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皮卡出道,锚定两大优势!

汽车大观V 2024-05-20 12:44:47

浓眉大眼的中国重汽,进军皮卡市场了。

5月16日,中国重汽皮卡在济南国际赛马场举行了媒体首测会,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众所周知,中国重汽是商用车行业重卡领域的领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最受用户认可,销量稳占第一,在海外市场也是领衔中国重卡产品的出口销量,口碑出众。

不过,相对于中国重汽在重卡市场横扫千军、独占鳌头,中国重汽皮卡却是不折不扣的皮卡界“新势力”,要进军竞争激烈的皮卡市场,并撬动市场份额,其面临的挑战绝对不小。

中国重汽能把皮卡做好吗?中国重汽皮卡凭什么赢得消费者?带着这些问题体验过中国重汽皮卡后,《汽车大观》感受到了其底气和实力。

重卡老大为何要做皮卡

作为中文名里都带“卡”的车型,我们其实很难将重卡和皮卡联系到一起。就身形吨位来说,重卡就像巨无霸,皮卡则是小老弟。

问题是,始建于1930年,拥有近百年历史,一直专注于重型汽车及关键总成技术的中国重汽,为何会想到要做皮卡,而且是在汽车空前内卷的当下。莫非是中国重汽低估了难度和挑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看看皮卡的属性。皮卡这种诞生于美国,在西部大片里一路飞驰,扬起两行尘烟,让人瞬间就想开上它的车型,当然也是北美市场保有量最高的车型之一,在中国市场是被归类于商用车的。

既是商用车,那么对于从2018年9月1日由谭旭光掌舵后,把打造“世界一流全系列商用车集团”,作为企业目标的中国重汽来说,自然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谭旭光用了4年时间,在一番大刀阔斧地重组改革和锐意进取下,将中国重汽的重卡由2018年的国内市场第三名,发展成2022年销量和市占率双料第一。2023年中国重汽重卡更是成为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重汽的中轻卡也快速发展,在各自细分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如果说从“全系列商用车”的角度来看,中国重汽有什么“缺憾”,那必然是皮卡无疑了。

所以,中国重汽做皮卡,是在补齐宏伟蓝图上的一块重要拼图。从这一点可以想象,中国重汽不仅要做皮卡,而且会拿出打造重卡全球第一的劲头、专注、实力,投入到皮卡产品开发上。

谭旭光是一位卓越的实干家,自其操盘潍柴开始,历经几十年商场风云变幻,从来都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魄力和耐力。纵然中国重汽皮卡要在激烈竞争中蹒跚起步,我们相信只要老谭想干,就一定能干成;只要是中国重汽出品,就一定是精品。

为了更好地发展皮卡,中国重汽在重庆、济南分别设有两大皮卡生产基地。我们此次在首测会体验的中国重汽皮卡,就来自于济南基地的R平台,共有商用、越野、乘用三个版本,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设计。

动力和可靠性是最大优势

中国重汽是做重卡出身,基因里就奠定了中国重汽在车辆动力、耐久可靠性、安全等方面有着深厚积淀和技术追求。尤其是这几年,中国重汽持续保持技术突破和引领,从而造就了其重卡产品在行业脱颖而出、强势领先。

中国重汽轻型车研究院院长赵金龙表示,中国重汽皮卡承袭了重卡的技术基因和优势,在打造皮卡产品的动力、可靠、高效、安全、承载等方面,有着扎实投入和充分自信;同时,中国重汽皮卡借鉴乘用车特点,在车辆静谧性性、舒适度、智能化、越野能力等方面,也做了很多提升,达到不输于竞品的高度。

要说中国重汽皮卡最典型的差异化优势,还属其产品动力表现和可靠性。

中国重汽皮卡搭载了潍柴动力WP2H 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0kW,峰值扭矩420N•m,是国内单涡轮增压平台中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的2.0T柴油发动机。

事实上,潍柴的强劲动力和高耐久可靠,多年来一直有口皆碑。搭载潍柴WP2H 2.0T发动机的中国重汽皮卡,其动力性能不言而喻,全面领先同级。用户在日常通勤、货物运输、户外越野,大可放心地从容应对。

