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给小4岁法国老公,婆婆很明事理,告诉我婚姻中夫妻最重要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5-22 21:35:27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879位真人故事

我是小彤,1989年出生的大连人,现在在欧洲排名第一的商科院校当招生老师。

我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大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便赴法留学。

留学过程中,遇到了比我小4岁的老公。他是浪漫的法国人,给足了我爱和支持。

更让我庆幸的是,我的婆婆价值观很正。她告诉我,在婚姻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孩子。

现在,作为一名知名商科院校的国际招生老师,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更多的留学生,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

(我和我的老公)

小学的时候,因为跳级,只有一所小学愿意接收我。从家到学校要穿过城,爸妈便把我送到离学校较近的爷爷奶奶家,这一住就是6年。

尽管没有跟父母在一起,但他们没有缺席我的童年,尽所能给予我足够的陪伴。他们和爷爷奶奶给足了我滋养,让我形成了独立自强、积极乐观丰满的人格。

我算是考试型选手,逢考必胜。但人生总有意外,一向自信满满的我在中考时,因5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想上也可以,要交一万块钱的择校费。我舍不得让爸妈掏钱,最后以不愿垫底为由,去了当地一所还不错的普高。

我卡着最低标准进入了重点班。俗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我发奋学习,只用了一学期,成功逆袭,进入班级前十名。

(年少的我)

整个高中学业还算顺利。高考的时候,我只填了一个志愿,辽宁大学法语专业。专业是我自己选的。

因为我是文科生,备选领域有限,很多同学选择了管理,我却认为管理是软技能,而我要学硬本领,便瞄上了语言学科。

综合地域特点,排除了日语和韩语,又结合我天生发不了西语的大舌音,最后选择了法语。跟爸妈分享了这个思路后,他们双手赞成,选专业这个事就定了。

其实,父母一直跟我说,身为家长,他们更多的是从安全角度告诉我事情的边界。只要是在安全范围内,任何事我都可以大胆尝试,学着承担自己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

因此,人生中的很多大事都是我自己决定的。

(早年的我)

大学毕业后,我以行政人员身份,去了深圳一家公估公司工作。公估公司的服务对象是保险公司,主要是评估、理算保险标的出险后的理赔。

为了更好地工作,我自学三个月考取了公估师证书,但不久,我就意识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每天面对电脑的输入、输出,缺乏活力和成长。这跟我喜欢与人交流的性格极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出国读书提上了日程。

2011年12月,我告诉爸爸我想出国读书,还问他:“咱们家能负担得起我留学的费用吗?” 他说:“我一直等着你自己来做决定,钱这两年已经攒好了,支持你。”

有了资金的支持,2012年2月14日,我登上了去法国的飞机。

(初到法国的我)

来之前,我找了个留学中介帮我申请了一学期的语言院校。利用这一学期,我申请了5所院校,很顺利,收到了4所院校的offer。最后,我选择了一所不错的商科学校准备读一年MBA。

求学路上,我是个幸运儿,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总是会遇到贵人提点。

选专业的时候,我原本想学奢侈品管理的,但面试老师告诉我,这是一个看重背景和人脉的领域,对于我这样的留学生,毕业后很难就业。他建议选市场营销,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敲门砖。

都说听人劝吃饱饭,我正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毕业后顺利拿到了法国一家知名PR公司的offer。

公司老板一直想开拓中国市场,而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再合适不过了。在巴黎总部工作一年后,我就被外派到了上海。

在这期间,一直有个人远远地守护着我,那就是我老公。

(我和“未来老公”及法国朋友们)

他是法国人,比我小4岁。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上。我和他作为各自朋友的亲友团,被硬拉去撑场面。

在人群里,他远远看到了我,第一眼就认定了我。当然,这也是他之后告诉我的。

而我当时选择跟他在一起,是觉得他帅气、温暖,但内心没有想过两个人会有结果,毕竟他比我小,或许没有我想要的成熟。

因为没把他当回事,所以外派上海这件事,我压根没想过要跟他商量,也没有想过异地恋、异国恋会怎样。那时我只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必须抓住。

