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遇难,伊朗会认栽吗?大国斗争白热化,我们要小心被挖坑!

占豪 2024-05-22 16:50:21

伊朗总统遇难,到底是意外还是刺杀?

伊朗总统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真的是令人唏嘘,但却并不令人意外。在过去百年人类历史当中,当地缘政治斗争出现白热化的时候,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当年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一枪,背后真正的凶手是谁?可能谁都不知道。

就在最近的半个月内,就先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先是传出沙特王储小萨勒曼遇刺多名保镖身亡,小萨勒曼受轻伤的消息;接着,斯洛伐克就发生了左派亲俄总理菲佐遇刺,菲佐差点身亡,刚刚转危为安;然而,就在菲佐遇刺的数日后,伊朗总统突然坠机身亡······除此之外,在非洲还有刚果金的亲美政变被挫败,其中长期旅居美国的叛军领袖克里斯蒂安·马兰被拿下,其中还有一名美国顾问被俘;刚刚,又有加纳总统的车队出了车祸,至少一名司机死亡,多名安保人员受伤,加纳总统躲过一劫。

这些消息,来得未免太快,也太突然了。而且,这些遇刺或“意外身亡”的国家领导人,都有一个特征,要不就是不听美国的话,要不就是亲俄,再或者就是反美。怎么就那么巧呢?

伊朗总统坠机身亡到底是意外还是有预谋的事件?

伊朗官方现阶段给出的说法是直升机“技术故障”。之所以说是“现阶段”,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很多时候是会有变化的。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如伊朗官方媒体所说的为“技术故障”呢?

首先,咱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一国总统的座机因为“技术故障”坠机身亡,这种事一方面太过离奇,另一方面也有太多值得怀疑的点。昨天占豪在《原创丨出大事了!伊朗总统外长可能“坠机”,美国对沙特施压,中东斗争白热化!》(点击蓝字查阅)中已经提前做了分析。

这件事,从可能性而言,是有预谋刺杀的可能性是远高于意外事件的。而且,无论是从动机和对手想达到的目的来看,刺杀的可能性都非常高。也可能有人会说,刺杀就那么容易?坦率说,从技术上来说,这事并不难,因为这个过程中太多安全漏洞。

首先,伊朗总统莱希的行踪和事件非常容易被敌人掌握。为什么这么说呢?咱就不说伊朗的确被以色列等国渗透得如筛子的现实情况 了,咱就说莱希的行程和所活动的位置,就是极其危险的。

根据伊通社的报道,莱希是在参加完伊朗与阿塞拜疆交界处的一座大坝的开工仪式后,在返回伊朗国内途中发生坠机意外的。当地时间5月19日,莱希对阿塞拜疆进行了访问,会见了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两人一同参加了阿塞拜疆霍达阿法林县的水库大坝落成仪式。几个小时后,莱希乘坐美制贝尔212直升机返回,途中在大雾的恶劣天气下发生“机械故障”而坠机。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和阿塞拜疆的关系以及美国对阿塞拜疆的渗透,莱希的行程可谓是一清二楚。这种一清二楚不一定是线人给的信息,也可能是放飞的无人机侦查得到的信息。更何况,美国对美制贝尔212直升机的相关信号或通讯系统是掌握的,所以想拿到莱希的行程有很多种办法。

大家还应该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还在伊朗进行搜救的过程中,以色列就表态说人已经死了,并且与以色列无关。伊朗在自己境内都还没搜到,以色列怎么就知道那么清楚呢?

在昨天文章中,占豪在分析中特别强调了气象武器“人造雾”。“人造雾”早在1958年中国就进行过试验,中国进行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农业生产,避免农作物结霜而采取的一种研究。但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开始把“人造雾”作为气象武器来研究了,而且研究水平明显比中国高。相关内容,都是有相关论文的,有兴趣的战友可以搜搜看看。

对伊朗总统莱希来说,其座驾是上世纪70年代巴列维王朝时从美国进口的贝尔212直升机,这种直升机都服役快半个世纪了,本身的确是老化严重。更重要的是,这种型号的飞机因为当时技术落后,缺乏现代雷达、地形测绘和夜视摄像头等先进设备,很难理解为啥伊朗总统会选择这么老的飞机作为自己的座驾。试想,这样技术条件的飞机,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应对能力本来就会很弱。而且,飞机的位置就在伊朗边境,对面就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这两个国家与美国在军事上都过从甚密,距离土耳其也不远。试想,如果美国在这些地方放飞电磁干扰的无人机,或者直接用地面电子战设备进行干扰,再或者对GPS定位系统进行一些特别设置,莱希是不是就处于绝对的风险之中?

