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为中国的三分之一,人口相当,为何印度能成为粮食出口大国?

高天鹤 2024-05-23 10:35:24

印度面积仅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一,除去有争议领土,印度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2023年,印度人口约为14.25亿人,中国约为14.1亿人。印度人口数量略微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粮食生产国,水稻占全球产量的25%,小麦占全球产量的14%。印度也是全球粮食市场的主要粮食出口国,2022年,印度在世界粮食谷物市场中的出口价值份额为7.79%,这一数字自2010年的3.38%以来稳步增长。

印度也是全球最便宜的稻米和小麦供应商之一,印度已经向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稻米,向6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小麦。印度还是全球大米出口量最大的国家,2021年,印度大米出口量全球占比超过40%。

与中国相比,印度能够成为粮食出口大国,大米出口全球第一的最主要原因包括印度人均粮食消费量严重偏低和水稻种植面积高。

中国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均大幅超过印度。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1.39万亿斤,同比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3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每亩390公斤,同比增长0.8%,而印度仅约为120公斤。

近年来,印度粮食平均年产3亿多吨,远低于中国。其中,2023年,印度的水稻种植面积近6亿亩,比中国还多了1.5亿亩,位居全球第一。尽管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比印度少1.5亿亩,但由于中国水稻的单产高,中国水稻产量反而比印度高出近1亿吨。

印度近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仅为181.9公斤,远低于国际粮食安全线。印度2022年全球饥饿指数(GHI)为29.1,在南亚国家中排名最低,在121个国家中排名第107名,属于“重度”饥饿水平。连被封锁中、被认为连年处于严重饥荒威胁的朝鲜都远远不如。

我国粮食、肉类和水产等食品消费量均远高于印度。2023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比上年增加了7公斤左右,明显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印度大米等粮食能够大量出口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度粮食消费量极低,产量远大于消费量。

此外,我国肉类消费量约为印度的17倍,水产消费量约为印度的7倍,水果等其他食品的消费量也大幅高于印度。

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库存全球第一,供应充足。我国从2010年开始持续大幅增加粮食库存,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全球第一。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粮食储备达到全球库存量一半以上。2022年,从中国全球库存量中的占比来看,玉米达到69%,大米达到60%,小麦达到51%,占比均在过去10年里提高了20个百分点左右。

1 阅读:75

高天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