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摒弃贪婪,以免上当受骗

文锦汇 2024-03-25 23:08:33
前段时间,我发表过关于警惕藏品交易中欺诈行为的文章。遗憾的是,这篇文章引发了部分藏友的感慨:“收藏界仿品泛滥,骗子横行,能否推荐一个可靠的交易平台?”

理解藏友们对高额成交的渴望,您可能寻求的是像嘉德、保利、苏富比这样的知名公司,期望自己的藏品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成交。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如果持续抱有依赖他人帮助致富的心态,即使这一次未受骗,未来仍将面临风险。

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常见的诈骗手段,以期让你认清一个事实:在收藏领域,寄希望于他人助力财富增长,不过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妄想。

一、常见的诈骗手段

所有诈骗的手法,不论其外表如何华丽或言辞如何巧妙,其本质都是相同的,即诱使你相信只要与他们合作,就能迅速致富。

破解这些骗术的方法很简单:摒弃贪婪。遗憾的是,许多人缺乏自省的能力,总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宠儿,坚信好运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到自己头上。

因此,那些穿着考究,自称是征集人、经纪人、经理、总监、顾问的年轻人,其实都是骗子。他们在各大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等待受害者主动上钩,然后背诵一些话术就开始行骗。

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实际上并无古玩收藏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唯一的技能就是能言善辩。

二、冒充高端拍卖行

近年来,诈骗手段在拍卖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依赖新注册的小公司作为幌子,而是冒充与佳士得、苏富比、嘉德、保利、翰海、朵云轩等知名拍卖公司合作的“高级代理”。这些骗子在公司命名和宣传中故意模仿,以误导公众。

例如,他们可能会使用“东方保利”这样的名字,让人误以为是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有关联的企业,但实际上并无任何联系。

之前也讲过,民间藏品若未获得国家认可的合法身份,是不能在正规拍卖会上出现的,大型拍卖行也不会接受此类物品。只要记住这一点,就能识破那些冒用顶级拍卖行名义进行征集的骗局。

高端拍卖会服务于富裕人群,通常采用会员制,不是通过支付一定金额的前期费用就能加入的。所有拍卖品都必须有明确的传承记录。对于普通藏友而言,突然提出要出售价值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藏品,无异于异想天开,因为这是在一个封闭的圈子内部流通的。

三、古玩收购骗局

你可能在社交圈中看到过众多现金收购古董的广告,并对此心动?这些广告大多伴有外国人“买家”的照片,显得格外诱人。

然而,无论这些公司如何宣传免费鉴定、不成交不收费、即时现金交易等噱头,一旦你亲自前往,业务员便会以各种理由要求你进行“检测”,声称只有通过机器确认为真品,才会立即安排收购。

他们提到的检测方式包括热释光检测、釉面老化检测、拉曼光谱检测、红外线检测、磁场振动检测等,但最终的检测结果往往是随意打印出来的,而你支付费用后,通常得到的回复是“不符合要求,不予收购”。

此外,一些自称“著名专家”,如杨姓、邓姓人士的工作室,也宣称提供收购服务,但鉴定费高达3000元一件,而鉴定结果却几乎都是仿品,若你轻信,只能自食其果。

网络上还有声称提供上门收购的服务,诱使你提前支付鉴定费、保证金甚至路费,一旦你付款,便会被对方拉入黑名单。

四、民间藏品备案登记

中国设有权威的艺术品备案机构,专门负责对书画等现代艺术作品和文物进行备案。根据2016年修订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只有通过拍卖行、文物商店等正规渠道获得的文物,才有资格进行备案,这一规定强调了文物来源的合法性和传承的有序性。

根据《文物法》,民间文物并未纳入开放范围,无法提供“传承证据”的民间藏品,无论怎样都是无法获得被认可“身份”的。因此,若有公司宣称能协助你的藏品在“文物机构”进行确权备案,并以此收取高额费用,这就是欺诈行为。

当前,一些民间诈骗团伙,他们伪装成文物保护者,利用高科技检测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这些团伙将所有藏品均鉴定为“国宝”,并进行所谓的“登记备案”,但事实上,还是欺诈行为。

五、利益驱使,同流合污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特别是面对那些自称为“专家”的个体。据观察,一些所谓的专家参与了诈骗公司的运作,他们虽然不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但却持有股份。由于法律监管的不足,这些专家能够在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下,为诈骗活动提供支持。一旦事情败露,他们往往能够逃避惩罚,并在其他地方继续从事不法行为。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前文物收藏行业法律监管的缺失。《文物法》的存在并未能有效规范文物鉴定活动,导致所谓的专家可以随意发表意见,即使其鉴定结果错误,也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和追责机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以商业鉴宝为职业的专家,他们的收入往往与所提供的服务直接挂钩。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很难保证其鉴定活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当专家从文博单位转向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时,往往会受到资本的控制,而资本的终极目标是榨取藏友的利益。

因此,如果你持续支付各类费用,如鉴定费、服务费、证书费等,那么收藏行业的欺诈行为将永无止境。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广大藏友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

请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收藏本应是一种爱好,只有在个人能力提升,掌握了鉴赏力、人际关系、渠道和圈子的精髓后,才可能成功参与收藏。这些都是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的,依赖他人是无济于事的。如果个人能力不足,要么选择退出,要么等待相关法律的完善。否则,无论投入多少资金,都可能付诸东流。

0 阅读:33

文锦汇

简介:探索中华文明,以古玩为主、文玩为辅,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