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没接触fire主义的时候,就一直反感每天被闹钟叫醒去工作的狗屁生活。为了不工作。

夏莲家的柚子 2024-01-16 21:51:53

其实我在没接触fire主义的时候,就一直反感每天被闹钟叫醒去工作的狗屁生活。为了不工作,压低自己的消费和攒钱两手抓,但是心中也有些迷茫,怀疑自己的做法。在了解fire主义后更加有目标和信心了,了解fire提前退休的策略是对的,但要保持你真正有兴趣的事情,不然存钱的时候你会迷茫,真的fire了你也会迷茫。感觉中国普通人维持正常家庭开销就很难了,我光吃穿住行加就接近1200,房租800,其他七七八八的一用一个月只能存下来3000左右,等存够结婚的钱都40了,就算碰到志同道合的结婚0开销,后续小孩的开销也是一大笔。按25倍算的话少说得存够500w,感觉有生之年是不可能了。个人认为实现FIRE运动的第一步就是养成一个记账的习惯。等存够100万就辞职,当游击队打零工,每天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还能得点钱,多好玩。100万没有大概3000左右利息,不工作也能活着,生活压力一下就消失了,做什么工作完全看自己的兴趣,完美。说的一切都是不生大病的前提下的。有些也算不得大病,但一直要花钱。看病有多少钱都不够用,别说一百万,三百万也能烧完。小病就治,大病就死,多学习能逐渐克服怕死所以我觉得,对我自己而言得想一个限额,就是如果花多钱钱能治好就治,治不好不治,或者按照病情,如果治好了也影响生活质量,那不治了。知易行难,说实话买车买房的时候能顶住中介忽悠,在自己预定范围内买,已经算是很强的意志力了,看病更是,用药谁不想用好的我已经想好了小病就治,大病就等死。一想到我那么辛苦挣的钱,那么艰难存的钱,要花在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上,不如去享受然后离开。你管你的就行了至于别人怎么打算,和你无关。父母肯定要照顾啊,但是父母自己有退休金有存款,钱不是太大问题,主要是缺乏人性关怀。首先是通过回顾自己的周/月/年账单,能对自己平常的消费水平能有一个数,其次能够基于账单统计的数据去剔除不必要的消费,从而慢慢纠正消费行为背后的消费习惯。长时间按执行 记账-分析-纠正消费习惯后地周期行为,能更进一步地帮助自己适应精简地生活。有了自己真实地消费水平数据,就能合理估算出自己实现FIRE运动所需地最基本金额。有了合理地消费习惯,才能真正帮自己攒下钱,一步步走向FIRE的目标。所以各位有志于FIRE运动地同志们,我提倡大家先试一试记账。真的天天加班,只会得到更多的班来加,什么时候才能不干了。上十个月休两个月你要是在北欧说不定算是敬业的呢。在欧美那边当劳模受罪的可是老板,要是有一丝丝亏待员工被公会抓到蛛丝马迹,那可太难了。很多国家可以接受不买房子租一辈子房子的。就算不和这类的人结婚自己也可以决定买不买房。自己也很容易活的舒服。我四线城市,我真的就打算不考公考研,找份还说得过去的工作,好好攒钱,好好陪陪父母,好好读一读我买的不少书籍,他们要是去世了我也真没想到有什么活的意义了,旅行?我从小学就与他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了,没出过国只是我内心是真的不想出国,要不东南亚也是能去的,现在我还有手办,动画,书籍陪伴我,但如果父母去世,这些我也没有了兴趣,我真也就觉得人生已经过得差不多了。我就不懂了,我提前退休可以让后面的新卒有更多机会工作,这难道不好吗?。而且我工龄短,拿的钱少,降低了国家的养老负担。退休之后是生活我还可以做些公益。怎么想都是对国家有利啊。那就是灵活就业制度,既释放了工作岗位,还不影响养老金发放以及你有大量富裕的时间来做公益,至于你目前的收入以及生活质量嘛,你既然不提,那想必也不会在意不是个人感觉极简生活大可不必,不铺张不浪费,顺其自然就好,也不要总是妄想什么财务自由、未来二十五年会怎样,谁知道自己哪一天就死了。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培养一点小爱好,及时行乐就好。比如:退居二线,全款买房,享受低物欲的生活,就算fire了也做点自己喜欢的活... 明年基本就可以实现了那就更要找到兴趣了,否则就是让工作代替兴趣,这不是在麻痹自己吗不过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慢慢找,但是不要让工作太过紧张,占用掉自己全部的精力。剩下的精力就思考和尝试就行了。“消磨时间”这个说法我是不赞同的,如果对时间的态度只是“消磨“,那我觉得还不如工作,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没那么讨厌工作上来。只有认识到自己喜欢啥,什么对自己是真的有意义和价值的,才会深感时间的可贵,那么不去工作选择fire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