《汽车大观》在首测会上,重点试驾了中国重汽皮卡的越野版本。这款车拥有最强动力的潍柴WP2H 2.0T发动机+重汽8AT变速箱,搭载了博格华纳适时四驱,非承载式车身加上离地间隙230mm、接近角30°、离去角26°的设计,将车辆动力和通过能力直接顶到满格。

在济南国际赛马场专业越野场地,《汽车大观》试驾中国重汽皮卡越野版,一路驶过泥泞路、涉水路、陡峭的驼峰桥、颠簸路、斜坡路,以及炮弹坑和交叉轴路面,有一种非常轻松、操控自如、一气呵成的惊艳感。

中国重汽皮卡的另一大优势即可靠性,从他们背后所做的投入和努力可以窥见一番。

中国重汽皮卡采用162mm高强度大截面纵梁,驾驶室扭转刚度32000Nm/deg、关键材料强度1500Mpa、镀锌板占比>50%,具备高强度、高可靠的特点。

底盘调校方案则经历了500余次筛选、169次迭代,历经3轮底盘调校,力求在总体操纵稳定性、总体舒适性方面领先同级竞品。

在道路可靠性验证中,中国重汽皮卡在全国的主要高速、环边境线国道,以及城市和乡村,进行了超过300万公里的道路可靠性验证。

从青藏到云贵,从吐鲁番到漠河,中国重汽皮卡又进行了覆盖高原、高温、高寒等各种极限环境下,包括ESP、EPB、分动器等的低附着标定、ADAS功能的稳定性测试、典型路况测试、-40℃低温启动等一系列专业项目的测试。

经过这些测试考验的中国重汽皮卡,原本在去年就可以上市,但他们为了进一步验证车辆可靠性,又展开了一项数十辆车同时进行30万公里耐久实验,历经沙漠、戈壁、滩涂、牧民道等极端道路,直到单车累计达成超过100万公里的高强度耐久性试验里程。

除此之外,中国重汽皮卡整车开闭件耐久测试高达10万次,盐雾循环耐久测试超1000小时,台架耐久试验达290小时,等效30万公里。

看得出,在重卡等一众商用车细分市场,已经强势领先和快速崛起的中国重汽,对打造皮卡同样有着十分的敬畏和认真。

商用车讲究产品为王,用户也更多从产品本身和自身需求出发做出选择。显然,中国重汽皮卡也是遵循打造最扎实的产品这一宗旨,一步步开启品牌前进之路。

在当下杂音纷扰的唯流量时代,这条路或许难走,但却是难而正确的路,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皮卡市场还有多少机会

客观地看待皮卡市场,其实,国内皮卡当前格局比较稳定。长城汽车长期占据皮卡市场半壁江山,和江铃、江西五十铃、郑州日产、上汽大通分列前五。

皮卡市场的稳定格局,在很长时间内仅表现出小幅波动,但并未被挑战者打破。这也足以说明,眼下中国重汽皮卡作为一支新军,要扎进几乎水泼不进的皮卡市场,绝非易事。

但事情并非完全没有可能,皮卡市场仍有机会留给后来者。公开数据显示,在2023年国内皮卡终端销量32万多辆中,柴油皮卡销量达到将近25万辆,汽油皮卡销量仅为7万多辆。

从地域来看,皮卡销量最高的地区是新疆、内蒙、四川、云南、山东等地。柴油皮卡销量,再结合地域分别,可见,皮卡在我国作为生产资料的工具属性依然十分明显。

既然是生产工具,就在中国重汽的强项范畴。中国重汽皮卡,尤其是商用版,无论从动力、可靠、耐久、安全、承载等各个方面,可以最大化利用中国重汽的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更符合需求的皮卡产品。

与此同时,随着皮卡高端化、越野化、乘用化等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中国重汽皮卡也同步做出了高端越野和乘用皮卡的布局,而且是从产品底层的造车实力和供应链层面,筑牢了强大基石。

谭旭光是一位擅长打逆风局的企业家,非常善于在激烈竞争中发掘机遇、直面挑战,并成功进入诸多领域,而且越做越好。

皮卡或许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但只要中国重汽皮卡坚持“技术为本、产品为王、用户为重”的初心,坚持踏实进取、久久为功,我们相信中国重汽皮卡一定会取得靓丽成绩。

0 阅读:14

汽车大观V

简介:有温度、有态度、不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