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的历史真相!学者指出:周灭商的真实原因超出你的想象

枫桥墨客 2023-12-29 14:24:08
前言

一部《封神榜》,将商王朝的衰落和周朝的崛起描绘得波澜壮阔,纣王的残暴和武王的英武更是深入人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正史的记载,商朝末年,纣王残暴统治弄得天下民怨沸腾,西伯侯姬昌顺应民意,打响了反商的“第一枪”,后来武王成为了天选之子,直接灭掉了商朝。

可是,根据一些历史细节的推断,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过于简单了,要知道,一个王朝的兴衰,背后的原因远不止这一个。

一、仁德治世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周朝的崛起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这个伟大的王朝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积淀和无数英雄的努力。

其中,文王姬昌的祖父公亶父,更是为周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亶父是后稷的12代孙,后稷是周人公认的先祖。

而后稷还有一个显赫的身份,是帝喾之子。

帝喾因种田种的好被帝尧授予农师这一官职,并将邰,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的武功县封给了他。

帝喾死后,到了夏朝时期,周族一度失势,全族被赶到西北边陲生活,那里的环境恶劣,还有戎狄等蛮夷部落环伺。

周族这样文明的部族,竟然生生在西北活了下来,从农耕生活变成了游牧生活,可见也与当地的戎敌部落有过基因的交流。

到了商朝武乙时期,公亶父成为了周族的首领,也正是在这时,戎狄部落妄想吞并周族。

后来,公亶父带领周人迁到了岐山附近。

但对于周人迁到岐山附近的原因,司马迁倒是在《史记》中说,是因为公亶父的仁义,不忍心让子民受伤。

书上是这样描述的,戎狄部落对其发动了进攻,公亶父却做出了一个决定——不抵抗!

他对自己的子民说,“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就是说你们虽然都是我的子民,但你们也都是别人的父亲或者儿子,让你们去卖命成全我这个君主,我不忍心。

于是,公亶父直接放弃了自己的地盘,让给了戎狄部落,周族整体移居到了岐山附近。

不过,公亶父的决定并非懦弱,而是智慧和仁德的体现,戎狄你想侵略我们是吧?不用麻烦了,我直接双手奉上,只要能避免战争就行。

这样的举动不仅保全了周族的生命,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支持,一些老百姓被公亶父的仁德之心所折服,纷纷加入到周族的队伍中,共同在岐山附近开疆拓土。

公亶父的智慧和仁德,为周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他的领导下,周族逐渐壮大起来,并且在农业上的积累颇多。

后来的西伯侯姬昌之所以被称为“农夫”,就是因为周族人善于农耕。

可见,公亶父的执政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与现代社会的人权至上的观念不谋而合,这样的理念不仅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了保障,也能让自己收获民心,并且也能在周边部落中树立威望。

可以这么说,因为公亶父的存在,周族的崛起是必然的,也正是从公亶父带领周族迁移到岐山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往后武王灭商的结局。

但公亶父真的是自愿放弃抵抗的吗?不见得。

《竹书纪年》上记载: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也就是说,岐山是商王武乙赐给公亶父的,因此,周人很大可能是败给了戎敌,才投靠了商朝。

因为从后稷为夏王朝主管农业,一直到周人变为平民,周人是同戎狄一直处于杂居的状态的。但是《史记》为什么要记载公亶父是因为仁义才迁到岐山的呢?

二、灭商的基础

公亶父率领周族人在岐山定居,开创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他凭借自己卓越的智慧与领导力,使得周族从一个部族逐渐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公亶父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投奔岐山,随着人口的增加,公亶父首先着手解决人们的住宿问题。

他亲自指导百姓们修建房屋,使每个人都有了安稳的住所,随后,他领导大家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周族人擅长农耕,他们辛勤劳作,使岐山的农田连绵不绝,粮食丰收。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公亶父开始建立官僚体系,对民众进行有效的管理,他选拔贤能,逐级设立官职,使得各项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在他的治理下,岐山的经济迅速发展,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各种商品交易活跃,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公亶父还建立了完备的商业体系,促进了商品流通,他鼓励商人们互通有无,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在他的努力下,小小的岐山已经初具国家的雏形。

公亶父的贡献不仅得到了商朝的认可,更赢得了商王武乙的嘉奖,每年向商朝纳贡的周族,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也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此时的周族不仅有人有粮,更建立了威望,部族内部团结一致,具备了强大的实力。

可以说,由于公亶父的智慧与领导力,使得周族在岐山这片土地上逐渐崛起,为周朝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矛盾激化

在公亶父做首领期间,可以看出周族一直以来都是亲近商朝的,即便在他带领周族变得十分强大后也是如此。

不过,公亶父死后,季历成为了周族新的首领,他比公亶父更加贤能,也更加的有野心。

他继续推行了公亶父的治理方针,更进一步地推广仁德治世的观念,使得周族的声望在国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外,季历也深知一个强大的民族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他领导周族发动了对戎狄部落的战争。

从武乙二十一年到文丁十一年,季历对戎狄部落发动了数场战争。多年来的战争不仅使周族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达到了巅峰,更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其他部落中的威望。

但文丁十一年,商王文丁发现,短短三十多年以来,周人的地盘竟然扩大了好几倍!

