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如何下功夫?

贵阳网 2024-05-23 09:23:56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这条电子元器件数字化检测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不仅检测质量更稳定,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这套磁生物传感器致病菌快速检测仪检测致病菌生物量,30分钟就可以出结果。”……近日,记者走进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探访该所近年来的科创成果。

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重要基础研究及产品质量保障单位,是一家集计量测试、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元器件可靠性保障、电磁兼容性试验、网络信息安全与大数据分析、专用测试仪器设备研发与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机构,业务遍及全国各地,服务涵盖航天、航空、航发、电子、船舶、机电、机械、烟草、民航、交通、铁路等行业。

研制国内首套动态扭矩校准装置

“这套动态扭矩校准装置是国内首套。”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计量学术带头人金高工说。金高工口中的“动态扭矩校准装置”,全称为“制动式正弦法动态扭矩校准装置”。金高工介绍,该项目初始立项的目的主要是想解决航天器机电设备的动态数据参数无法校准、溯源的问题。在开展该研究前,国内尚未发布类似方法的动态扭矩标准规范,通常只能用静态方法去默认测量值,随后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放宽余量的方式来保证安全性和准确度。

如何突破技术难点,使动态扭矩传感器实现可校准、溯源,测量到更精准的动态扭矩参数?“经过不断思考尝试,我们最终研制出了这套制动式正弦法动态扭矩校准装置,通过对被校动态扭矩传感器采取瞬间制动的方法加载激励,采用绝对法测量动态扭矩波形。”金高工说,除了应用于航天器机电设备,该装置也可推广至其他应用到动态扭矩测量的设备,如汽车发动机、工业生产线上的扭矩扳子等。

得到一个更加精准的动态扭矩传感器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金高工介绍,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准确的动态扭矩测量,可以帮助厂家进行设计优化,设计出更节能、更合理的系统,从产品研发的角度更好地指导应用场景,把产品的性能发挥到最优。

构建大数据电子元器件选型超市

作为国内电子元器件检验检测的领军企业,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不仅有自动化的电子元器件数字化检测生产线,还有一个“大数据电子元器件选型超市”。

在该研究所的元器件检测室内,记者看到了“大数据电子元器件选型超市”的根平台——元器件质量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平台。来自不同厂家的超过一亿只元器件,形成200多万条多元异构质量数据,通过“清洗”统一数据格式,再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重新整合分类,最终形成一个元器件质量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平台。

“这个元器件质量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平台包含了元器件的采购、筛选检测、适用等所有环节质量数据,当前整合有11个一级菜单,各一级菜单下还有数项二级子菜单,包含有DPA分析(破坏性物理分析)报告、质量一致性报告等。”该所元器件检测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的元器件选型超市就是从该平台脱胎衍生的。过去,设计师元器件选型没有一个较全面的质量分析数据做参考,通常只能自己检索相关信息,做选型前的‘功课’。”该负责人介绍,有了该平台,设计师需要哪类元器件,仅输入基础功能信息,平台大数据会自动按优排序推荐,大大节省选型前的“功课”时间,帮助决策,“除了辅助决策,该平台还可以反哺元器件生产厂商更好地优化研发设计。”

创新生物检测技术 实现智能化检测

一个普通医疗箱大小、手提便能携带的设备,你能想象它可以30分钟内便测出生物致病菌吗?在该研究所的技术中心,课题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其带头研制的磁生物传感器致病菌快速检测仪,在芯片上滴生物样品后将芯片推入检测仪器内,即可通过微流控技术开始自动检测识别,识别结果会显示在仪器的交互界面上。整个检测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也不需要医护专业人员操作,真正实现了高水平智能化检测。

“这套仪器集合了微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知识,最大的创新点就是使用生物芯片测生物量、致病菌,不仅出结果时间快,相对传统手段来说还简单易操作,且移动便携性高。”该负责人说,如新冠病毒的检测,常规咽拭子是采用的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一般为6至12小时出结果,而该仪器基于磁生物传感器和微流控技术进行检测,只要30分钟便可出结果。

该负责人介绍,基于国内老龄化趋势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下一步,他准备将该检测技术朝着柔性可穿戴检测设备的方向去进行后续研发,力争做出重量更轻、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强、功耗更低的检测设备。

近年来,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驱动传统计量检测和测试试验业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为此专门抽调了不同学科的技术人才组建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进行项目研发,推动业务向“数字+技术服务+产品”的模式转变。

“这些项目都是我们近三年研制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科创成果,除了这些,我们还有很多涉及不同产业、方向的研究。”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科技发展处负责人说,除了传统计量方向,当前,该研究所在诸如5G、云计算、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也在做相关布局研究。

“测得到才能造得出。”该所科技发展处负责人说,所有的产品都必须要有一个测量的手段去测到具体数值,这个产品才能制造出来,这就是计量测试存在的重要意义,“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从菜场的计量秤到手机网速流量,从白酒的酒精度到航天传感器,所有产业、产品都涉及计量。计量要走在整个产业前端,才能服务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刘传海 丁明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