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演员又是特工,75年隐姓埋名,退休后被授最高荣誉勋章,这位榜样真传奇

翠丫看电影 2024-05-19 11:11:38

还记得,2021年,为了庆祝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

党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七一勋章”的颁授仪式。

将党内的最高荣誉颁授给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党员。

随着歌曲《忠诚赞歌》的响起,29位功勋党员缓缓上台,来迎取属于他们的最高荣誉奖项。

其中一位银发老人的登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就是党员蓝天野。

首批“七一勋章”的获得者29人,蓝天野是唯一的演员、导演,两名文艺界的代表之一。

当时,有熟悉的观众迅速的认出了他,这不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吗?

他不是演员吗?这都是国家贡献人物获得的奖项,为什么他也会获得呢?就单纯是因为他的演技好吗?

他曾是美术系的高材生,也是表演界的封神人物,在整整长达70年的演艺生涯中,出演了上百部的经典作品。

而直到在2021年的6月29日,看到他被国家授予“七一勋章”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他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1927年,蓝天野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大户人家,在他出生后没多久,全家迁往北平。

母亲酷爱京剧,经常带他出入各大戏院。

吹拉弹唱小孩子品不出滋味,五颜六色的脸谱却令其着迷。

蓝天野的原名叫做王润森。

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王润森在短短两个月内接连失去父亲、祖父以及祖母。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很努力上学,没有放弃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

17岁时,他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系学习油画,给班级设计板报,在校刊设置漫画专栏,一心想当一名画家。

从画家转行当演员,是时代阴错阳差造就的。

蓝天野的三姐石梅是一名地下党员,他家自然成为北平地下党的联络点。

姐姐有一台短波收音机,可以接收解放区的电台。

因此蓝天野会帮忙记录电台内的信息,再刻蜡油印分发出去。

受姐姐的影响,他18岁加入党,参与抗日宣传工作。

穿梭在大街小巷,帮助革命同志传送物资。

当时,各地民主运动情绪高涨,众多学生剧团也纷纷参与进来。

1944年,经由好友苏民(濮存昕的父亲)介绍,他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戏瘾一开,一发不可收拾,他逐渐耽误了自己的绘画学习。

后来,时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的徐悲鸿,向他发出退学通知。

蓝天野心存不甘,继续参加艺专考试,再一次考进油画系。

但随着抗战的胜利,国内矛盾也随之转移。

思想进步的学生剧团,成了国党眼中钉,地下党组织成员更需要隐秘自己的身份。

就在这时,有戏剧表演经验的蓝天野被委以重任,进入国民党军中演剧二队。

这支队伍表面来看听从国军派遣,其实是一群年轻的共产党员。

19岁的蓝天野表面是国军少校,实则肩负了保护进步力量的重任。

但随着敌我力量的转变,演剧二队的不少成员都成为严密的监视对象。

甚至还调派来了一位新队长,任务就是铲除剧团中的地下党。

出于安全考虑,党组织决定将众人转移到解放区。

这么多人怎样悄无声息地离开呢?蓝天野想到一个妙法子。

趁着给新队长接风的功夫,他给想笼络人心的新队长建议,不如让大家轮流放三天中秋假。

就是这三天时间,剧团成员尽数转移到解放区。

出于保护同志的目的,大家被要求隐姓改名。

为了不影响国统区的家人,他应党组织的要求,改名字。

没查字典,没有时间考虑,脑子里临时崩出三个字,“蓝天野”。

从此,之前名叫王润森的他,成为蓝天野。

新中国成立后,备受人民喜爱的话剧成了文艺事业的重中之重。

各大城市的剧院相继创建。

其中尤以曹禺、老舍、焦菊隐领导建立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最负盛名。

自小在北京长大,也在北京成名的蓝天野自然也成了北京人艺的第一批演员。

从那时候起,“特工”的身份不在了,他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而关于他当“特工”的这段往事,也没有什么人知道。

在北京人艺这个地方,蓝天野开启了另一段新的人生。

于是之、郑榕、英若诚、朱旭、蓝天野……

这一个个名字如今再来看,都是如雷贯耳的存在。

而北京人艺上演的剧目同样也是含金量高得吓人。

曹禺的《北京人》、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

其中,最接北京地气的《茶馆》成了北京人艺的王牌。

这也是蓝天野参演最多的一台话剧。

据统计,蓝天野整个生涯共演出过374场《茶馆》。

他在其中饰演秦仲义,秦二爷。

这个人物年轻时血气方刚,目空一切,愿意和封建势力战斗到底。

年老时被大资本、大官僚彻底击溃,斗志尽失,犹如丧家犬。

这个前后转变如此大的角色,并不好演。

但蓝天野却胸有成竹。

而在这背后是因为他特地找到了当代的民族商人,进行观察并且学习了一些北京人的姿态等。

别看他年纪轻轻就开始演话剧,最擅长的其实是各种底层老生角色。

为什么呢?

