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达8万个,美国人不收养本国婴儿,为何对中国女童情有独钟?

陋室文史 2024-05-21 15:49:43

在美国电影中,我们总是能看到美国人的家庭有各种肤色,有一段时期,一个可爱的亚裔的小女孩儿几乎成了美国家庭的一个标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有数据统计,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18年间,美国人一共从中国收养了8万个小女孩,为什么美国人对会对中国女童如此喜欢呢?

其实这是一个让人很难回答的问题,这样的现象其实是战争、国家策略、社会福利制度保障甚至文化影响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收养的历史

美国人收养的历史,从好莱坞的电影中就可见一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美国由于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因此他们并没有根深蒂固的亲族思想,特别是在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以后,对美国人来说养孩子成本可能并不算,所以就更加不在意所谓血缘了。

对于孩子是否是亲生的这一问题,很多美国人并没有太大的所谓。

通常情况下,要么是夫妻双方无法生育,他们选择领养,要么是夫妻双方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为了让家庭更加多元,他们会去选择收养一个其他肤色的小孩。

比如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就收养了一个亚裔的女儿。

美国人收养的历史还要追溯到二战,因为这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很多孩子丧失了父亲母亲。

美国在当时又是最富裕的群体,自诩为最自由、善良的国家,因此很多美国人愿意收养这些孤儿。

其实一开始,美国人收养最多的亚裔女童都是韩国人或者朝鲜人。

这个很容易理解,朝韩战争中,韩国和朝鲜双方的阵亡人数加起来将近50万,很多女童失去了父亲,但是她们的母亲又无力抚养,美国人便收养了。

日本在战后也有一批女童来到了美国,自然也是因为失去了父母的原因,中国女童走入美国人的视野,则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后。

80年代的时候,国家提倡“优生优育”,开始鼓励计划生育,再加上封建思想的影响,在中国的广大地区都重男轻女,生了女儿不管或者说直接遗弃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中国的女孩儿一般听话、具有同理心,渐渐成为了美国人收养的绝佳对象。

比如被遗弃的女婴潘甜甜,她就被一个叫做connie的美国女人收养,Connie是一位儿童矫正专家,她对小孩子非常的宠爱。

潘甜甜被她收养之后,跟随她来到美国生活,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下,本来生活在阴霾中的潘甜甜逐渐打开了内心,之后更是在18岁的时候考上了哈佛大学,成为了人中龙凤。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以前有许多华人来到美国留学,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名声,这让美国人认为华人的智商是很高的,因而更愿意收养中国女童。

二、为什么不收养本国人?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美国人对于孩子是如此的喜爱,那么他们为什么不优先收养自己国家的孤儿呢?

这样的话,在文化层面不是更加的贴近吗?

其实,这是因为美国的福利制度太完善、或者说太苛刻导致的,要想在美国收养一个小孩,需要提交的资料就得半人高。

美国民政部门会将收养人从头到脚进行严格的筛查,他们要判断收养人是否有资格成为父母,也要保证收养人的心理健康,不会去虐待孩子。

一般而言,能够做满足这些条件的家庭,都是高知家庭,或者也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

而且,美国的孤儿其实很多都是有父母的,他们只是被抛弃了。

美国的法律规定,就算你收养了某个孩子,他的父母要想随时要回孩子的抚养权都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在美国要想收养一个孩子,前后付出的花费要超过10万美元,但是花费1/5的价格就可以在中国收养一个孩子。

美国人在收养了本国的孩子以后,这个孩子的生父母还可以干涉新家庭的教育,美国的法律认为,如果不让亲生父母见孩子是一种违背上帝意志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要是收养本国的孩子难度是非常大的,也是在圣母心的影响下,许多孩子有可能从未见过父母,长大以后他们也会选择和亲生父母见面。

站在养父母的角度来讲,实在是太过残酷了,他们为孩子倾注了心血,付出了大量的金钱,最终受益的仍然是亲生父母一方,但是收养中国的小孩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许多美国人宁愿收养一个聪明、乖巧的中国女童,也不愿收养本国的孤儿。

三、文化的影响

在很多80后90后的脑海中,会认为美国是强大的,是自由的,是开放的。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是因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蜜月期的时候,我们国家引进了很多的美国电影和美国作家的书籍,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接受了美国的文化,我们被美国的文化所熏陶,因此对美国产生了好感。

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大学生迫切希望到美国留学的原因,美国人对中国女童也是同样的看法。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造成了华人移民到美国,很快华人吃苦耐劳的品格就受到了美国人的赞赏。

同时在智力方面,中国人确实比较有优势,因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的文明古国。

中国古人在全球人眼中,都象征着“智慧、权威”,毕竟确实世界上很多发明的前身,都是从古代中国传到全世界的,四大发明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美国人逐渐认为,华人就是聪明的代表。

白人少女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一定会让父母非常头疼,她们会饮酒,会参加舞会彻夜不归。

但是华人的少女从骨子里就是内敛、文静、懂礼貌的,她们会主动的去体谅父母。

再加上我国经济不断壮大,在国际舞台上有了地位。

因此华人的形象相比起清朝时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美国人心中,收养一个华人女童当女儿,不仅有面子,而且还能和孩子之间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

同时由于中美之间不同的文化,双方也能够形成互补。

无家可归的中国女童去到美国焕发新生,而那些心地善良、却因种种原因需要领养一个孩子的美国养父母,收获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应该是现实中最美的童话了。

0 阅读:245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