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PUA(精神操控)毒害的只是女性吗?——独家揭秘心灵操控

邛水河畔的奇人奇事 2024-05-02 13:42:15

Hi,我是遥遥

很多人都喜欢魔术,特别是那种心灵操纵类的,还有读心术类的魔术,简直令人如痴如狂。孩童们很单纯,他们都觉得魔术是真的。我一直热衷于研究这类魔术。初涉社会,我曾被忽悠进过传销(或一些直销公司),见识过他们是怎么给人洗脑的;也接触过PUA(精神操控)。

前些年流行“重金求子”类骗局,近几年又出现什么“招打字员”的骗局,一些十几岁的学生娃都入过坑。其实,骗子的行骗方式就是制造一个又一个借口不断地朝你索要钱财。随着一次次把钱财给他,你的沉没成本也在增加(什么叫沉没成本?就是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当你投资得越多,你的沉没成本就越大。

要知道,一个人的价值不仅限于他手里的金钱,还包含他的时间和情感。街头的“重金求子”骗局,是最不入流的一种套路,因为他的指向性很强(就是瞄准你兜里的钱)。但这还不算是心灵操纵类骗局。

第二种套路的指向性,就是索要你的时间,比如说现在一些app,还有一些游戏,就是在通过各种方式来索取你的时间,让你先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其中。比方有些游戏,你在线多长时间,他就会给你一些奖励;你首充多少钱,他又会给你一个奖励。在此阶段,赚钱对于他们来说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先让你把大量时间投入其中,他索要的是你的时间成本。

第三种套路,是索取你的情感。比如一些游戏系统,会撩拨你去“结婚”(虚拟的),或者网恋。还记得我们曾投入情感最多的是什么吗?(无非是一些社交聊天工具)

当这三种要素你投资得越多(这三要素可以是重叠的,不是说只能单一地投资),被其心灵操纵的程度就会越深。

谈到心灵操纵流程,不得不提到英国那位叫达伦·布朗的魔术师,据说他是魔术界牛人,他只做心灵操纵类魔术。他曾在全国数百万观众面前挑战彩票预测结果(开奖当天猜到中奖号码)。

他还导演了一个大型的魔术催眠真人秀,以揭秘魔术的方式来告诉你心灵操纵是怎么回事。这个真人秀实验,开始是全国范围内的海选,然后通过眼神的交流,一些对话,再给你一些简单重复的指令,看你的服从度。他以这些测试结果为条件,选中了一位名叫戴纳的中年人。确定人选后,他们让他先回家。他们没告知他魔术真人秀何时开始,但从他回家那刻起,导演就已安排摄像师带着微型摄影机开始跟拍他了。

不久,导演就以商务合作的名义邀请戴纳参加酒会。他到达现场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高端的酒会,里面的人非富即贵(其实都是演员),感觉参会者都是富人(门口泊的车,他们的言行举止,抽的雪茄,喝的红酒都很讲究)。导演见实验者戴纳来了,先让他到厨房帮着端下食物,插些食物的标签(一些简单的小活)。

(在导演的安排下)这时,有位富豪突发心脏病死了。然后导演对戴纳说,先把尸体搬到一个空房里去放着。因为这个消息如果爆出去,对戴纳的公司(戴纳是个小老板)以及这场酒会,都会损失惨重(所以等酒会结束后,再来处理尸体)。戴纳帮忙把尸体抬到了房间后,导演叫他踢这尸体两脚。可他拒绝了,他反问,为什么要踢他?

接下来,导演又要求他,你现在就假扮那富豪。因为大家都知道该富豪来参加酒会了(虽然人们还没见到他,但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回事)。戴纳为了让酒会顺利进行,于是假扮了富豪。

可是,当戴纳开始进入富豪角色那刻起,他的待遇就跟自己原来的经历截然不同了。这时,会有人过来阿谀奉承(都是演员),美女也会往他身边靠,他吃的海鲜,抽的雪茄,喝的红酒等都是上品。他别提有多惬意了。

(注意:剧情反转)这时,一个消息突然传来:那个富豪苏醒了,而且还要控告他们(谋杀)。(在导演的安排下)这帮“富人”又开始怂恿戴纳,要他把富豪从楼上推下去(杀掉他)。戴纳犹豫了好久最终没有同意。

但那次在海选中,导演其实选出了四位实验者。除了戴纳,另外的那三人都依照旁人的怂恿照做了。这就是心灵操纵的魔术剧场,在现场的摄像机前,那三个人把富豪(演员)从楼上给推下去了。

这就是一个按照导演自己的设想,让别人去一步步执行的流程。我们称之为心灵操纵。

假作真时真亦假。偷桃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小时候见过的一个魔术表演。他那年去考童生,到了县府,刚好赶上过节,闹市中来了很多江湖艺人。其中有一个杂耍班头带着一个小孩也想来参加展示一番(节日汇演)。小孩蓬头垢面的,头发很长又乱。班头自称会变戏法(魔术),有幻术能让作物反季节生长。

看台上有位官员就说,那你给我们弄个桃儿来吧。班头就回禀道,老爷说笑,现在是冬天,到哪儿去给您弄桃儿?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倒是有,我只有到天上给您偷来罢。只见他打开箱子,拿出一根绳子往天上一扔,这根绳子居然就立了起来,仿佛天上有个吊钩固定住绳子那端一样。他哄着那个小孩顺着绳子往上爬,不一会儿,就看到小孩爬到云霄里去了。接着,一个桃子扔了下来。