因为在刚到剧院的时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并没有演戏,而是被派到一些基层体验生活,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这也是蓝天野的演戏秘诀,只有真正体验,才能演得跟真的一样。

在他眼里,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就算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他都会用心揣摩,全心塑造。

而在成名之后,他也从不摆谱,愿意深入基层体验生活。

在筹备《茶馆》时,为了解各种有关老北京的人和事。

蓝天野又和同事们一起访问两位老评书艺人。

大家无拘无束,相谈甚欢,再出门时已是深夜。

而蓝天野不仅自己参演话剧,还自己导演话剧。

1963 年,由于身体不太好,他曾多次因低血压晕倒在后台。

这使得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再适合演戏。

加上一直以来确实对做导演有兴趣,就向上级申请了转职。

而蓝天野在这个行当上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上级的信任。

作为导演,他先后执导过《贵妇还乡》《吴王金戈越王剑》《家》《秦皇父子》等十几部作品。

很多人认识蓝天野其实是在他的电视剧作品中。

例如《渴望》中的父亲王子涛、再如《封神榜》中的姜尚姜子牙、《末代皇帝》中的摄政王等。

还记得在拍摄《封神榜》的时候,蓝天野已经60多岁了。

但在一些危险戏份的时候,他还是坚持亲自上场,坚决不用替身,不然他就不演。

在蓝天野的演绎下,这个角色也呈现出了层次感,时而慈眉善目,时而神鬼莫测,时而又不怒自威。

不得不让人感叹——优秀的话剧演员演起电视剧来,果然是「降维打击」。

也正是有了像蓝天野一样的老艺术家,过去的影片个个成为了经典。

在演戏之余,他也尽力地为国家培养新的人才,因为他知道,国家的未来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搞艺术不能将就,必须讲究”。

1986年执导《秦皇父子》时,长相秀气,做事大气的公子扶苏让谁演是个难题。

在人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蓝天野想到在空政跑龙套的濮存昕。

“人艺是没有人了吗?还是个跑龙套的!”蓝天野的选择遭受指责。

面对争议,追求纯粹极致的蓝天野宁愿选择抛弃筹备已久的心血。

僵持了一年后,蓝天野终于等到了濮存昕,若不是他的坚持,文艺界就少了一颗新星。

除了培养濮存晰,演员宋丹丹、王姬等人都得到过他的指导。

就这样,蓝天野在话剧领域辛苦耕耘了43载,于1987年正式在北京人艺退休。

退休后的二十年,蓝天野都在远离人艺。

因为他感觉人艺变了,环境变了,演员们忙着在影视剧里扎戏,很少人潜下心来进行创作。

若不是人艺院长张和平的诚恳邀请,近八十岁的蓝天野并不会选择出山。

而这次一出手,他就坚持了十多年。

因为他感觉自己人生经历的褶皱,让自己的创作充满活力,比年轻时还要好。

因为他认为人文香火的血脉传承,自己要尽一份力量。

“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

在清闲多余时光,蓝天野还重新拾起挚爱的绘画。

通过朋友介绍,他拜师画家李苦禅,每星期跟着学4天,雷打不动。

潜心修炼的他水平突飞猛进,作品得到了国画圈的认可,在海内外多次开设个人画展。

蓝天野还有可爱的一面不被人熟知。

比如他喜欢玩抓娃娃机,每次去逛商场,都要去抓些毛绒玩具。

而这些毛绒玩具,又成为他所养猫猫狗狗的乐子。

这些小猫小狗本是在街头流浪,蓝天野愿意不辞辛劳的照顾。

私底下,蓝天野则对名誉十分淡泊。

他曾说,自己想养两只狗,一只叫「大师」,一只叫「泰斗」。

别人来叫他大师了,他就指指身边的小狗,说它才是「大师」。

快人快语的他还说,「小鲜肉」「老戏骨」这样的称呼是不尊重的。

「演员就是演员,他不是卖肉的」。

在2011年的时候,84岁的蓝天野再次收到邀请,亲自排练了节目《家》,并且还亲自饰演了一个反派人物。

当在片场受伤的时候,他第一句话说的是“对不起”,他自责因为自己受伤而让众人担心,他的心中只有艺术。

2019年,92岁的他又出现在了综艺《国家宝藏》的舞台上,扮演汉朝名将赵充国。

肉眼可见的是他老了,但是他的心始终是年轻的。

在2022年的6月8日,在过完了自己的95岁生日没多久,蓝天野在睡梦中安然地走了,寿终正寝。

根据学生的透露,生前他患上了癌症,但是并不愿意治疗,或许那时候的蓝天野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能称为「人民艺术家」的人不多。

蓝天野绝对是其中一员。

蓝老的职业生涯与新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进步青年的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几十年来,对于理想的坚持从未改变,对于演艺事业的追逐也从未停歇。

他兢兢业业,苦心孤诣,还努力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戏剧艺术进行革新。

话剧界曾提出过「话剧民族化」的口号,而蓝老正是这一口号的积极响应者。

这正是来源于其童年时期对于京剧等传统民俗的喜爱。

不仅如此,蓝老的戏还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为人民服务。

对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剧,他是既舍不得,也放不下。

虽然在1987年就宣布了退休,并于1992年进行了告别演出。

可19年后,他还是回到了那个自己无比热爱的舞台。

这便是蓝天野。

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要将七一勋章这至高的荣誉授予他。

只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用生命去演戏的表演艺术家。

是在血和泪的磨砺中走出来的革命战士。

也是不断求索、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高尚儒者。

从20世纪到21世纪,蓝天野老先生见证了两个时代的变更,其中有战争更有欢乐。

他最庆幸的就是自己能够有幸作出贡献,在这一生中,他是画家,也是演员,更是国家的贡献者。

在这个「流量」与「金钱」至上的时代。

蓝天野这样专注的表演艺术家,实在太值得敬佩了。

他对于流量、金钱,既不争也不抢。

以九十多的高龄,依然全力以赴演好每一场戏,依然在一次次学习实践中沉淀自己的艺术修养。

只为观众留下最好的表演,最难忘的角色。

只将自己的作品,由历史见证,由观众评说。

《人民日报》用“蓝天碧野,赤子情怀”八个字,总结他痴爱舞台,服务群众的一生。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艺术作品,尤其晚年密集的创作,给后辈树立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榜样。

北京人艺“戏比天大”精神的本质,就是面对艺术时应当把它当作最大的事,而蓝天野的艺术生命很好地诠释了这种精神。

0 阅读:10

翠丫看电影

简介:一种“真情实感”倾诉,更是一种“点到为止”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