整整两年,我们只见了三四面。期间,他有考虑搬来上海生活,但尝试后发现无法适应大城市的高压,加上他是做园艺的,对环境很敏感,只能回到法国。

两年后,我们的关系到了一个卡点。两地分居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要么分手,要么想办法在一起。若是继续这样拖下去,彼此都没了希望。

(恋爱中的我们)

但我们都不想放弃,于是决定结婚。

对于结婚这件事,我想得很明白,生活中两人一定会有不顺遂,人性使然,会埋怨对方,而我不想让对方经历诸如“都是因为你,我才怎样”的责难。

成年人的生活,谁都不容易,没有人应该去承担另一个人的选择和责任。

老公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有着浪漫、自由的灵魂,跟他在一起的日子都是欢声笑语。我喜欢和他在一起。

所以结婚不是草率,而是经历了异地、异国的两年,确认了自己的感情,加上对当时职场环境、社会环境的评估,以及未来生活方式偏好,综合决定的。我想,我能负担起这份婚姻的责任和后果。

决定结婚后,我从上海回到了法国。

为了给远嫁的我更好地照顾,老公决定定居在他的老家——诺曼底鲁昂。这样离他爸妈和亲戚近点,可以让我结识更多朋友,感受到家的温暖。

(结婚当日的我们)

嫁给帅气的法国人后,我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签证类别。因为之前是工签,辞职回到法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找到一份新工作,把签证续上。

这边不像巴黎,好的工作机会非常有限。一阵信息搜索后,我发现当地的一个商科院校招生岗在招人。

作为一个外国人,去竞聘这样的岗位难度非常大。为了竞聘成功,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到就业部门去做了专业咨询;为了表达诚意,我从三个渠道投递了简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得到了面试机会。

那时,我怀着5个月的身孕,周围人普遍不看好,事先一个劲儿地安慰我。

但结果既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面试进展得很顺利,我的表现得到了对方肯定。面试代表表示愿意等我出了产假,再加入他们。

他们等了我足足6个月,2017年的9月,我才开始工作。

(老公带着儿子给我过的第一个母亲节)

这份工作一做就是5年。这5年的工作生活简单、舒适,工作不需要打卡、加班,离家步行十来分钟,去的路上还能顺路把儿子送到家对面的幼儿园。

可5年后,茫然的感觉常常向我袭来,我感觉自己止步不前,开始在原地打转。

那一年,我33岁了。这个年龄,如果再不作出改变,等过40岁以后就难了,所以我像5年前一样,再次开始了求职搜索。

这次的决定,是我和老公一起做的。毕竟建立家庭后,凡事不能只考虑自己,而是要照顾到整个家庭。他理解我的感受,非常支持我的决定。

我们一起商量、评估新工作在距离上能被接纳的最大范围。我搜寻到位于大巴黎区的一所欧洲排名第一的商科院校,在招负责法国和大中华片区的国际招生老师,每周可以居家办公两天。

我很想得到这份工作,可是问题出现了。学校离家开车需要两小时,每天往返对我来说不现实。

(正在做校园宣讲的我)

正当我灰心丧气时,老公的一句话拨开了笼罩在我面前的那团迷雾。老公的姑姑住在那所大学附近,于是我们征求了姑姑的意见,她同意到校三天住在她家。就这样,上班通勤的问题解决了。

面试也很顺利,我成功入职这所学校。现在每逢周二到周四,或是我因工作出差,老公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对于孩子,我一直坚持要有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凡事围绕着孩子。孩子只是通过我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彼此独立。

我的成就并不是来源于孩子,而是我在事业上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以及经营生活的满足感。

我要活出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而不是他生活上的保姆。只有这样,我才能持续在他成长中注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爱。

(2023年的圣诞节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份工作,我很努力,慢慢发现自己也很在行,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其实工作的核心就是咨询。

因为咨询的标的是高等教育,所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海外留学是人生只会购买一次的产品,这个产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人生的去处。

加之,我也是从留学生一路走来的,清晰地知道这个过程中困境在哪儿。用我的经历给他们一些借鉴,有些许作用,我都会特别满足、欣慰。

这种成就感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我工作的动力,让我把对育人的期待和爱传递下去。

