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800里加急有多快?为何连劫匪都不敢去抢,强盗:根本是找死

枫桥墨客 2023-12-28 16:19:13
前言

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习惯了快递的便利,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上下单,然后等待快递员送货上门。

一般情况下,快递从发货到收货,不超过一周的时间,如果是同城或者近距离的快递,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送达。

但是,在古代,没有快递这个概念,也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那么,古代的人们是如何传递信息和物品的呢?

一、古代邮驿制度

邮驿系统是古代的一种官方的信息和物品的传递机构,它由朝廷统一管理,分布在全国各地,负责传递各种公文、信件等。

邮驿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当时的商王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设置了“驿卒”,负责传递军情和政令。

到了秦汉时期,邮驿系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的大帝国,设置了“驿道”,贯通全国各地,沿途设立了“驿站”,配备了“驿马”和“驿夫”,负责传递各种信息和物品。

汉武帝为了扩大对西域的影响,开辟了“丝绸之路”,沿途也设立了邮驿,传递各种珍奇异宝。

到了隋唐时期,邮驿系统达到了鼎盛,隋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理,修建了“大运河”,沿途设立了“水驿”,利用水运的便利,传递各种信息和物品。

而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口味,开通了“荔枝之路”,沿途设立了“荔枝驿”,专门传递新鲜的荔枝。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邮驿系统也有了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但总的来说,邮驿系统一直是古代的一种重要的信息和物品的传递方式,直到近代的邮政业和交通业的兴起,才逐渐被淘汰和取代。

邮驿系统,是由邮驿、邮站、邮铺三个部分组成。

邮驿,是指官员接待和物资运输方面的部门,主要负责接待各级官员的出行和运输各种贡品和礼品等。

而邮站是指信息传递方面的部门,邮站之间的距离,一般在30里到50里之间,每个邮站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驿马和驿夫,以及一些信鸽和火炬等。

当有信息需要传递时,邮站之间就会通过驿马、信鸽或者火炬等方式,进行快速的交接和传递,保证信息的及时和准确。

另外,邮铺负责的是储存各种军需、粮草、药品、衣物等。邮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0里到200里之间,每个邮铺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驮马和驮夫,以及一些车辆和船只等。

当有物品需要运输时,邮铺之间就会通过驮马、车辆或者船只等方式,进行缓慢的运输和储备,保证物品的充足和安全。

不过,邮驿系统并不能满足所有的信息和物品的传递需求,特别是在紧急的情况下,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

而“八百里加急”就是最高的一级。

二、古代的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八百里加急”是指在紧急情况下,要求公文或者物品每天传递800里的路程,只有皇帝和重要的官员才能使用,一般情况下,是用来传递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信息和物品,如战报、救灾、调兵、封赏等。

而“八百里加急”也有着严格的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需要使用“八百里加急”的人,必须得到皇帝的批准,或者是皇帝本人。他们需要在公文或者物品上,加上“八百里加急”的标志,一般是用红色的布条或者纸条,上面写着“八百里加急”四个字,或者是用皇帝的印章或者御笔亲书,以示区别和重要性。

然后,需要使用“八百里加急”的人,必须向邮驿系统的负责人报告,或者是邮驿系统的负责人接到皇帝的命令。

他们需要向邮驿系统的负责人说明“八百里加急”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八百里加急”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八百里加急”的期限和要求。

接着,邮驿系统的负责人,必须立即安排“八百里加急”的执行,或者是邮驿系统的执行人接到邮驿系统的负责人的命令。

他们需要根据“八百里加急”的路线和时间,调动邮驿系统的所有资源,优先保障“八百里加急”的顺利进行,不得有任何的延误和失误。

最后,“八百里加急”的执行人,必须按照“八百里加急”的规定和要求,快速地传递公文或者物品,或者是“八百里加急”的接收人接到公文或者物品。

此外,在每个邮站之间他们不能有任何的停留和耽搁,要以最高的警惕和防范公文的失窃和损坏。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的驿马的速度,一般在每小时10里到15里之间,而“八百里加急”的驿马,可以达到每小时20里到30里之间,甚至更快。

这意味着,如果一天24小时不停地传递,那么“八百里加急”的公文或者物品,可以在一天之内,传递800里的路程,相当于从北京到济南,或者从上海到南京,或者从广州到长沙。

当然,这里所说的“八百里”并不是真正的日行八百里,因为古代的畜力和道路情况是很难保证能够达到这个速度的。

因此,八百里加急只是一个理论值。

三、为何强盗不敢抢八百里加急的东西?

“八百里加急”的东西,一般都是非常重要和紧急的,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了它们的表面和形式。

这些东西,如果被劫匪抢走,不仅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危害,也会给劫匪带来巨大的麻烦和压力。

因为,劫匪抢走了“八百里加急”的东西,就等于触犯了皇帝的威严,挑战了国家的权威,犯了死罪,必然会遭到皇帝和国家的严厉追究和惩罚。

因此,劫匪不敢抢“八百里加急”的东西,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根本是找死。

唐代就对拦截抢夺此等文书的行为设下了严酷刑法。

据《唐律疏议·擅兴》所载,若有人公然拦阻或夺取极急军书,罪行须重罚三级,即原本该受笞刑者,改判为流放;原应受徒刑者,改判为斩首。

如因行为贻误战机致败,则立即处决,家属亦受连坐,遭罢官夺财,更可能流放边疆。

强盗只是因为生活不下去了才去做强盗,再得罪朝廷,落得个满门抄斩,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刚开始就被饿死呢。

不过,为了保证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和安全,朝廷对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和驿站有严格的规定和措施。

首先,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必须腰悬御令牌,这是皇帝的特别授权,表示他们的身份和任务的重要性。

其次,沿途各驿站见了御令牌必须优先调派新马,这是为了保证信使的马匹不致于疲惫和死亡,也是为了提高信使的行程和效率。

再次,一些重要文件的信使还要佩戴特制腰旗,这是为了让信使在远处就能被辨认出来,也是为了让各关口和军队能够及时放行,不得有任何的阻拦和检查。

这些规定和措施,体现了八百里加急的特权和荣誉,也反映了八百里加急的困难和危险。

2 阅读:3743
评论列表
  • 2023-12-28 20:09

    八百里加急,四个字!

  • 2023-12-28 18:44

    情报对普通强盗来说不值钱,犯不得动手。如果动手了,那么图谋的可能就是情报本身了猜一猜,谋反在过去是什么罪过

  • 2023-12-28 19:53

    皇帝照样被杀

  • 2023-12-28 20:10

    强盗表示,只要钱到位管杀不管埋

  • 2024-02-22 15:06

    信夫就是三军总司令[呲牙笑]

枫桥墨客

简介: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