(注意:剧情反转)不大一会儿,绳子突然断了掉下来了。班头就沮丧地说,完了,绳子被天神给剪断了,我家娃可怎么下来呀?又过了一会儿,从云里掉下来一个东西,一看,是那个小孩的人头。这个人就崩溃了,向看台上坐着的官员哭诉道,大老爷,我就这么一个娃,为了给老爷们偷桃,命都丢了……老爷们可怜可怜我,给点赏钱吧?好让我回家料理后事。

几个老爷商议后就打发给了他一些银钱。收下赏钱后,他拍拍旁边的箱子,却见那小孩从箱子里爬出来谢赏了。

还有一个泰恐电影叫《十三骇人游戏》(一部人性与金钱博弈的离奇故事),大概也是这样一个流程。游戏组织者先是叫他打死一只苍蝇,然后给他一万元。剧中的男主照做了。接下来,游戏组织方就一步步地引导他,最后就是,去s人(要求他s的目标居然是这位男主的父亲),最后的奖金是一亿元。

这个程序就是先通过一件很小的事去影响男主的行为,每次都给予他丰厚的奖励。所有的洗脑大概都是这样的一个流程:让你追加你的沉没成本,这个沉没成本里面包含了时间、金钱和情感。

上述的知识点相信很多博主都谈过,不过大家都缺少一个画龙点睛的发现:就是心灵操控者善于在短时间内操纵你的情绪起伏。比如,在一小时内,让你的情绪起伏五、六次,当他做到这一步,才算是把一个心灵操纵的流程给完成了。

比如上文提到的魔术真人秀,当戴纳到达酒会现场时,他的情绪其实是焦虑的,紧张的。因为他可能从未参加过这么高端的社交活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当他冒充那个富豪时,鲜花、美女、马屁精都来了,他的紧张开始舒缓,情绪接着慢慢走高。当他的情绪到达顶峰的时候,突然那个富豪又醒了,而且还要控告他们谋杀。戴纳的情绪又一下子跌到谷底。这种情况下,人是很容易失去理智的。此刻,如果旁人再撺掇他去做点什么傻事,他往往就会照做。而那件事是他平时想都不敢想的。

其实,影视大片(包括上文提到的偷桃故事)也是这样的一个套路。导演会用一种让观众快速入戏的拍摄手法,让你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角色中,跟着角色情绪的起伏而起伏。

(影视剧本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不外乎宫斗、友情、爱情、战争。即便都是那样的俗套,为何还有好片跟烂片之分呢?)观众判断一个电影的好坏,就是这部片子能否在短时间内让我们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比如,我们常看到一些反转、再反转、再再反转的电影剧情,这类电影往往就是好电影。

PUA(精神操控)也是这样。早期的“培训”元老里有一个分支叫“五步陷阱”,玩的就是操纵情感的套路。(有的学员学了60%,就照葫芦画瓢,去培训下一茬学员了。机构间竞争激烈,一些很下作的恶意竞争手段就出来了。比如,学员报名了以后,培训者会事先给你找一个失足女青年(学员又不知道底细),让你去搭讪那个姑娘(其实是培训者安排的一个托)。当然就搭讪成功了。培训者就会说,你看,你来报课了以后,心理上是不是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就是一种情绪调动)。

在“五步陷阱”里,他们又是怎么调动对象情绪的呢?当时,一个“元老”级别的培训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不管你是帅哥还是美女)当你找到另一半,进入热恋期后,你先用跪舔还是什么方式,想尽一切办法对她(他)好,把她(他)的情绪调动起来,让她(他)的情绪达到最惬意的状态。之后,你再找茬(比如,对方跟哪位普通异性朋友聊天、开玩笑;她(他)不够关心你,冷落你)跟她(他)小题大作吵一架。在这个短时间内,让她(他)经历一个情绪起伏的过程。就跟我们看电影一样。

如果你的第一步工作(对她(他)好)做得比较完美,她(他)之前的沉没成本已经投资了很多(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情感),你再让她(他)的情绪短时间内波动起伏较大,她(他)就很容易会被精神操控,而去做一些她(他)平时不会去做的傻事。我们就经常看到网上有些新闻说,哪位女生因为PUA有自杀(自残)等类似行为。就因为在那一刹那,她的理智被抽空了。

(注意:PUA不单指男人,男女比例为7:3。很多所谓的捞女都学过,套路很深。她们擅长示弱、让你吃醋等方式,调动你的情绪,而且伪装得很好。)

上文提到的达伦·布朗的魔术真人秀也是这样。虽然流程都是一样的,不管是达伦·布朗的魔术,偷桃,《十三骇人游戏》,还是这个PUA“元老”讲的故事,里面都加入了情绪的起伏波动,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就是心灵操纵的秘密。

朋友们也许会问:有没有办法去制止这样的后果发生呢?有。就是,你一旦发现有人在引导你投资,不管是时间、金钱,还是情感,他不仅在引导你投资,而且让你在不断地去追加投资时,你就要小心了——他想要精神操纵你,他暗藏祸心。诸位,珍爱生命,远离PUA。

(遥遥在此恭候列位看官关注,欢迎点赞、转发,发信息参与评论)

0 阅读:1

邛水河畔的奇人奇事

简介:做过语文教师的情感领域写作者,爱好心理学。喜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