(工作中的我)

人生走到今天,我很感恩我老公一路以来的支持和理解。

我不相信一见钟情,但他对我就是。有次整理房间,他翻出了一个当时读大学的笔记本,里面有一页满满写着我的名字。他笑着说,那是第一次见我后,下午完全无心上课,满脑子都是我的身影。

我和我老公这一路,妥妥释义了缘分天注定。我从开始的无心,到中间一段失联,再到出乎意料地重新建立联系,这一切好像都是事先设定好的。

我们相识后,一直保持着普通朋友的关系,偶尔一起玩或参加活动。暑假我回国度假,他碰到我室友,询问我的去处。因为室友法语说得不好,让他误以为我再也不回来了。

度假结束,回到巴黎后,一天,我在整理衣橱,转身的一瞬间,脑子里闪现出了他。我并不是一个主动的人,但那天却给他发了信息。

(生活中的小浪漫)

没想到第二个周末,他借着给姑姑花园修剪花枝为由,开着一辆小破车,颠簸颠簸地,还捧了一大束百合花来到巴黎。

我们又见面了。他说,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我了。

晚上,我们来到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圣诞集市。那里有个摩天轮,传说如果摩天轮转到顶点的时候刚好是整点,就会有好事发生。

奇迹出现了,当我们转到顶点的时候刚好与整点相遇。

埃菲尔铁塔通体闪灯,照亮了香榭丽舍和半个巴黎。那个场景好浪漫,我们开心极了。他说这是他这辈子花得最值的20欧。

后来,他邀请我去他家过圣诞节,逢人就介绍:“我有女朋友了,尽管她还不知道”。

他一直说,见我的第一面就知道我们一定会结婚。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笃定,他自己也说不清,但就是知道一定会。

(彼此爱慕着的我们)

后来我在想,或许很多事,抱着试试的心态,最后就成了,这就是一种冥冥之中说不清的力量。

婚后与婆婆公公的相处,也很舒适。他们非常相爱,珍视对方的一切。婆婆几乎每周都会给我电话,关心我的工作、生活,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怀孕期间,她告诉我不要担心工作与带孩子的冲突,她和公公,还有老公的外婆都能帮衬我们。

生产后,她鼓励我与孩子分房睡,确保我的休息。她还告诉我家庭的核心永远是夫妻,而不是孩子。

婆婆的理念跟我的成长理念完全符合,所以我们的家庭生活和谐、愉悦、满足。

现在,除了工作和家庭生活,我跟老公正在做一件很特别、有意义的事。

(我亲自给新房子上漆)

我们先后买了两块地,一块是可建筑用地,大概1000平米;一块是非可建筑用地,大概2200平米。

我们在第一块土地上,跟老公的发小一家一起盖房子。房子的构造有点类似国内的联排别墅,但是我们把原本用实体墙分隔的空间,打造成了两家人的一个共享空间。

一层兼顾茶室、会客厅、按摩室的功能;二层打造成了孩子们的共享游戏室。一个小暗门直通孩子们各自的房间。我们也希望把这代人的友谊传承给下一代。

第二块土地离我们房子大概20分钟车程,位于山坡上。老公在那里可以做园艺设计。我们也规划着做一些相关培训,打造成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实现自给自足,是我们给未来定下的目标。

(法国六台来拍摄我们的共享房屋)

人生走到30+,我非常感恩过去的经历,感恩身边人带来的温暖、美好,感恩现在拥有的一切。

很多人会认为,异国婚姻中文化冲突会是焦点。其实人与人相处如果把不同点放在第一位,那么与之相关的冲突就会被放大。如果我们关注事情本身,并尝试从对方的不同点来理解彼此,反而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这么多年,老公教会了我很多,在婚姻家庭中,保持凡事就事论事,保持对伴侣的绝对尊重。

所以,不管跟谁结婚,步调一致,共同成长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对于我的工作,我真的感觉自己在做一件特别有福报的事,我会坚持下去。用我的经历、眼界和认知,去帮助更多的优秀的中国学生。

【口述:小彤】

【撰文:糖馨越饼】

【编辑:晓柒】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