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营商环境】念好“山海经”让“金娃娃”变为发展“金钥匙”

清朗天空 2024-05-15 22:20:33

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上汽集团宁德基地、青拓集团、中铝宁德铜冶炼基地……近年来,一个又一个“金娃娃”项目在宁德落地开花,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撑起了宁德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脊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金娃娃”接续落地的背后,得益于宁德市优质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宁德市以当好“法治靠山”、彰显“司法温度”、构建“山海枫桥”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好“法治靠山”,着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宁德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场监管局、司法局联合福州知识产权法庭在中国(宁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宁德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同中心,开通司法服务企业线上直通平台,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开辟宁德地区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便捷通道。

宁德市公安机关擦亮“亲清八闽、护企安商”服务品牌,在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思客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青拓集团、安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经侦警务联络站和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共计16个,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

为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宁德市公安局、宁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协作工作意见》,与法院建立诉前协商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合力。同时,联合宁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作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机制,督促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

同时,宁德市检察机关积极借助“外脑”,充分利用人民法院案例库、检答网等资源,探索通过聘请知识产权专家作为检察官助理等方式,解决涉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因工作成绩突出,蕉城区人民检察院、宁德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及成员先后获评全国打击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办理的“东莞某公司、江苏某公司、龙某某等侵犯商业秘密案”入选2023年福建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

彰显“司法温度”,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企业虽已资不抵债,但其苦心经营的‘太子参太空育种’项目,后续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采用‘破产不停产’的方式,更能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2023年4月,在办理天人药业公司破产重整案时,宁德中院充分平衡各方利益,在重整过程中指导管理人多渠道开展意向投资人招募工作,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发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势,并参照适用“假马竞标”规则,成功引入上市公司旗下资源,盘活资产4000余万元,使天人药业公司实现了“破”而后立,“参参”不息。

这是宁德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的一个生动缩影。

守正不渝,创新不止。宁德法院坚持善意文明理念,持续推进破产审判规范化建设,完善府院联动、便利化破产等机制,并创新“联合共益执破”工作方法,灵活采取“活封活扣”“放水养鱼”等司法举措,让危困企业脱困重生、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2023年以来,宁德法院持续打造“宁德服务”司法行动升级版,推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6项措施,制定保护市场主体权益、降低诉讼成本等惠企便企机制,成立宁德法院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等活动,把企业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法院的“履职清单”,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经营更放心、发展更顺心、扎根更安心。

↑周宁法院联合县政协组成“法治体检”团队深入县山海协作产业园,对园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

此外,2021年,宁德中院在全国首创涉党政机关“零强制执行”工作机制,助力破解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难,着力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诚信,带头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22年以来,宁德辖区党政机关无一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行政复议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是对其被侵犯的权益的一种救济手段或途径,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宁德市司法局坚持“规范+示范”结果运用,积极化解行政争议,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连续5年在省对市绩效考核中行政复议合法率均为100%。

2023年,宁德市司法行政系统共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336件,审结336件,在已审结的案件中,纠正行政机关不合法或不合理行政行为18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20多万元,通过调解方式减免企业罚款50多万元。

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的同时,宁德市司法行政系统整合律师、公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深入企业开展“百所联百会”和“148法润商企”等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构建“山海枫桥”,着力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宁德市委政法委持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以“海上枫桥经验”为主体,以蕉城区万达社区“三无”调解模式的“城市枫桥”、福安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中心和多元调处中心的“路上枫桥”、寿宁县下党派出所“1警+5员”的“山里枫桥”、浙闽边界法治乡村走廊的“边界枫桥”等为组合,构建新时代宁德版“山海枫桥”经验,切实筑牢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纠纷调解现场

霞浦县溪南镇七星海上社区位于七星渔排示范区,是福建省首个建制式海上社区。现有养殖户2000多户、常住人口5000多人。每年海参、大黄鱼养殖高峰期,海上从业人员高达3万余人。

霞浦县委政法委关注到海上存在的矛盾多发、交通不便、渔民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后,及时在七星海域渔排上筹建成立“海上综治中心”,建设海上“1+6+N”法治服务矩阵,构建“海上社区智慧平台”,推动干部力量下沉海区,实实在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走出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海上枫桥”新路径,为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2023年,霞浦县溪南镇化解海上养殖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海上综治中心

与此同时,宁德市政法部门坚持领导公开接访下访制度,扎实开展“治重化积”工作,全面推行信访事项“三见面四告知”争取“最多投一次”和“信访评理”机制;市、县两级党委择优选派处级、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推动矛盾纠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2023年,宁德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223件,调处成功率为98.7%,切实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来源:宁德市委政法委 福建法治报

责编:黄慧儿

审核:方琮 高奇

■ 学习党规党纪,这两种观点要不得!

■ 瞭望周刊聚焦!福建撑起司法保护伞

■ 拯救出清并举 法治为经济发展护航
0 阅读:2