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山药益气滋阴降血糖

鸿朗说健康 2024-05-18 06:04:57

名家施今墨认为黄芪甘温,入手足太阴气分,补气止消渴;山药甘平,最补肺脾肾之阴津。一阳一阴,可降低血糖减少尿糖。曾以防己黄芪汤治愈老妪尿频尿多之证。均取黄芪“止渴……益气,利阴气”之功(《别录》),施老门人祝谌予,更在二药相合基础上,配入它药,创制了治各型消渴病的有效成方。

现代药理证实二药合用,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对疾病抵抗力。故不仅能降血糖、消尿糖,还可用黄芪复方(生黄芪、山药、白术、陈皮、生地、茯苓)预防感冒(《古今药方纵横》283页),对其它病出现气阴双虚症状时,亦可合用之。

对脾阴虚证,二药重用共投,仿慎柔养真汤(由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白芍、莲子、麦冬、五味子)用药极妙。

【例】

一女45岁,患消渴证已3年余,曾服优降糖等少效,近尤剧,形体随尿量日增而消瘦亦显,察其面㿠少荣,神萎眩晕,心悸短气,消谷善饥,渴饮溲多,舌淡红少苔,脉细数。尿糖(+++),血糖340mg/dl,显系阴虚阳亢,气弱肾亏。

药用:黄芪、山药各30克,生地、麦冬各20克,花粉、知母、葛根、枸杞、女贞子各15克,五味子、山萸肉各7克。5剂见轻,“三多”减半,坚持服药48剂,诸症尽失,宛如常人。检査:尿糖、血糖均转阴性。

黄芪在糖尿病调理中发挥哪些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都是胰岛功能损伤、胰岛分泌不足,代谢紊乱等引起的,而中药当中,黄芪对于胰岛B细胞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效果 ,能够增加患者胰岛B细胞当中的分泌颗粒数量,合成胰岛素,并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还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以及心血管的病变。

中医认为,糖尿病多属于中焦脾气亏虚或阴津不足而导致的,应用黄芪可以有效地改善倦怠乏力、口干口渴、形体消瘦等症状;另外,中药中的山药、葛根、生地三味药可以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增强胰岛素敏感度。对2型糖尿病的调理有很大的帮助!

如一37岁,糖尿病患者,在某医院住院20余日,西医以降糖片、胰岛素之类药品治疗,中医则按消渴症与滋阴养津中药。身体异常消瘦困乏,小便比常人多数倍。饮食精神不振,小便时可嗅出糖气与烂苹果味。

患者说我这个糖尿病这么多年了,一直是打胰岛素来治疗,身上到处都是针眼,有的时候血糖还控制不好,有没有中药可以辅助降糖?

根据脉证诊为气虚下陷,津液不升,脾气不足,失掉统摄糖质能力,故随津流出,黄芪量少殊难奏功。再者他已服过许多滋阴养津药,脾已为水湿浸泡而壅遏,脾必有瘀血水湿互阻,气不返而津不升,故口干不欲饮,法当用黄芪大补脾气,兼以活血化瘀并固肾关。

于是开方

处方:生黄芪,葛根,升麻,桃仁,红花,血竭,郁金,苍术,川萆薢。

服两剂,血糖减少,尿量亦减。

之后让他只用黄芪加葛根煮水,每诊加减黄芪,1个月后小便已近常人,尿中已无烂苹果味与糖气,化验尿中已无糖,血糖亦恢复正常。遂又将黄芪逐渐减少而服之,以善其后。停药观察,一年后亦未反复,此病治疗1个多月,服黄芪始收全功。

中医认为,久病多虚。由于糖尿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在阴虚的同时大多伴有气虚,所以益气是糖尿病患者进补的重要原则之一,而黄芪就是不错的选择。

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甘,具有益气、扶正、固表等功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此外,黄芪还有提高免疫力、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蛋白尿等作用,这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尤为适宜。

使用黄芪进补时,可取6-9克生黄芪加水煎服;或者服用黄芪山药粥。山药属于药性平和的滋补食物,同样具有健脾、养阴、补气的作用,而且能够辅助降糖。具体做法是:取生黄芪6—9克,山药30克,大米50克。先将黄芪加水煎煮,滤取药汁250毫升;另将山药、大米加水煮粥,粥快熟时对人黄芪药液拌匀,再煮沸即可。每天分1—2次食用。

0 阅读:57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