文丁开始对周族的强大感到了忌惮,他担心季历的威望和力量会威胁到商朝的统治,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将季历处死了。

季历的死,使得商周之间产生了仇恨。

但姬昌并没有因为父亲季历的死,而与商朝翻脸。

他只是在继续地扩张土地,不过这个程度没有季历的大,但还是引起了帝辛的注意。

《竹书纪年》:帝辛十七年,西伯伐翟。

帝辛又将姬昌召到了朝歌,将他囚禁了起来,一囚就是六年。

帝辛二十九年,姬昌被放了出来,对帝辛表现地十分温顺,就像各个影视作品中的姬昌一样。

但这真的是他内心所想吗?从后续的结果来看,显然不是。

姬昌内心真正想做的就是推翻商朝的统治,但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这样的目标。

姬昌的儿子武王姬发继承他的位置后,对商朝的全面战争开始了,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周族和他们的盟友们一起,向商朝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周族最终取得了胜利,商朝的统治被推翻。

可见,周人自从同戎狄部落杂居到一起后,就失去了原本的农耕生活,变得好勇尚武。

而周朝推翻了商朝的统治,也是在戎狄部落的血肉上建立的基础。

这才是周灭商的真实原因!

32 阅读:13857
评论列表
  • 2023-12-30 19:21

    纣王是被小说黑得最惨的,估计永远都翻不了身。杨广可以排跌第二,电视剧甚至还加了句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

    小叶 回复:
    杨广就算了吧!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祸害死了那么多百姓也是事实。
  • 2023-12-31 11:59

    我记得根据研究,当时是因为纣王改革,导致内部不稳,加上东夷做乱,经常侵略商边境,于是纣王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征伐,王军主力十有八九都在边境!周的威胁纣王不是看不到,但没得办法,要么全力灭周,要么全力灭东夷!周武王是偷袭的纣王,因为当时已经到了商王军灭东夷的关键时刻!商王军战斗力十分强大的,要知道商是以武立国的!灭了东夷,转头就会开始灭周!纣王也不是昏君,计谋也是很厉害的,一直营造朝歌兵强马壮早有准备的样子!让周武王多次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要不是纣王叔叔出卖情报,(当时贵族已经对纣王不满到极点)周武王估计就又要从孟津回去了!

    困了 回复:
    很有道理
    用户14xxx83 回复:
    说的对
  • 2024-01-20 11:21

    所以说周朝得国不正!真正原因是商朝与东夷交战,让周钻了个空子,周得国不正才推广周礼!

  • 2023-12-30 14:36

    帝辛被偷家了

  • 2024-01-04 00:49

    成王败寇 偷家还洗

  • 2024-01-14 12:26

    小编从哪个史记看的。还是小编穿越了到商朝?

  • 2024-03-13 14:04

    蘇受命治水,大禹也受命治水,而后稷是受天命治水,何为天命?①:《舜崩》·后稷下硊,(上古称天子下硊),②夏朝·帝尧称后也从后稷下硊来解身份了

  • 2024-01-20 15:34

    封神榜2呀这是

  • 2023-12-30 08:24

    帝喾是(俊.舜.尧)的亲二哥。

  • 2023-12-30 17:48

    武王灭商,需要原因吗?

  • 2023-12-30 17:27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 2024-05-03 16:55

    说白了就是一个财主的管家夺了财主的家业,弄得那么高大上,实际上是张显自己的成功去贬低别人而已!

  • 2023-12-30 18:09

    谢谢分享,辛苦给大家制作解说!

  • 2023-12-30 15:38

    写得很好,只是漏了一大内容:公刘避桀!望作者继续努力!

  • 2023-12-30 16:10

    不看乱七八糟的过去,着眼未来

  • 2024-01-04 13:20

    乱七八糟的

  • 2024-02-27 11:49

    吃人吃出问题来了

  • 帝辛其实是雄主,东征时候被周这个老六偷家了

枫桥墨客

简介: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