功能,可在太空持续飞行数月,并最多容纳7名宇航员同时乘坐。

从科研到生活,从交通到能源,登月航天员所需的一切设施,这艘华丽丽的月舟都将一一包办,成为月球表面的多用途豪车。

两大明星装备的强强联手,必将让中国航天员在月球上的体验多姿多彩,跻身人类史上最顶级的"跨星旅居"探险之列。

只要梦舟与揽月熠熠生辉,我们就大有可为。

二、到2030年登月的原因

月球经济,开疆拓土,许多人或许会不解,为何不能抓紧时间在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其实背后的原因,并非简单。

中国的探月工程可不仅仅是完成登月这一单项任务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在月球上"扎稳根基"。

落户月球不是终点,而只是通往"定居月球"的一条途径罢了。

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嫦娥工程时就拥有更长远的战略谋划。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科研基地,实现科学家长期驻留,并对月球资源实施持续开发利用。

可以说,把中国火星村搬到离地球更近一点的月球上建设,正是未来的理想蓝图。

届时,不仅能让人类对月球知识有突破性的提升,还能为开发利用月球资源铺平道路。

然而想要实现这一宏愿,光靠单纯实现登月一小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相应的基地设施、大规模物资补给、持续能源供应,以及在月球长期驻留的可靠机制。

这也就是为何我国把时间线订在2030年的深层考虑。

在此之前,相关硬件设备的研发必须达到足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以确保月球基地的持续运转。

比如,还需开发出更加经济实惠、可重复利用的航天运力。

我们不能老是依赖消耗巨大的一次性运载火箭,未来还要让回收火箭成为常态,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开支。

此外,将全新研制的中国月球车送上月球,也是基地建设的关键一环。

这辆月球表面的七座跨越者,不仅可以满足宇航员代步和生活需求,还能勘探采样、供电供能、通信导航,是航天员们真正立足月球后的"亲密伙伴"。

更难能可贵的是,月球车还将实现长期无人值守运行,并在宇航员抵达前就先一步做好能源、通信等准备工作。

让基地建设工作能够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地展开。可以说,中国正在为月球基地注入充足的生命力。

只有切实掌控了所有核心科技,我们才能让这个宏愿如期成真,继而开启月球经济开发的全新时代。

三、对美国的阳谋

与此同时,美国重启的阿耳忒弥斯计划也在探月道路上雄心勃勃。

自从登月热潮重新被点燃,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太空强国就难免步步紧逼、暗自较量。

尤其是在2021年美国政府释放消息,计划在2025至2026年重新派遣宇航员登陆月球,但是却事与愿违。

首先是关键技术积淀和人才短缺的难题,时至今日,美国已很难像60年前阿波罗计划那样汇聚大量优秀航天人才。

与此同时,许多关键工业能力也已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无可挽回地流失。

更为严峻的是,新一代载人航天器的研制进展显然滞后于原计划,截至目前大量重要系统仍处于概念设计阶段。

与之相反,中国从未掩饰自己重返月球的决心和雄心。

作为这场太空竞赛的后来者,中国一直谨守探、登、驻的整体部署,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早在美国扬言再赴月球之前,中国就已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等人类首次突破,并正酝酿新一轮更为深入的月球探测。

那么,美国为何还要鲁莽地拋出2025年重返月球的豪言壮语?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其说是出于科学考虑,不如说更多是政治和军事上的需求。

一方面是为了彰显国力,以此凸显美国在太空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付中俄的需要,力图在太空维护美国的战略优势。

然而,这种虎头蛇尾的作法,很可能会让美国重蹈苏联的覆辙,当年苏联为了在太空领域赶超美国,不惜投入大量资源,也因此加速了国力的衰竭。

眼下的美国正处于财政赤字高企的状态,贸然重启载人登月工程恐怕无异于强弩之末,难免引火烧身。

相比之下,中国的行动看似缓慢,实则大有深意。

一方面,中国有着清晰的月球探测计划,以这次登月为起点,之后将开展驻留月球等一系列富有前景的工程,旨在长期利用月球资源。

与美国的虚火一炮不同,中国是将登月规划成为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航天工程。

另一方面,中国之所以对月球情有独钟,也正是出于战略上的长远考量,月球不仅是开拓深空的跳板,更可能成为制约地球运行的一个重要战略高地。

一旦将来在月球上部署武器,将足以主宰地球运行。中国此番虽未说破,却未雨绸缪,密切关注月球事务。

因此,中国并不太介怍美国口出狂言,似乎也并不太过于焦心美国是否真能实现登月梦想。

不管怎样,中国都占据着主动权。不过令人颇有几分无奈的是,这个原计划于2024年就要完成的项目,如今已不得不推迟至2025年。

究其原因,一是猎户座载人飞船研制进度缓慢。

在首次试验中就出现了隔热罩功能失常的惊险一幕,与2003年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残骸令人触目惊心。

二是由于美国各项航天装备价格持续上涨,预算反而捉襟见肘,已经难以为继。

就连航天服的研发进度都远远落后于时间表安排。

三是缺乏配套设施,美国目前只能让宇航员徒步在月球上行走,而无法提供移动和生活保障,与月球汽车的梦想渐呈隔空相望。

这些棘手的障碍,使得阿耳忒弥斯计划的实施时间点备受质疑。

一旦继续被政策变动和阻力拖延,恐怕要比中国人更晚才能重返月球了。

结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面对人类永恒不灭的航天追求,中华儿女已经昂首阔步、扬帆远航。

我们必将乘着嫦娥工程的东风,成为下一个踏上月球的伟大民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卓卓生活 卓卓生活 2024-05-18《中国已有载人登月实力,为何要推到2030年?我们比美国考虑更深远》

娱妮啵啵 娱妮啵啵 2024-05-13《中国明明有实力,为何要等到2030年登月?其实这是对美国的阳谋》

Ra·Zero 墨玫人工智能 2024-05-08《中国已有载人登月实力,为何要推到2030年?》

0 阅读:4

郭嘉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