当然,咱不能说美国干了这事,因为没有证据。但就技术条件而言,一切都是成熟的,所有的情报至少对美国来说相当于透明,以美国的实力有一堆手段来完成这一切,就是想不想的问题。在这里只能说,小国就是小国,在安保方面的水平防防恐怖分子还行,对一些科技发达的大国而言,这些中小国家的安保犹如纸糊的一样。

总统遇难,伊朗会认栽吗?

对于这次“意外”,占豪认为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是意外。对于这一点,伊朗显然也是心知肚明的。甚至,随着调查的深入,伊朗会逐渐掌握更多信息,也会慢慢理清楚其中的逻辑。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伊朗又能怎么选择呢?为了稳定,他在现阶段只能说是“技术故障”。

首先,伊朗缺乏直接证据。大家想想看,莱希座机出事后,伊朗在知道飞行路线的情况下竟然搜救了十几个小时才找到,大家就应该明白伊朗在技术方面的落后程度了。如果是被刺杀的,伊朗要掌握相关证据,需要很长时间。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伊朗哪怕有心也不能打草惊蛇,所以占豪在此前分析中强调,不排除未来伊朗态度有变的可能,一切都看政治需要。

其次,如果真被刺杀太丢人,现在宣布对伊朗政治上不利。伊朗是中东什叶派的领导国家,如果领导国家的总统都被敌国给刺杀了,这个震慑作用太大了。所以,从当下的政治格局看,伊朗以“技术故障”的理由来放消息是符合逻辑的。

其三,伊朗现在不想与美国撕破脸。这事假如是刺杀的话,凶手会是谁?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能完成这一切的恐怕只有美国,或者是美国和以色列的配合,别的国家要完成这样的行动太难了,而且动机也不足以让相关国家去刺杀伊朗的总统。美国和以色列则不同,美国可以轻松斩首伊朗革命卫队高官苏莱曼尼。在沙特伊朗和解的大背景下,在伊朗成为对抗以色列和以美国的幕后主导的情况下,毫无疑问美国和以色列都是有非常强烈动机的。对美国和以色列来说,能够破坏掉沙特和伊朗的和解进程是战略层面的利益,而这次“意外”死亡的正是沙特与伊朗和解的伊朗方面的主导者——总统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然而,哪怕如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伊朗既不能与美国撕破脸,同时伊朗本身也不想和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撕破脸,所以“技术故障”是当下伊朗对外的最佳说法。当然,除非伊朗国内因此矛盾不可调和,要和美国彻底决裂赌一把的情况下,伊朗又会选择另外一种态度来表态。

所以,这事不是伊朗想不想认栽的问题,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何为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在正常情况下,现阶段伊朗只能选择暂时吞下苦果。至于未来,也可能有变化。或者,伊朗因此导致内部矛盾不可调和,必须选择对外极其强硬来赌一把,伊朗才会选择与美国撕破脸,并做出相应表态。

不过,无论如何表态,对于这种事美国都不太可能承认,以色列更加不会承认这种事,毕竟一国政府刺杀他国元首是不被世界舆论所接受的,因此这件事未来只能是扑朔迷离,不会有统一的结论。而且,这一切所有的选择都是政治选择,与本身的事实关系其实并不是很大。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如何思考呢?

占豪认为,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这件事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白,伊朗总统和外长双双在“意外事故”中遇难,这件事一定是对沙特和伊朗的和解产生负面影响。接下来,伊朗的新总统是谁?是不是会完全按照之前的思路行事?伊朗会多大程度地投入到与沙特的和解当中?这事都需要重新摸底。而且,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施压沙特,要迫使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考虑到小萨勒曼此前可能遭遇暗杀,他是否会在高压下屈从呢?或者说,未来沙特会不会再出现重大政局动荡呢?因为,站在美国角度来说,如果小萨勒曼彻底与美国利益对立,他真的可能对其下手,尔后扶植一个亲美的沙特国王。

为什么说现在的斗争白热化?这些都是表现。谁能知道会发生什么呢?都很难说!也正是基于此,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同时也应该做一些准备,以避免这种政治动荡对我国的海外利益或国家战略构成伤害。有些事,咱们就是需要多未雨绸缪,多做一些准备!大国斗争,轻则局部死伤,重则世界大战!历史,需要我们去借鉴!

5 阅读:108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